谈述商业银行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做好中间业务收入战略转型设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各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在业务转型与创新的压力下,银行的中间业务近年来快速发展,占比逐渐提升。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名目繁多的中间业务收费项目被冠以“刮利”推上舆论的风口浪间, 面对银监会“七不准”等制度要求,本文从满足客户需求和坚持服务创新的角度,分析引导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如何从信贷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战略转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转型

一、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一)发展迅速但占比不高

2011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3204亿元,同比增长44.5%,增速明显超过利息净收入。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均超过20%,相比之下,国外大型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在40%~50%以上,美国花旗银行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

(二)项目繁多但品种单一

2011年7月,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联合举行发布会称,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可谓项目繁多。同时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结构极其不合理,占中间业务主流的仍是结算类和以争取存款为主要目标的代收代付类。尽管各行也推出了保函类、承诺类、托管类等业务品种,但总体而言智能型、创新型、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不多。

(三)信贷主导而服务甚少

在金融环境偏紧、社会信贷需求高速成长的今天,商业银行围绕信贷资源稀缺,通过信贷资产创造中间业务收入,依靠贷款衍生收取的贷款承诺、财务顾问、资金监管等收入占据着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这一点在基层商业银行表现尤为明显,可是却没有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金融服务,其实质是将银行的利息收入“转化”成中间业务收入。

二、中间业务转型的必要性会计毕业小结

(一)经济发展金融脱媒加剧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金融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在这种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与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相关的投资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努力适应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转变。

(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现实需求会计毕业论文总结

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即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元化、金融脱媒加剧以及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大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传统利差盈利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换盈利模式、减少对利差的依赖,因此中间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追逐和比较的目标。会计学年论文提纲

(三)监管部门严格规范经营的内在要求

针对围绕贷款滋生的各类违规收取服务费问题,银监会认识到在实体经济面临复杂经济环境和困难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近日提出的“七不准”直指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为实、中间业务收入为虚的水分问题,要求商业银行规范经营。

三、如何做好中间业务向服务主导型的战略转型

(一)夯实客户基础,优化结构提升贡献度

1、跑马圈地,扩大客户群体

客户是源,有了客户,才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各种营销才有基础。目前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差距很大程度上输在客户群体上,没有客户,你为别人服务的机会都没有,商业银行要通过合理的客户选择和营销策略,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来全力拓展客户。加大对公账户尤其是基本存款账户的营销,加大以工资为龙头的个人客户群体拓展,并以各项业务为载体来促进中间业务的协同发展。

2、抢占高点,优化客户结构会计班毕业论文

在国民财富的快速积累条件下,银行的客户群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面向新兴的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的私人银行,业已成为银行转型争夺的重点且呈白热化。客户结构优化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基础和前提,私人银行业务逐步成为体现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的顶级业务,商业银行要提高大众富裕客户以上群体的占比以及产品对高端客户的覆盖。

(二)提高产品认知,满足客户现有的需求

1、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品的认知

商业银行收费项目繁多,但商业银行的许多经营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品种了解有限,仍然集中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等产品,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产品认知不足甚至未曾听说,这怎么能够去搭建与客户对话的平台、满足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应多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提高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员对产品的综合认知度和整体营销能力,选择客户对象,实施精准营销。

2、加大宣传,提高客户对产品的认知

除了在传统的平面媒体上加大对银行产品的宣传,我们还应考虑客户群体受众面的变化,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宣传,研究怎样利用新兴媒体有效影响未来的消费者。如在人人网、、微博或者社区网络上刊登广告,并将这些广告链接到他们的站上,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多渠道地提高客户对银行现有产品的认知,满足客户的需求。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

(三)坚持服务创新,符合客户变化的需求

要加强服务创新,客户的需求在变,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就要变,只有迎合客户需求的变化,满足客户变化了的需求,才能站在同业的最前列,才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中间业务收入的战略转型。

1、业务网络化适应客户主体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发展,客户对象和交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上银行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采用网上银行交易的最大客户群是“80后”,这一年龄段客户的消费特征也引起了银行的关注,他们的操作习惯就是电子平台,为此,要不断进行电子银行创新:可将电子渠道从交易分流渠道,转型为业务发展的主渠道;可以通过逐步加强电子渠道的营销功能,实现对访问电子银行客户简单标准产品的交叉销售;通过建设开放式的电子银行平台,把电子银行建设成为拓展网络客户的主阵地。

2、消费信贷化适应消费升级的变化

根据IMF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排名世界第89位,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居民消费模式从生存型向基本需求型转变,对消费的需求明显上升,带动消费信贷需求迅速扩大。消费金融的目标客户群是更广大的中低端客户,消费信贷被作为促进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量,商业银行应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打造分期业务品牌,使其成为做大做强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手段,在为客户提供融资信贷、增值优惠等多样化金融服务的同时为自己创造价值。

3、经营多元化适应金融脱媒的变化

在遭遇到挑战的同时,金融脱媒也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带来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变化中寻找发展契机:一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投行业务是前瞻性业务,随着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的变化顺势而为,持续创新,把投行业务做成中间业务收入中的最大蛋糕,同时它还是改善经营、满足优质客户需求的重要业务。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股权投资类、并购融资类、资产支持型等新型理财产品,拓展产业基金、并购重组、IPO、私募融资顾问等新型财务顾问业务空间,来进一步提高其新型业务收入的占比;二是实融资源综合运用:在分业经营的背景下,各上市银行纷纷通过金融控股争取进入保险、投行、信托、融资租赁等领域,积极拓展其在银行以外的金融服务方面业务,实融资源的综合运用。银行可以通过综合经营,依托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业务进行资本集约型发展,扩大资本充足率的分子来银行发展痼疾。目前来看,部分上市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已经俨然成型,全能化经营的尝试也使得银行在未来金融业务竞争中保持主体地位。

(四)搭建创新平台,引领客户潜在的需求

经济学家认为:“整个经济已经不能向需求去要驱动力了,而是由供给来创造需求,尤其是新技术,比如有了互联网、苹果手机,有了这样的供给才有相应的需求产生。”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也锁定网上购物等小额支付领域,充当网购的信用,实际上是网上小额支付领域的百易安,这些都激发了客户的潜在需求。在这变革的年代,商业银行也需不断创新,超前供给,引领客户潜在的需求。

1、拓宽销售渠道,突破物理网点局限

渠道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战略性资源,是营销客户、拓展市场、发展业务的重要平台。银行传统意义上的渠道是网点,大多银行目前过渡依赖网点资源销售产品,网银、理财中心、财富中心、私人银行等渠道很少涉及。招行2010年初成立的空中银行值得关注,这是一个关于渠道的革新,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约束,与传统的网上银行和电子银行相比,其业务范围更加广泛,基本覆盖了客户的绝大部分需求。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电销保险业务也是突破了物理网点的局限、延伸销售触角,使得作业成本低、效率高。

2、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电子商务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规模发展迅速,以网络购物为例,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1.87亿人,较2010年增加3900万人,占中国PC网民的41.6%。2011年交易规模7736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银行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品牌的影响力、庞大的客户群体、便捷的融资服务,凭借“网上商城 + 线上信贷” 的模式,成功整合电商服务的后台资源,同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一条龙服务,再结合手机银行等移动支付手段,将在电商平台市场有一席之地。建行不久前推出的“善融商务”服务平台,则进一步把电子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相融合,计划打造一个包括B2B和B2C两种模式的完整业务平台。平台不仅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在线财务管理等配套服务,同时提供从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到融资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3、扩大服务内涵,搭建非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目前持有15万亿元可投资资产的50万高端财富群体,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金字塔尖的财富已向私人银行家们展示了一扇门,而开启这扇门的钥匙绝不仅仅是财富管理这么简单,增值服务所扮演的角色正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而日益重要起来。在金融服务相对同质化的今天,非金融服务是差异化竞争力的体现,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非金融服务的新途径,搭建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要提供金融服务,还要通过建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整合平台,让他们超值享受提供的非金融服务,目标就是给客户带来崭新的生活方式,创造高品质的人生,如提供彰显实力的专属医疗服务、度身的高端商务社交、立足未来的子女财商教育等增值服务。

(五)加快人才培养,紧跟时代需要

中间业务涉及专业领域广,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其发展需要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法律、国际金融、投资、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这样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商业银行应大力引进和培育中间业务人才,建立人才引进、选拔、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才能为中间业务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转型战略才能真正落实。
总之,只有始终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落实到工作中去,通过改进流程、加快创新、提高效率,捕捉、挖掘、和引领客户的需求,才能实现中间业务的战略转型和银行的结构调整,进而打造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