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派遣关于劳务派遣工权利若干理由库
1009-4202(2012)11-000-02
摘要本文阐述劳务派遣工权利的现状,分析制约劳务派遣工权利的障碍因素,指出劳务派遣工管理权利的影响及其意义,并探讨实现劳务派遣工权利的有效途径。会计师毕业论文
关键词劳务派遣权利工会
劳务派遣采用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劳务派遣单位雇佣人员但不使用人员,用工单位不招聘人员但使用人员,双方签订劳务合同,确立派遣和用工关系。当前,我国已经确立坚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思路,这也包括劳务派遣工在内,既要保障劳务派遣工的经济权益,又要保障劳务派遣工享有政治权利。
体,也为用工企业作出贡献,寻求权利实现途径是必要的,但劳务派遣工的权利和法律身份是关联的,不能有悖于契约精神实质,否则容易出现职责不清,使实现劳务派遣工权利成为空谈。
困难职工帮扶体系中,大力构建和谐互动的企业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杨鼎家,张安顺等编委会.新编工会“”工作实务操作指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
工会干部培训专家组.新编车间班组工会工作与职工管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3]徐小洪.构建被派遣劳动者的参与制度.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2).
[4]张世芳.基层农发行推行社会化用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广西金融研究.2007(2).有关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
[5]全总保障工作部工资处.关于劳务派遣情况的调查及建议.中国工运.2005(3).
摘要本文阐述劳务派遣工权利的现状,分析制约劳务派遣工权利的障碍因素,指出劳务派遣工管理权利的影响及其意义,并探讨实现劳务派遣工权利的有效途径。会计师毕业论文
关键词劳务派遣权利工会
劳务派遣采用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劳务派遣单位雇佣人员但不使用人员,用工单位不招聘人员但使用人员,双方签订劳务合同,确立派遣和用工关系。当前,我国已经确立坚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思路,这也包括劳务派遣工在内,既要保障劳务派遣工的经济权益,又要保障劳务派遣工享有政治权利。
一、劳务派遣工权利的现状
(一)加入工会的比率偏低
目前,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在劳务派遣单位加入工会;第二,在用工单位加入工会;第三,委托用工单位管理。按照劳动合同关系原则,劳务派遣工应该加入劳务派遣单位工会,但实际的情况是劳务派遣工没有加入工会组织。主要原因:一是很多劳务派遣单位没有成立工会组织,劳务派遣工根本就没有工会组织可入。二是大部分劳务派遣工认为,既然已经跟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无论是否入会,派遣单位工会都应该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劳务派遣工未加入工会组织,但已享受工会各种活动和待遇,对工会会员权利和义务缺乏了解,认为是否入会都无所谓。(二)无法依托职代会制度会计学论文
一方面,很多劳务派遣单位都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劳务派遣工在劳务派遣单位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不到有效落实,劳务派遣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不畅通,更谈不上参与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监督和决策。另一方面,劳务派遣工与用工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工是否能成为用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呢?大部分用工企业没有考虑把劳务派遣工纳入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虽然少数用工单位把劳务派遣工选举为职工代表,所占比例很小,但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劳动关系原则也存在异议。(三)未建立集体协商制度
劳动经济权益与政治权利是密切联系的,合法合理的劳动经济权益往往需要通过实现政治权利来保证。实际情况是劳务派遣工没有与劳务派遣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劳务派遣工又无法与用工单位建立工资协商维权机制。用工企业的正式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劳务派遣工不可能与用工单位研究制定或协商决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权益,因为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来源于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的劳务费,仅能依靠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协商决定。二、制约劳务派遣工权利的障碍因素
(一)派遣工权利组织对象混淆不清
有的观点说,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工不仅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同时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所以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工的权利可实行“双向管理”。这种观点违背劳动合同关系,从法律关系上,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契约关系,同时,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协议形成契约关系。因此,劳务派遣工权利主要组织者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配合实现劳务派遣工权利。虽然劳务派遣工是弱势群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http://www.328tibet.cn体,也为用工企业作出贡献,寻求权利实现途径是必要的,但劳务派遣工的权利和法律身份是关联的,不能有悖于契约精神实质,否则容易出现职责不清,使实现劳务派遣工权利成为空谈。
(二)缺乏具可操作性的政策制度为依据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劳动保护部门的政策规定与落实还有差距和实际困难,“参加劳务派遣机构工会,委托用工单位工会管理”制度具有不可操作性,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权利的指导处于无序的状态,劳务派遣工无法通过合法合规的有效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无法保障其管理权利。(三)劳务派遣工在实际使用上复杂化会计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企业对于劳务派遣工的使用缺乏规划,工作岗位不规范,招收数量不控制,使用范围不合理,容易造成正式工和派遣工的利益均衡等问题,甚至产生矛盾。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两管两不管”的尴尬境地更加明显,使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及其劳务派遣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最终导致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权利的实现更加遥遥无期。会计研究生毕业论文(四)劳务派遣工的工会维权机制不健全
劳务派遣单位没有建立工会服务体系,派遣工普遍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劳务派遣工没有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即使有的劳务派遣单位成立工会,因劳务派遣工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客观环境和利益诉求不同,工会组织维权难。三、劳务派遣工权利的影响及其意义
劳务派遣工希望能够参与企业管理以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尤其是“80后”、“90后”等新生代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思想观念活跃,意识较强。漠视重视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权利,容易造成劳务派遣工缺乏安全感、自卑、没有归属感以及责任心、进取意识不强等心理,直接影响到劳务派遣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搞好企业生产工作,不利于提高企业全员的综合素质,不利于企业稳定和谐发展。总之,劳务派遣工权利的充分体现是保障其劳动经济权益的有力支撑和有效途径,寻求劳务派遣工参加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对维护广大劳务派遣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实现劳务派遣工管理权利的途径
(一)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责任
加强调查和研究,建立完善企业劳务派遣组织准入审核、资质审核和登记备案制度,制定企业劳务派遣发展的长期规划、法律法规、管理办法以及配套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并完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的责任,规范劳务派遣工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以及在发生劳动争议后的处理程序。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务派遣工的监管责任,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和管理,重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保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劳动保护等。(二)组建工会职代会维权体系会计毕业论文文章
加强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会组建的指导,组建工作由劳务派遣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一级工会负责组织、督促和指导,可以考虑把劳务派遣单位的准入制度和资质认证结合起来,保障广大的劳务派遣工享有各项权利、经济权益和福利待遇。按照有关程序和工作要求,探索开展劳务派遣单位工会工作的有效途径,推进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集体协商等职工维权机制,从劳务派遣工中直接选举产生拥有广泛的代表性、反映职工利益诉求的职工代表,保障劳务派遣工代表依法行使职工代表的有关职责。(三)推进劳务派遣关系的协调
加强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沟通和协调,杜绝推诿扯皮的现象,防止出现“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劳务派遣工实现权利的渠道主要依靠劳务派遣单位来落实,用工单位要积极配合,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但并不是说劳务派遣工完全不能参加用工单位日常的管理活动,因为他们也可以采取通过用工单位为的方式,向劳务派遣单位提出合理的利益诉求。譬如用工单位的合理化建议、职工座谈会等活动。会计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四)健全劳务派遣工关爱机制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用工单位应以人为本,尊重、关心和爱护劳务派遣工,坚决抵制劳务派遣工“低人一等”的思想根源,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对劳务派遣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强健体魄、愉悦精神的文体活动,把派遣工纳入企业送温暖活动和源于:论文格式标准http://www.328tibet.cn困难职工帮扶体系中,大力构建和谐互动的企业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落实劳务派遣的管理使用会计学期论文
用工单位应注意避免走入盲目使用劳务派遣工的误区,根据劳务派遣工的性质和特点,合理界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范围,合理控制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数量和规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考虑劳务派遣工综合素质、业务水平,明确劳务派遣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六)提高派遣工自身综合素质
劳务派遣工应保持身心健康,自尊、自重、自爱,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姿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克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在正确行使权利的同时,应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用工制度之间的差别,切实克服与不同类用工制度的盲目攀比以及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思想倾向,从而得到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的共同认可。财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劳务派遣工权利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以及劳务派遣工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完善规范规章制度,劳务派遣单位应主动承担推进劳务派遣权利落实的职责,用工等单位应加强协同协作管理,建立健全维权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推动劳务派遣工参与管理,维护好劳务派遣工的合法利益,推进企业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参考文献:
杨鼎家,张安顺等编委会.新编工会“”工作实务操作指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
工会干部培训专家组.新编车间班组工会工作与职工管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3]徐小洪.构建被派遣劳动者的参与制度.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2).
[4]张世芳.基层农发行推行社会化用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广西金融研究.2007(2).有关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
[5]全总保障工作部工资处.关于劳务派遣情况的调查及建议.中国工运.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