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策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目前状况及对策倡议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资金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配置高校经济资源,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内部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预算管理; 绩效预算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科学的预算管理是保证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校预算管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一、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管理体制

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此相应,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大致有三种:一是学校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院系基本没有预算自主权;二是学校统一领导,集中与分组管理相结合,院系享有较大预算自主权;三是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院系享有完全预算自主权。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许江波等调查,上述三种情况分别占30%、60%和10%。

(二)预算管理模式

从机构设置方面来看,只有半数高校设有专门的预算委员会或财经委员会进行预算论证,近一半高校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由学校财务部门编制,收支预算编制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从编制方法来看,大部分高校没有运用“零基预算法”,仍采用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增量预算法”,即在预算编制中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以上年度收支为基础,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大小,以及当年收支增减因素来确定年度预算;从预算编制方式来看,大部分高校采取部分切块归口编制,部分高校采取财务直接汇总平衡编制,还有少数高校采取切块归口编制。

(三)预算管理内容财务方面毕业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应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高校可能形成收付的教学科研活动的预算,由学费收支预算、部门费用支出预算、薪酬预算、科研经费收支预算等构成;资本预算是高校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由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和在建工程预算构成;筹资预算是高校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对原有借款还本付息的预算;财务预算主要以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形式反映。从目前高校预算编制涵盖的内容来看,大部分高校仅对收支进行预算,只有少数高校对收支和进行预算,几乎没有高校预算能涵盖收支、和资产负债表等所有内容。

(四)预算管理控制

我国高校一般都建立了预算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对各单位实行预算指标总额包干,即控制各单位经费总额,各单位财务支出也建立了“一支笔”签字制度。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对费用支出类科目加入了内部控制的功能,限时可以查看经费指标限额及余额情况,当费用支出超出预算指标限额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拒绝报销。但从预算执行过程来看,高校基本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也很少对各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正确、完整的评价。由于财务预算中缺少明细支出项目,因而财务部门在审核时并不严格,只要不超过预算指标就可报账。各单位经费不足时向学校财务部门申请追加,学校财务则视情况动用预留经费全部或部分给予支付;各单位预算经费结余则结转以后年度使用。

(五)预算管理考核

预算管理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过程,是学校对预算执行人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式。通过预算考核,可以衡量有关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期预算编制提供借鉴。同时,考核结果也对执行者的业绩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增强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成就感和组织归属感。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真正实施预算考核的较少。据许江波等的调查,20个受调查的高校中有13所高校表示不进行校内预算考核,占65%;在开展校内预算考核的7所高校中,也仅就预算绩效的某些方面进行考核。会计学位论文

二、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思想总体站位不高

预算管理是功能强大的高校发展战略的执行工具,而不是单纯的约束工具。高校预算要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是为完成各项教学科研计划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的财务表现。因此,预算管理是高校发展目标、行动计划、财务预算三者的融合。财务预算既与高校长期战略相连,又是高校短期计划的具体体现,但是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预算的编制只重视当前情况,没有将预算管理工作和学校总体目标及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目标结合起来,而是就预算编制预算;另一方面,也没有将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将预算管理和学校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导致有限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没有发挥其最大效率。

(二)预算管理体制未突出财权配置

高校预算是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是高校日常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一个高校的规模和事业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预算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是高校的财权配置问题,其核心内容是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财权配置是财权在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分配行为,要求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充分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财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
权必须服从事权,但是我国多数高校预算体制未突出财权配置这一核心思想,将教学和科研等事权下放给学院,而财权却主要集中在学校,权责不对等,不利于发挥院系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预算收支的资金范围不全面

根据综合预算编制要求,高校财务预算应该囊括学校全部收支。作为高校预算管理的主体——学校层面的资金收支基本纳入了预算管理,但各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资金收支并没有全部纳入学校的预算管理范围。随着高校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各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多渠道取得的收入多处于“体外循环”状态,从而脱离了预算监管,如各单位培训收入、专项委托经费收入、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等等,成为各单位“小金库”收入的主要来源,产生各种问题或形成浪费,甚至滋生腐败。

(四)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

我国很多高校预算仍采用“增量预算法”。运用增量预算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一是现有的业务活动是企业所必需的;二是原有的各项业务都是合理的;三是增加费用预算是值得的。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简便、容易操作,但是这种方法往往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系统性,不利于控制成本或提高效率。因为增量预算法以前期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为基础,而前期预算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加之预算期情况发生变化,会导致预算的不准确。同时,也容易使各单位养成资金使用上“等、靠、要”的思维习惯,滋长预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相对保护了落后,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会计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五)预算执行控制和考核制度不完善

尽管各高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预算编制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多数高校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预算执行控制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建立预算执行台账,资金支付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弱化,绩效分析与经营预警控制体系尚未建立,预算执行控制乏力;另一方面,真正实施预算考核的高校较少,即便是开展校内预算考核的高校,也未建立起一套涵盖预算管理全过程、充分体现绩效评价3E原则的指标体系,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未能实现对接,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未进行预算考核的主要原因,一是预算考核涉及到各方利益,阻力较大,仅靠财怎样写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务部门难以推行;二是预算考核指标体系设计难度较大,有些难以量化,不好进行考核。

三、完善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思想

高校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整合了预算编制、审批、发布、调整、控制、分析、考评等预算管理功能,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的特点。“全员”要求学校全体员工都要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增强预算透明度,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让所有教职员工都感受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人人有责,都要树立“成本—效益”意识;“全额”是指预算金额的总体性,不仅包括日常业务预算,还包括长期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全程”是指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既要重视预算编制和汇总的科学性、预算指标下达的通畅透明性,更要重视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加强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通过全面预算实施,可以将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化,使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控制日常教学、科研、基建等活动顺利进行,也为考核各部门工作业绩提供了标准。因此,高校预算管理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思想。

(二)全面推行绩效预算管理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是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校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项目管理和办学成本为衡量的一种评价体系,将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并进行成本核算。绩效预算管理具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性、系统管理性、业务活动导向性等特征。《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要求“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高校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有利于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对高校财务状况实施有效监控和宏观管理,提升高校整体制度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因此,高校应健全绩效预算组织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履行绩效管理职责。关于会计的学年论文

(三)实现预算管理体制动态化

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可以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折中型三种。集权型预算体制比较适合于规模较小、事权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院系只负责具体执行的高校;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比较适合于规模较大、事权主要集中在院系层面,学校只制定重大决策的高校;折中型预算管理体制比较适合于规模中等、事权分散,具体执行分别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的高校。高校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其自身的规模、内部管理方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自身的发展以及各种环境的改变,不断创新预算管理体制,使之保持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效能。

(四)采取“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高校编制预算采取“零基预算”的做法,即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这种预算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实现了从单一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到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捐赠收入等多元化、多渠道收入筹集教育资金的综合财务预算的过渡。

(五)加强预算控制与考核

要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引入跟踪审计,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分析、问效,实施实际监控,发现并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问题,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健全预算考核及奖惩制度,完善预算执行指标评价体系,将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纳入各院系(部门)业务考核范畴。对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标准的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实行绩效问责。为此,需要全体教职员工了解学校的预算情况,监督学校预算的实施,并知道预算执行结果与自己的工作业绩以及所受奖惩之间的关系,使预算管理成为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会计业务论文
【参考文献】
许江波,李春龙.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调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漆绮慧,等.对高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 陈明凤.关于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6).
[4] 柯银花.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改进高校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