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允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运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财政部 2006 年相继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 , 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首先论述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并简单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 进而阐述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最后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财务毕业设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回顾

公允价值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未来流量现值等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重要的计量属性之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这次重新应用公允价值是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此次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十分谨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三、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一)计量和披露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新准则规定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此举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有效的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转移到表内反映,而且以公允价值计量,使得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不同于之前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升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执行新准则后扩大了利润走向的不确定性。

(二)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在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一致。由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并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无法代表公允价值。尽管要经过机构评估确认,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的因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http://www.328tibet.cn
素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因此新准则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权益法”会计处理,放弃使用公允价值,而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此举可以避免利润操纵,从而达到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利润可信度的目的。

(三)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会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详细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的债务重组四种情况:第一,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二,债务人以非资产清偿债务的,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当债务转为资本,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有差额,也可产生损益;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使得重组债务的前后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也可产生损益。按照本准则要求,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表明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将提高这些公司的每股收益。

(四)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存在公允价值时,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无法计量时,换入资产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不确定损益。这里需要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做出合理判断。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产生的未来流量在交换双方从时间上、金额上和风险上有明显不同时,可以说明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但是,同时还要看交易双方是否有关联方关系,如果双方存在关联方关系,则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因此,只有那些引起企业流量发生变化且交换双方不是关联方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才具有商业实质。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的价值波动是通过损益表反映的,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的各项指标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因此公允价值的确定办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公允价值本身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公允价值难以计量就放弃其在新准则中的运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为公允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优化其存在的基础。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采用是基于会计的可靠性, 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则是基于会计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在现阶段是两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事实, 即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 尽量采用公允价值, 以求得会计信息有用、相关和可靠, 并且在外界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步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总之,从发展的眼光看,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必然趋势,而不能仅仅看到公允价值容易被操纵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能够不断满足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的需求,我们应该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公允价值研究的力度并促进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5
[3]古朴.试论新会计准则之公允价值[J].中国农业会计,2006.12
[4]程婧.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M].北京:管理科学,2007.7
[5]陈温,庄克新.正确判断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证据的确凿性[J].商业现代化,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