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框架法高职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逻辑框架法是用框图浅析一个项目的逻辑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使项目的动因、历程和结果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评估策略。文章将逻辑框架法运用于高职会计实训室的绩效评估,明确了高职会计实训室应达到的目标层次及相关联的验证指标、验证策略和假设条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提升高职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 逻辑框架法; 绩效评估; 高职会计实训室
一、引言
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进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公布,此后,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进展时期。根据《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2 358所普通高等学校中,高职院校为1 246所,比本科院校多134所,招生人数也达到了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一半。和本科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不同,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运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其具体体现之一就是投入大量经费用于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会计专业作为一个运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并且呈现出投入加大、速度加速的走势。随着会计实训室建设的不断深入,其建设、利用及管理水平已成为反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适应高职院校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教学与科研工作质量的要求,充分发挥会计实训室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有必要采取科学的策略对高职会计实训室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
教育部曾于2003年下发《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但该标准仅是专业实验室条件合格评估标准,无法用其全面评估专业实验室的实际绩效水平,而且,该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本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由此,直接套用该标准对高职会计实训室进行绩效评估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探讨和探讨符合高职会计实训室自身特点的评估策略。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于20世纪70年发的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估工具,主要用来对在源于:会计专科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建或完工项目的实施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借鉴。目前已有2/3的国际组织把逻辑框架法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后评估的主要策略。本论文利用逻辑框架法的探讨思路和策略,对高职会计实训室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估。

二、逻辑框架法及其在高职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中的适用性

逻辑框架法是一种将项目概念化的策略,是用框图来科学地浅析一个项目的逻辑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使项目的动因、历程和结果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一)逻辑框架法的核心内容

逻辑框架法是将几个内容相关、须同步考虑的动态要素组合起来,通过浅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设计策划到目标、目的的确定来指导、管理、评价项目。逻辑框架法为项目策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逻辑浅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条件间逻辑联系的浅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内容。逻辑框架法的关键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联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逻辑框架法的基本方式是一个4×4的矩阵,如表1所示。

(二)逻辑框架法在高职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中的适用性

逻辑框架法不是一种机械的策略程序,而是一种综合和系统地探讨和浅析不足的思维框架。逻辑框架法虽然主要运用于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价,但其同样适用于高职会计实训室的绩效评估,主要理由在于:
首先,逻辑框架法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是项目管理的一种策略。世界银行认为:“所谓项目,一般系指同一性质的投资,或同一部门内一系列有关或相关的投资,或不同部门内的一系列投资。”高职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利用和管理很显著符合这一项目定义,完全可以视为一个项目。由此,作为项目管理策略之一的逻辑框架法自然也适用于高职会计实训室项目。
其次,逻辑框架法中,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四个要素构成了三个垂直逻辑联系:第一级是投入带来了相应的项目产出;第二级是由于项目产出实现,项目目的得以达成;第是目的的达成促使宏观目标部分实现。目前,在各高职院校建设会计实训室的实际工作中,管理层都充分考虑了会计实训室的资源投入、产出以及建设目标和目的。这些衡量因素与逻辑框架法的垂直逻辑联系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在逻辑框架法中,客观验证指标非常重要,在对一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时,必须找到能反映项目实际绩效的客观验证指标,这些指标必须明确或可以准确量化,而在对高职会计实训室进行绩效评估时,针对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四个逻辑要素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出明确具体的客观验证指标。例如投入要素的客观验证指标之一可以是建设会计实训室的资金额,产出要素的客观验证指标之一可以是建成的会计实训室。

三、逻辑框架法在高职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中的运用步骤

在运用逻辑框架法对高职会计实训室进行绩效评估时,可以借鉴逻辑框架浅析的一般步骤来进行,即:不足浅析、目标浅析、形成逻辑框架。

(一)不足浅析

不足浅析时一般利用不足树浅析法。不足树浅析法,是一种以树状图形系统地浅析有着的不足及其相互联系的策略。在浅析时,第一步要找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历程中有着的主要不足,如师资方面不足、教材方面的不足等;第二步,在找出的主要不足中确定核心不足;第三步,确定导致核心不足的主要理由;第四步,确定核心不足导致的主要后果;第五步,根据浅析出的因果联系画出不足树。

(二)目标浅析

将不足浅析历程中得到的不足树进行转换,即将不足树描述的因果联系转换为相应的手段──目标联系,得到高职会计实训室项目的目标树。转换最基本的思想是将不足浅析的所有负面状态转变成正面状态。在转换历程中,根据核心不足确定项目目的,根据主要理由确定项目产出,根据主要后果确定项目目标。例如,如果不足树中的核心不足是师资力量薄弱,目标树中的目的就是提升师资水平;不足树中的主要理由是引进师资措施不健全,目标树中的产出就是改善的师资引进制度。

(三)形成逻辑框架

根据已经建立的目标树和具体实施案例的浅析,可以形成高职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的逻辑框架。在此历程中要全源于:会计毕业实习报告http://www.328tiBet.cn
面浅析高职会计实训室建设案例在实际实施历程中面对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在实训室建设限制条件和极限值的基础上,确定评估的主要指标和验证的策略。在此历程中,还要关注实训室建设、利用和管理历程中无法被管理层制约的外部条件。

四、实证探讨

本论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为例,阐述基于逻辑框架法的高职会计实训室绩效评估。

(一)项目概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建设,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综合实验实训中心8个。会计专业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老牌专业,2002年,会计专业正式开始会计实训室建设工作,目前,拥有会计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网络实训室两个会计实训室,每学期参加实训学生数900人左右。

(二)构建不足树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历程中有着着不少不足,如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落后、重书本论述轻实践教学、高水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弱等,在这些不足中,有些是表面现象;有些属于本质不足;有些是理由;有些是结果,通过浅析这些不足的因果联系,找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历程中有着的核心不足是“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弱”,继而找出核心不足的理由和引发的后果,绘制出不足树,如图1所示。

(三)构建目标树

通过对导致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弱的理由进行浅析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并经过转换后得到目标树,如图2所示。

(四)构建逻辑框架

由目标树浅析构建逻辑框架,结合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明确各层次的逻辑联系和主要因素,以验证指标入手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实训室进行绩效评估。逻辑框架如表2所示。
以表2中可以看出: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利用和管理历程中,学院共投入资金80万元,提供场地652m2,得到了项目的产出:职场化的会计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网络实训室。以该项目各层次的垂直逻辑联系看,项目产出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目的、项目目标的实现:即提升了会计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动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总体而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利用和管理完成了原计划的直接目的和宏观目标,符合高职院校进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五、结论
将逻辑框架法运用于高职会计实训室的绩效评估,可以明确高职会计实训室应达到的目标层次及相关联的验证指标、验证策略和假设条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实训室的综合绩效,有利于改善高职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工作。运用逻辑框架法对高职会计实训室进行绩效评估,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层次和验证指标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毓.基于模糊层次决策的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估模型[J].实验室科学,2011(5):152-157.
[2] 张俊霞,张浩.逻辑框架法在GEF海河项目评估中的运用浅析[J].水利经济,2009(3):20-24.
[3] 张三力.投资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

(四)[J].中国工程咨询,2006(6):49-51.

[4] 柳华文.逻辑框架法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管理的启迪[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3):16-21.
[5] 甄霖.“不足树浅析法”——区域进展探讨的有效浅析策略[J].科研管理,2000(4):103-107.
[6] 黄溶冰,王丽艳,齐兴利.基于改善逻辑框架法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探讨[J].审计探讨,2007(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