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域经济进展对策探讨——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09-000-01
摘要山区县域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其进展历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展的难题。本论文通过对四川省石棉县县域经济进展浅析,指出即使是经济进展较好的山区县,仍然面对着山区县域进展的共通性挑战,并提出相应倡议。即为了实现山区县域的跨越式进展,必须走内源型增加道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探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坚持可持续进展的根本取向。
关键词山区县县域经济石棉县
山区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县与平原县和丘陵县相比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然而其经济进展往往受到开发成本、转移成本、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滞后性。优势资源的富集与经济进展的滞后构成鲜明比较,形成普遍性的“资源陷阱”。如何在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山区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进展,成为目前山区县进展历程中必须认真深思的不足。本论文以石棉县为例,探讨山区县域在经济进展历程中有着的共通性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倡议,以期为我国山区县域经济进展提供思路。

一、石棉县县域经济进展概况及有着不足

1.石棉县县域经济进展概况

石棉县处于雅安市与凉山州、甘孜州的交汇处,是内地通往云南、西藏等边陲的重要通道。其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8%,属于典型的山地县。石棉县自然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此外,石棉县还拥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
近年来,石棉县经济增加强劲。2011年,石棉县GDP达47.89亿元,同比增加14.5%,其中人均GDP达3.8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72亿元,同比增加2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加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0元,同比增加16.2%;农民人均纯收入5905元,同比增加21.2%。需要指出的是,石棉县人均GDP达32226元,显著高于同期四川省20828元和雅安市18728元的水平,位于西部山区县的前列。

2.石棉县县域经济进展有着不足

首先,石棉县经济的增加长期依赖于资源性产业。这种依赖资源开发的进展方式“惯性”大,限制了石棉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导致产业结构纯粹以工业为主。此外,该县虽然形成了以水电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特点载能和新材料两大产业群,但工业产品附加值低,极易受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经济进展可持续性不足。其次,石棉县经济进展要素制约显著,其中土地容量不足最为突出,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显著,制约了工业和城镇进展。最后,石棉县在主体功能区划中定位于区域生态功能屏障。该定位与其经济进展需求产生了矛盾。如何在生态约束的前提下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增加点,成为了石棉县进展的一大难题。

二、我国山区县域经济进展面对的共同挑战

以石棉县的县域经济情况可以看出,其经济进展虽然属于山区县的翘楚,但其进展历程中有着的不足也是我国山区县普遍有着的。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落后的交通区位使得我国山区县面对着共通性的挑战。

1.资源陷阱

大多数国内山区县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特别是某些地区特点自然资源富集。这种良好的资源条件,却因自然地理环境或者区位劣势等,致使经济进展要素难以聚集,经济进展环境不易改善。由此,以资源开发启动的县域经济进展,由于收到经济进展要素的制约,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经济进展水平低下,受制于资源陷阱之中。

2.产业结构优化困境

山区县在启动自身经济社会进展时,往往将目光首先瞄准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规模化开发。但这种进展方式大多是粗放型的,需要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此外,当区域经济在获得一定的要素积累之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而出现边际效益递减,使得经济结构调源于:会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整和进展方式转变成为必定。然而,源于传统优势进展起来的低水平资源性产业却因惯性继续维持和有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进展方式转变的巨大阻力。

3.分散化进展与培育增加极的矛盾

山区县由于富集资源的多样性,往往造成依托特点资源进展优势产业在选择上的无以把握。出于短期利益考虑,同时又对区域进展战略综合性和持续性重视不足,造成进展要素在各个领域分散化配置。区域内的资金、土地、人才等流向不同的产业,导致山区县在经济社会进展历程中,无论空间上还是产业上的增加极都难以真正出现,使地区主导产业难以形成,优势产业无法获得良好的培育条件。

4.经济增加与生态保护的冲突

国内多数山区县的主体功能定位为区域生态屏障。这些地区往往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进展受到主体功能区进展规划的限制和制约。与此同时,多数山区县又属于落后地区,具有强烈的加速经济增加的内在冲动和需求。如何协调经济增加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并将二者有机融合于区域经济社会进展历程之中,成为山区县当前以及未来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我国山区县域经济进展的对策倡议

1.发挥比较优势,走内源型增加道路

面对资源富集和进展要素稀缺的矛盾,发挥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进展的关键性突破口。山区县域的进展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形成相对的产业优势和区域的比较优势,凭借原始积累,走依靠自身力量的内源型增加道路。内源型进展的起点并不是单一的依靠工业,还应立足自身特点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在新的起点上对“内源”进行深层次的提升、拓展和扩充。

2.突出重点加强优势产业培育

落后山区县由于产业进展主体本身起点较低,能力较弱,进展较为缓慢。为了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进展,首先需要政府选择重点产业和企业进行强力的政策扶持,帮助它们实现起飞,进而发挥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其次要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逐步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提升产出效益,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转变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的情况。最后,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推进资源开发和加产品研发并重,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

3.探讨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由于受体制因素制约,区域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历来成为落后地区进展的主要难题。资源的调出地承担着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等代价,需要资源的开发者或资源的调入地给予一定的补偿或利益分成。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形成改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源的调出地往往面对着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经济进展滞后的循环因果困境。面对这些不足,相关政府部门应探讨建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公平进展。

4.坚持可持续进展基本取向

山区县虽然资源富集,但经济进展水平落后。很多地区为了加速经济增加速度,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盲目开发,粗放进展,最终令经济快速增加难以获得持续动力。为实现可持续进展,需要山区县转变经济进展的思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线,推进循环经济进展,培育可持续进展的新兴产业增加极。并通过政策措施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落实严格的环境保护和准入政策,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升经济持续进展能力,以而实现山区县域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
注释: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论述.商务印书馆.2003.
杜光彬.我国县域经济进展中的不足与对策.财经大学学报.2006(6):72-74.
[3]匡耀求.资源:优势还是陷阱——资源性城市走向可持续进展的出路探讨.广东社会科学.2010(1):21-29.
[4]陈姣.山区县域经济进展不足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08(4):45-48.
[5]刘现伟.资源性城市走出资源陷阱的对策倡议.宏观经济管理.2011(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