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企业流管理水平探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2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09-000-02
摘要:流管理和盈利能力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很多企业往往以盈利能力管理作为其财务管理的核心,以攫取利润最大化为其战略目标,忽略了流管理的重要量。事实上,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则可能无法躲避倒闭的命运。本论文以流管理概念、内容和重要量的浅析入手,剖析了我国企业流管理中有着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我国企业流管理水平做一些有益探讨。
关键词:流管理,战略管理,管理系统,考核
一、引言
企业的账面利润并不等同于企业的,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高企,不能及时收回,则以企业财富的量化角度看,其盈利的质量就很差,企业的经营效益并不好。长次累积到企业的流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时,虽然其账面可能是盈利的,但企业仍可能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由此,才是企业的命脉。据相关统计资料,国外发达国家有80%的破产企业,其破产的理由并不是企业亏损,而是因为流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我国的一些企业,例如:珠海的巨人集团、浙江的飞跃集团,虽然其经营情况良好,但由于流出现严重不足,以而引发财务危机,致使企业陷入破产境地。可见,良好的盈利能力并非一个企业持续健康进展的充分条件,是否拥有正常的流才是企业健康进展的前提。

二、流管理概述

1、

(一)流管理的概念

流管理中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的库存和银行存款,还包含等价物,即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容易转换为已知金额、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等。流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按照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企业的流管理是指以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系统,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制约、浅析与评价。
企业的流管理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而企业经营活动是不稳定的,这就造成企业流入与流出也不平衡。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平衡,保持流的通畅,企业必须加强流管理,对企业的流资源进源于:会计财务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行合理的配置。

(二)2、流管理的内容

流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的工作流程,主要体现在:(1)生产经营中的流管理,包括存货周转期管理、回收期管理和付款周期管理;(2)筹资活动中的流管理,包括预测流,编制筹资计划;掌握财务情况,判别偿付能力;(3)投资活动中的流管理,包括估算投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通过投资评估,保证资金效益。

(三)3、流管理的重要量

利润是根据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由会计人员核算出来的,一些企业为达到某些目的,有时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例如:虚假销售、提前确认收入等)人为增加利润,账面利润是做漂亮了,但流并没有增加。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是实实在在的流入和流出,更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是一个企业随时可以动用的资源,是企业进展潜力的综合体现。可见,流最能反映企业的本质,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由此,提升流管理水平,不仅可以降低财务风险,更是保证企业健康、稳定进展的基础。

三、我国企业流管理的近况

(一)1、企业缺乏流的战略管理意识

流是推动企业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石,但在我国,企业在编制战略规划时,很少会考虑到流是否与战略规划相匹配,对流的管理通常是粗放式的,并没有把流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上。企业的战略规划往往就是未来3到5年要占领哪些市场,销售额和利润要实现的目标,较少考虑流是否充足。我国的一些著名企业,由于战略目标定的过于宏伟,摊子铺得太大,一旦遇到国家银根紧缩,融资遇到巨大困难时,虽然其经营情况良好,还是倒在了资金链断裂的泥潭中,以而陷入破产倒闭的危机。

(二)2、重盈利能力考核,忽略流管理考核

企业在建立考核指标系统时,注重的是盈利能力考核,利润指标是当仁不让的关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系统里,流管理的考核指标很少,一般只涉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等少量指标,且考核的分值也不高。因考核系统不健全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企业经理层不关注或很少关注流管理,经理层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获取高额奖励,有时甚至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人为增加利润,账面利润是增加了,但由于流并没有增加,长此以往,企业的流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威胁企业的健康进展。

(三) 3、偏重生产经营中的流管理,缺乏全面性

目前我国企业流管理系统主要侧重于生产经营中的流量管理,主要是存货周转期、回收期和付款周期的管理。而对筹资、投资活动中的流管理普遍不够深入和全面。体现在:第一、缺乏对企业中长期流的浅析和预测;第二、不充分测算企业自身的短期和长期的偿债能力,盲目筹资;第三、对外投资时未能全方位估算投资所需的流量,以及该项投资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带来的流影响程度;第

四、在整个筹资和投资历程中,管理层缺乏及时进行筹投资流管理的浅析和评估。

(四)4、不重视流预算,内制约度执行不力

要进行有效的流管理必须以源头抓起,即必须编制全面的流预算,但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改善的流预算制度,流预算的正确率也不高。同时企业在执行流预算时,由于内制约度不健全,对预算执行历程中的违规现象往往缺乏必要的惩罚手段,造成预算得不到严格执行,流预算流于形式。

(五)5、流管理的信息反馈功能差强人意

流管理遍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时点,传统的流管理由于都是手工记账、人为制约,既容易出现纰漏,也容易造成信息反馈不及时、不正确和不完整。而企业管理层由于无法及时、完整、正确地获取流的信息,就很难迅速地依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地浅析和判断,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以而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四、提升我国企业流管理水平的倡议

流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存活和进展的关键,鉴于我国企业流管理的近况,本论文提出以下倡议以期提升我国企业流管理水平。

(一)1、通过多层次学习,培养我国企业领导层的流管理意识和能力

既然流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为提升企业的流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层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流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流管理技能,以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企业的流管理活动,以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流管理。

(二)2、建立盈利能力和流考核并重的考核系统

传统的盈利能力考核是建立在报表利润的基础上的,有着着人为操纵的空间,为避开此类现象的产生,企业在设立考核指标时,必须盈利性指标和流指标并重。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流量指标主要是净利润含量(经营活动中的净流量/净利润),该指标反映的是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这两个指标一并考核,能更精确的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目前国资委在考核央企时采取的业绩评价和价值管理考核系统,已经对此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其他企业在设置考核系统时,可以做适当的借鉴和参考。

(三)3、建立全面的流管理系统

企业是一个系统,由此企业在进行流管理时,不仅要关注经营活动中的流管理,更应关注筹投资活动中的流管理。企业应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为载体,预测企业中长期进展的流量,测算企业未来几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在此基础上编制符合战略规划的筹资计划。在筹资计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合理配比,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可通过到期债务比、流动负债比等指标对自身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进行测算。企业在做出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时,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投资风险浅析报告,评估该项投资对企业流的影响,及该项投资的安全性和投资的回报率。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采取贴现流量法、净现值法来测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任何一个筹投资项目都有着一定的财务风险,由此,伴随着该项目,企业必须定期进行浅析和评估,发现不足,及时纠偏和调整,甚至终止该项目,以确保企业流的稳定性,降低财务风险。

(四)4、改善流预算和内控系统

要使流管理取得良好效果,首先,企业必须以战略的角度来编制流预算,包括流总预算和日常预算,这些预算并不是对企业经营的简单预测,而是包括反馈指标、价值测评和考核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案例。其次,企业在实施全面的流管理时,应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按照支付和银行结算制度收付款,关键岗位实施内部牵制和轮岗制度。保证涉及每一个工作流程的流管理都有人负责,都有人监督。重大项目进行专题流追踪和浅析,定期出具企业流浅析报告,帮助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经营做出正确的评价。大型企业集团更应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统一资金结算,以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流管理。

(五)5、借助ERP管理系统建立流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系统,我国企业应以此为契机,以流管理系统为核心,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和风险应对机制。通过ERP管理系统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等集合在一起,进行流程再造,将企业以传统的财务管理为主,拓展到财务制约、项目预算、资金运作、业务开拓和决策支持等主动运营上来,真正预测和把握企业流量的流入和流出。保障企业管理层及时、完整、准确地获得企业经营的各类财务、业务信息,实现企业的持续进展。摘自会计毕业设计http://www.328tiBEt.cn
参考文献:
[1、]王明,.财务陷阱::分辨警示信号,,识别财务圈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4)).
[2、]张喜东,.我国企业流管理不足及对策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
[3、]赵志红,.关于优化企业流管理对策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30).
[4、]潘学文,,王其淼,.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探讨[J],.财会探讨,.2009((1)).
[5、]李涛,,林原,.流量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在企业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比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