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新旧会计制度下主要变化与衔接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09-000-02
摘要医院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行独立核算的医院会计核算进行了更加科学的规范,推动了医院现代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在浅析了医院新旧会计制度主要变化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新旧制度的衔接流程。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变化衔接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改善医院会计制度,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有关部门于2010年12月31如颁发了新《医院会计制度》,并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国推行。医院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翻开了医院会计制度革新新的一页,是医院建立公开、透明、科学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加深医院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更好地与旧医院会计的衔接,已经成为医院运用新会计制度的首要任务。

二、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变化

(一)新制度要求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新制度明确规定对医院的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利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在充分浅析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后,再分收支两线编制新的预算。将医院所有的资金收支全部纳入医院预算管理,扩大医院预算管理的范围,可以保证资金预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严肃性;可以杜绝医院设立小金库、随意调整项目资金支出等不足,并规范医院资金利用,促使医院规范运营。同时,医院还要进一步改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加强预算的财务监管和运转监督。

(二)新制度增强了医院成本管理的透明度

卫生部颁布的医改实施案例中强调,为了有效解决百姓看病难、贵的现象,首先要规范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与制约,科学考评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新制度新增 “成本管理”的内容,要求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视为医疗革新的重点,对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制度下,医院根据收入按来源来划分,根据用途来划分支出的基本会计原则,科学、合理地规范医院收支会计核算策略与分类。将原有的“上级补助收入”合并入“财政补助收入”中,将原有的“药品收入”合并入“医疗收入”中,并新增了“科教项目收入”科目。根据用途,对每类收入配备了相应的支出科目。明确规定离退休经费统一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直接作为当期费用核算。其次,配合推进医药分开革新进程,特别是卫生部强烈要求取消药品加成的背景下,新会计制度要求将“药品收入”科目并入“医疗收入”,“药品支出”科目并入“医疗支出”,并对药品采取购进价核算。将药品收支统一纳入医疗核算的范围,可以有效降低药品的,减轻人们看病的经济负担,也大大降低了医院过度依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经济补偿。这条规定不但规范了医院的收费不足,加强了医院收支核算和收支管理,也体现了医院非盈利组织性质的特点。新制度还要求医院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来源进行计提折旧、摊销工作。医院结束旧制度对固定资产按用途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方式,而采取企业会计中计提折旧、摊销的方式来核算成本,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医院运营成本。对财政资金、科教资金购建的固定资产计入净资产(“待冲基金”科目),按规定分期结转。对其他资金购建的资产按用途计入“医疗支出”或“管理费用”进行折旧摊销。以上这些措施对于医院加速医疗制度和会计管理制度革新,提升医院日常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新制度也为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制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今后医疗革新的方向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三)权责发生制运用程度大大提升

目前很多医院的会计管理制度要求采取部分权责发生制,但是由于医院是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下运转的,很多医院在执行权责发生制时不是很到位,如待摊费用等会计项目则是等同虚设,对资本化支出和权益性支出的划分不明确。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医院会计核算信息的失真,不能满足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的要求,已经不适应医疗服务业的进展要求。新制度新增了医院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基础的内容,对医院会计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明确了医院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组成。新制度要求所有的收入必须当日按收费记录确认,所有的支出必须按性质采取直接确认或合理分摊方式确认。新制度新增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用于符合成本核算精细化要求,对开办费也不再分期摊销,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这些转变都充分说明权责发生制在新会计制度中得到了大力地运用。

(四)会计科目更具实用性

新制度在进一步规范原来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会计科目更具有实用性。第一,由于医院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公益性机构,其设计的会计科目较多,由此,新制度将医、教、研的会计科目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处理,并将科研和教学产生的会计项目纳入了收支管理。比如:此次新增的“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科目就反映了这一需求。第二,以所设置会计科目来看,新制度的会计科目更加贴近实际,也比较灵活,能够满足医院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而旧制度则比较严格。比如:新制度下未设置“药品”、“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将“药品”作为子科目并入“库存物资”科目下,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的余额作为减项转入新账“库存物资-药品”科目借方。第三,随着医院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制度新增、变更、调整了一些会计科目,以适应实际需要。例如:新增“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用于核算针对医院的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新增“预付账款”科目用于核算原归属于“其他应收款”科目中的相关医院预付账款业务。最后,以会计科目管理来看,新制度比较注重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进行衔接,实现医院全业务信息化管理,而旧的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则是注重传统会计策略的运用。

三、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在对《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会[2011]5号)进行浅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基本思路是:将新旧制度过渡调整的会计科目用会计分录进行处理,这种做法符合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思路,并能留下完成会计核算的处理轨迹。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医院都是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难以严格按照《衔接规定源于:财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的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如果采取纯手工进行会计核算,不但工作量大,精确度也不高。由此,在操作中,处理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建立医院新旧会计科目对应表,然后进行新旧会计政策差别的调整,最后以调整后余额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并作为衔接基准日调整后的余额进行软件初始化工作。
在这里以某医院2012年3月15日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衔接过渡。具体处理策略如下:
(1)按照旧制度结束旧账。对新、旧制度下没有转变的科目,直接将旧制度科目余额过渡到新制度下的科目中去。
(2) 建立新旧科目余额的对应联系表。为了明确是会计制度的实质差别还是会计科目所对应的差别对净资产产生的影响,在处理对相应的新帐余额与旧账余额科目时,要严格根据分类原则进行操作,在不影响净资产调整的前提下进行。旧制度科目在新制度下核算内容已经发生转变,应对旧制度下的科目进行余额浅析,将浅析后的余额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旧制度中被取消的科目,新制度新设的科目也应按新制度要求进行相关“转、调、并”操作。按上面陈述的要求调账后,就可以建立新旧科目余额的对应联系表,对应原则根据《衔接规定》的科目对照表进行。
(3)按照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别进行会计核算的追溯与调整,建立相应的调整表和调整分录、说明,并形成相应科目的余额。在进行新旧制度衔接时,不涉及净资产的科目需要重新进行分类,涉及净资产的则不用进行重新分类,在新旧对应转入时进行处理即可。在进行医院新旧制度会计核算差别调整时,对产生的有关文件进行编制,建立索引目录和页码,作为会计核算调整分录的主要依据。如固定资产的清单、折旧提取计算表、以往财政补助收入的文件和划拨单据等。
(4)根据调整后的科目余额表编制衔接基准日新制度下的资产负债表,并作为新账初始化余额。
参考文献:
王平.剖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商情.2011(13).
黄鹏.浅谈医院会计工作面对的新挑战.林财税.1999(8):18.
[3]赵珺玲.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与浅析.财会探讨.2011.
[4]杜楠.新出台的亮点纷呈.中国会计报.2011.
[5]蒋德胜.关于医院会计制度革新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09.
[6]崔桂芳.医院新会计制度中有着的不足与改善意见.现代经济信息.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