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价值及其决定哲学思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论文对利用价值、有用物品和决定进行了思辨,认为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二者构成了有用物品变动的基础。以短期来看,利用价值的供求竞争决定,此为短期决定机制;以长期来看,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变动的中心,此为长期决定机制。有用物品在任一时点的,均是以上短期决定和长期决定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论述了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一是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二是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前者是经济学有着的前提,后者决定了经济学将会持续有着。
关键词:利用价值;有用物品;决定;经济哲学
1000-176X(2012)07-0011-05
任何一门学科系统,都是建立在能经得住哲学审视的基础之上的。对经济学概念和经济现象的哲学审视是经济哲学的重要探讨内容[1-2]。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学进展的实际历程中,对经济哲学的探讨有着缺位现象[3]。经济学是探讨财富如何增加以及财富如何分配的一门学科,利用价值是财富的具体体现。对利用价值及其决定机制的探讨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利用价值等基本概念进行思辨和哲学审视,有利于经济学系统的根基更为坚固[4]。本论文对利用价值、有用物品和决定进行了哲学思辨,并提出了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

一、论利用价值

利用价值是指某物品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于人的有用性。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利用价值,实际上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讲的某物对人的效用。利用价值具有以下特点:

1.只要某物对社会上的至少一个人有某用,则此物具有某种利用价值

某物具有利用价值,是将全社会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即某物具有利用价值,并不一定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用。对甲有用的东西可能对乙无用。对丙无用的东西可能对丁有用。只要对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一个人有用,则此物具有某种利用价值。

2.空间相对性:某物对于同一时期不同的人具有类型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

以横向来看,利用价值对同一时期不同的人具有差别性,即某物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其一,对有些人有用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些人无用。对于不同的两个人可能是有利用价值或无利用价值两种结果。棉袄对于热带的人无用,但对于北极的人却有用。其二,对有些人有此用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些人有彼用。对戊有此用的东西可能对己有彼用,即对源于:会计专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于不同的两个人可能是有此种利用价值或有彼种利用价值两种结果。如矿土对当地的居民具有“当作一般的泥土盖房子或做土壤种植庄稼”的此种利用价值,而对于冶矿工厂的人却具有“能作为原料用来冶炼金属”的彼种利用价值。其三,对有些人有小用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些人有大用。对庚人有小用的东西可能对辛人有大用,即对于不同的两个人而言某物即便具有同一种利用价值,也具有大小不相等之差别。如对于不爱规划的人而言,一平方米布可做一条裤子;而对于爱规划的聪明人而言,一平方米布可做两条裤子。以横向来看,利用价值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由于同一时期不同的人相当于各自在一个小的空间,此性质又可称为利用价值的空间差别性,或称空间相对性。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公理。
3.时间相对性(或称历史相对性):某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类型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
以纵向来看,某物在不同的历史时间对于同一个人(或者对于多个人组成的同一人群)而言,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其一,对单个人而言,某物品在当今这段时间对某人有用,可能在以后对此人无用;反之亦然。如一个过去当裁缝的人现在改行做厨师,修鞋机对以前的此人有用,而对当今的此人无用。其二,某物品具有利用价值是对于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而言的。有些物品对过去的人们曾经有用,而对当今的人们则无用;有些物品今天对人们有用,而将来可能对人们无用,反之亦然。由此,对某一时刻某物品具有利用价值是相对于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类而言的,既不是对之前时代的人类而言的,也不是对之后时代的人类而言的。有些物品过去曾有用,对过去的那个时代的人类有用。当今没用的东西在未来可能对后代有用财务会计论文范文。由于是相对于不同的历史时间而言利用价值具有差别性,故此性质可成为利用价值的时间相对性或历史相对性。利用价值具有时间相对性(历史相对性),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公理。

二、论有用物品

1.由利用价值定义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

对人类中至少有一个人具有利用价值的物品,称为有用物品。对人类中任何一个人都无用的东西,则称为无用物品。根据上面陈述的的定义,显然有用物品都具有利用价值。有用物品之外的物品,无利用价值。所有的论述都或多或少地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抽象。这里定义有用物品、无用物品和利用价值也是一种抽象。在这种抽象的状态下,根据上面陈述的的定义必定会得出“有用物品之外的物品无利用价值”这个结论。

2.有用物品的范围随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大

利用价值具有时间相对性和空间相对性,即同一物品其利用价值对同一时间不同的人的差别性,以及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差别性,是有用物品的范围不断变化的基础。无用物品和有用物品界限的区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财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其一,今天看来对人类是无用的物品,将来可能成为人类的有用物品。如铀矿,在未发明核技术之前,可以说对人是无用的,因而不具有利用价值。但是,在核技术发明之后,铀矿可以用来发电和制造,因而铀矿此时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其二,过去曾对人类是有用的物品,当今可能成为人类的无用物品。如草在远古人类食物远远不足时,不得已成为人类的食物,而今食物充足了,就不再有人吃草了。由此,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品的范围(即有用物品的范围),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总体而言,物品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品的范围(即有用物品的范围),是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大的毕业会计论文范文。
三、论市场和的出现市场机制是人与人之间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它降低了以暴力分配资源的成本。市场机制的演化历程是一个逐渐降低有用物品分配成本的历程。在运用某一规则分配这些物品的历程中,人们在实行这种规则时会付出一些代价,这些代价就是分配成本。在人类社会的进展历程中,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分配资源的矛盾,合作逐渐取代暴力对抗而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流,因为“合作”规则比“对抗”规则在分配有用物品时所导致的成本损失更少。在各种合作方式中,人们逐渐找到了成本更低的经济机制,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市场就是一种合作,通过相互交易各取所需,实现资源在人与人之间的配置,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降低资源分配历程中的规则成本。市场交易是经济机制的核心,对有用物品(或者说其附带的利用价值)的交易,形成了交易。
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对全社会来说也是有维护其正常运转的成本或说交易成本的作用。市场不断成熟的历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历程。法制的建立和不断改善,可以不断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法制越健全,市场就越成熟,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就越低,有用物品的租值耗散越少。经济机制的演化历程是一个逐渐降低交易成本的历程。

四、论有用物品(利用价值)的决定

人们花钱购买有用物品,实际上购买的是此有用物品能给人们带来的利用价值。有用物品的,反映的是利用价值的。在下文中,将利用价值的和有用物品的视为同一不足进行相关探讨。

1.利用价值的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是发生变动的基础

利用价值的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即对社会上同一时间不同的人具有差别性以及对于不同时间的相同的人具有差别性,是某物品发生变动的基础。正因为某物品对于同一时间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其才在此处高而在彼处低;反之亦然。正因为某物品对于不同时间的人具有不同或大小不等的利用价值,其才在今时高而在明时低;反之亦然。

2.有用物品(利用价值)具有的条件

有用物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有用物品,另一种是人们创造的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有用物品,后者也为劳动产品。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利用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品创造出新的有用物品。随着人类的繁衍和规模扩大,自然的有用物品就不够用了。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新的有用物品和利用价值。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们渐渐地有了剩余劳动产品之后,便有了交换,继而慢慢地出现了一般等价物和货币,商品也就有了[5]。与此同时,有些自然物品虽然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但也具有。
自然界中有些天然的物品本身就对人们具有利用价值,比如树上自然生产出来的果子可以吃。如果某自然状态下的有用物品的数量超过了人们实际需求的该有用物品的数量,并且此有用物品不易被垄断(或者说垄断的成本太高),则此物品不具有。在此物品的产地,自然状态下的此有用物品的为零。劳动产品是人们创造的非自然的有用物品,在私有制社会中它一经被制造出来就被垄断。以需求方面看有买者需要它的利用价值,该劳动产品又凝结了人类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会白白地让渡其利用价值给购买者,因而有利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具有财务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总的来说,某有用物品能否具有由二者共同决定:一是现有存量能否满足需求,二是此有用物品是否容易被垄断关于财务会计的毕业论文。

3.物品的价值定义

根据马克思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5]。 笔者认为,此概念可以进一步扩展,价值是凝结在有用物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要是劳动创造的有用物品,即便不是用于交换,由于其具有利用价值,并且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具有价值。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论述[5],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两重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利用价值[6]。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劳动能创造利用价值,但不是说利用价值必须要由劳动创造,更不是说所有利用价值必须要由具体劳动创造。自然物品的利用价值就不是由劳动创造的,比如野果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根据以上对价值的定义,物品的价值应是人们为了获得这种利用价值所需付出的抽象劳动的代价。利用“物品”而不是用“商品”一词,价值的这个定义适用性更强。根据价值的上面陈述的定义,有用物品之外的无用物品和劳动产品之外的有用物品,其蕴含的价值都为零。
在人们具有自由劳动权利、自由的劳动对象、自由劳动所需的工具和自由的劳动客观环境状态下,价值是物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会计毕业小结。否则,只要上句中任何一条被限制,就会产生垄断现象。在奴隶社会,最主要的劳动者奴隶失去自由,劳动者被垄断。在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劳动对象土地被垄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情况下,资本(体现为具体的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甚至还包括用资本来营造的劳动环境)被垄断。价值有助于说明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剥削联系会计研究生毕业论文。

4.的决定:利用价值的供求联系和价值共同决定

对某种有用物品的需求总量超过此物品的有限数量,就会有着。然而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这是形成的基础。对某有用物品的供求(实源于:财务的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际上是对其利用价值的供求)竞争联系决定了商品的短期。为什么以短期来看不是其价值决定了?这是因为市场不能迅速出清,以远方(别处)运输来此物品需要时间, 或者重新制造此物品也需要时间。以劳动产品为例,若在某一时刻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就高,因为人们来不及立刻制造出同样的利用价值,只能是出价高者得,因而供求联系决定了短期。而以长期来看,若对某劳动产品(利用价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此时较高),人们看到有利可图(即人是理性的),更多的人制造这种劳动产品(利用价值),最终使得下降会计毕业范文。因为人们可通过劳动,以远方运输来此物品以增加此物品的供给,或将该物品运输到远方以减少此地此物品的供给。因而以长期来看,价值是的中心,即人们为了获得这种利用价值所需付出的抽象劳动的数量的代价是上下波动的中心。总结起来:以短期来看,对利用价值的供求竞争决定,此为短期决定机制;以长期来看,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变动的中心,此为长期决定机制专业论文网。有用物品在任一时点的,均是以上短期和长期共同决定的叠加。如前文所述,如果自然界中某自然状态下的有用物品的数量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的该有用物品数量,并且此有用物品不易被垄断(或者说垄断的成本太高),则此物品不具有。在此物品产地,自然状态下的此有用物品的为零会计学术论文范文。开采好的某自然物品(此时此物品不再是自然的有用物品,已成了经过开采后凝聚了人类劳动的产品)的,是自然状态下开采此物品的历程中所凝结的抽象劳动的量(即其价值)决定了其。在不是此物品产地的远方此物品的是开采并运输此原材料的历程中所凝结的抽象劳动的量(即其价值)决定了其。
上文中提到,在人具有自由劳动权利、自由的劳动对象、自由劳动的工具和自由劳动的客观环境的状态下,价值是物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否则若上句中任何一条被限制,就会发生垄断的现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如果垄断之后剩下的该物品的利用价值的数量,低于人们所需求的该利用价值的数量,就会发生长期高于其价值的现象,出现了垄断。

五、论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

利用价值(财富的具体体现)一直是经济学探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西方学者认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7]。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人的是不是无限的?对于某一种有用物品(利用价值),单个的人对它的需求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只要够用就可以了会计类论文范文。全体社会成员对此种物品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够人类消费就可以了,不会有人故意地持续地浪费,因为浪费对任何人来说没有任何益处财务与会计毕业论文。这一点也可用边际倾向递减来解释[8]。人(或人类)对某一种有用物品(利用价值)的是有限的,因而对社会上有着的有限种有用物品组成的集合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笔者认为,在论述“资源的有限性源于:专科财务会计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与人的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之前,可以用一个更广泛适用的提法,下述表达方式更为准确,“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即:无论人的是否无限,无论有多少种有用物品在各自的数量上足够社会所有人享用,但至少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只够一部分人享用。这与人的是否无限没有联系。“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也是有着的理由和形成的基础。由于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人类曾一度采取强制和暴力的手段分配(如打架、战争),但人们渐渐地找到了制度成本更低的准则,出价高者得。总结起来,“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而非“资源的有限性与人无限性的矛盾”,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经济学有着的理由,也是有着的理由和形成的基础。“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哲学基础。
“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是经济学的第二个哲学基础。经济学是一门探讨财富如何增加以及如何分配的科学。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是根据社会实际运转的客观机制抽象出来的,即利用价值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别性。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当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尽管没有明确地阐述这一点,但两个经济学系统都将之作为各自的前提假设。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实际上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公理,也是经济学探讨的哲学基础之一。正是因为利用价值对于人的需求而言是动态的,对不同的人具有差别性,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差别性的,经济学才会不断地求解新不足,也才会不断变动。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就会不断地有新的有用物品(利用价值)出现。经济机制要给这些新出现的利用价值定义。
总结起来,利用价值及其决定,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不足。经济学主要围绕财富(利用价值)如何增加和如何分配展开的。经济学之所以有着,因为有两大哲学基础:一是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这种表述实际上比“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涵盖的范围更宽,表述上也更为正确。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这是有着的前提,也是经济学有着的前提。二是利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这是变动的基础,也是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永不结束的学科的根本理由。这两个哲学基础,前者是经济学有着的前提,后者决定了经济学将会持续有着。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经济哲学的三个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2): 86-90.
[2] 芮文新.经济哲学主要不足探讨综述[J].哲学动态, 1999, (4): 13-14.
[3] 朱必祥.经济哲学何以缺位[J].经济学家, 2002, (7): 100-104.
[4] 张雄.经济哲学探讨的图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5): 37-42.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

4.61-86.

[6] 胡钧, 张广兴.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决定论[J].经济学动态, 2004, (8): 33-37.
[7] Samuelson,P.A.,Nordhaus,W.D.Economics(Sixteen Edition)[M].Columbus: McGraw-Hill Inc., 1999.2-3.
[8] 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Eighth Edition)[M].London: Macmillan and Co.Limited, 1920.92-94.
(责任编辑: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