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风险投资进展对策浅谈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0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文化产业进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8000亿元人民币,平均增幅高达17%,高于GDP和第三产业的增加速度,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普遍有着融资规模小、行业差别较大等不足,风险投资是解决这些不足的重要有效途径。2010年3月19日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进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使风险投资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获得了政策支撑,意见指出:要鼓励多元资金支持文化产业进展,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本论文以我国风险投资近况为出发点,浅析了我摘自本科会计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国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有着的不足,进而多角度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其进展的对策和倡议,为改善我国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近况,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一、风险投资进展近况

根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
tion,NVCA)的定义,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投资方式,它是一种高风险的、组合的、长期的、权益性的、专业的投资,在支持革新者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风险投资运转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即融资阶段——投资阶段——退出阶段。其运作方式见图1:
(一)融资阶段 融资阶段是风险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风险投资机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期望获得高收益。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机构是一种信托联系,据清科探讨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中外风险投资机构共新募集153支基金,募资总量达到111.69亿美元,较2009年全年涨幅分别高达68.1%和90.7%;与2008年的历史高位比较,涨幅也分别为36.2%和5

2.8%,如表1所示。

(二)投资阶段 在投资阶段风险投资家利用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金融市场知识,审时度势的把握市场动态和规律,将风险资金投资到具有无限升值潜力的企业当中,投资形式可以是可转换优先股、普通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据中国风险投资探讨院统计,2009年上半年,风险投资总额为105.12亿元人民币,共投资了198个项目,其中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为38.5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6.67%;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为66.5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3.33%,本土机构的投资总量首次超过外资机构投资如表2所示。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主要将资本投资在企业的扩张期,这个时期企业进展稳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收益却很大。2009年上半年风险投资在企业扩张期的投资金额比例为26.92%,远远高于其他时期,其次是成长期17.47%,而初创期和成熟期的投资金额比例分别为6.95%、1

2.10%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

(三)退出阶段 退出阶段是决定风险投资家在整个投资历程能否收回投资、风险企业能否吸引风险投资的关键阶段。风险投资机构并不准备长期持有风险投资企业的股权,它最终还是要选择最优退出方式获得高额收益的。目前各国退出方式主要有IPO(首次公开上市)、企业合并、收购,股权转让、MBO(管理层收购)、清算等。2009年10月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提供了新的交易平台。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主要是股权转让方式,如表3,2009年风险投资退出项目共173个,其中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项目数量比例为65.9%,位居第

一、其次是上市交易28.32%,最后是清算占5.78%。

二、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有着的不足

近年来风险投资使文化产业得到了巨大进展,据清科探讨中心数据显示,2004至2010年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部分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163起,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案例为129起,披露投资金额总数为18.10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403.28万美元。虽然风险投资在我国文化产业进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风险投资却有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总体比例偏低 2009年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环保、医药保健、消费服务等易于投资退出并获得高收益的领域。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分布如图2所示。
据中国风险探讨院统计,2009年风险投资中能源环保业所占风险投资金额比例最高达到25.37%,其次是医药保健行业占13.84%,消费服务业占11.95%,而我国文化产业中风险投资比例3.98%,新媒体占3.35%,两项加起来为7.33%,而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VCA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美国风险投资所在行业中,IT业占全部风险资本的6%、传媒娱乐业占7%、两者加起来比例就达到了13%。这说明风险投资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仍处于初级投资阶段,文化产业还没有引起风险投资者的热情,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空间还很大。
(二)行业差别悬殊 根据中国风险投资探讨院2005年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文化产业中主要集中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网络娱乐业、博客、网络社区、新媒体行业等。除了网络传媒、网络广告之外,风险资本对文化产业其他领域介入还不深,而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旅游业、教育业、有线网络和内容制作等领域,政府管制比较严格,政策层面上有着着诸多限制,所以风险投资的金额就比较小会计毕业生论文网。以表4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5年12月20日,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数量最多的是网络产业领域,一共发生250项投资事件,投资245个企业,上市公司20家。而娱乐产业风险投资行业企业仅仅2家,上市公司1家,差别较悬殊。
(三)地域差别显著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进展的地域性差别,导致各地区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进展情况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性。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风险投资数量大;而中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部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和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风险投资数量相对较小。据中国风险投资协会统计,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先后为吸引风投机构落户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28.84%的风险投资机构选择在赴上海设立机构,21.72%的机构选择在北京设立。这就造成了东部地区的投资资金存量高,当地风投企业更容易被风投机构发掘,因而其触角很难向中西部延伸。由此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成长势头良好,成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热点,而其他地区风险投资涉及较少。

三、文化产业风险投资进展措施及倡议

根据上面陈述的浅析,我国进展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应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风险投资环境,增加投资总量 政府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文化企业税收、提供第三方担保等,发挥政府职能,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范围,增强融资力度,引导并鼓励更多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2002年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颁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确立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中地位,规范了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借此要提升文化产业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分散投资风险,形成良性循环增加风险资本。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扫清风险投资障碍 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当前有关文化产业产权的法律法规还不改善,政府应健全产权保护制度,规范产权交易制度,建立成熟、独立的文化产品产权交易平台,针对文化产品滥用不足、判断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艺的权利对象、归属等方面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保护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明晰的产权界定能够激发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保护知识财富,为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扫除后顾之忧。
(三)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储备后备力量 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深度结合的新兴产业,而人力资本是高科技的创造者、承载者,更是文化产业进展的最根本力量。由此我国应注重培养既懂风险投资又懂文化产业并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开拓革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采取引进与送出培训结合的办法,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产业风险投资领域的知识整合,有意识地培养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升产业知名度 文化产业品牌凝聚着产业的风格、精神和信誉,其产生的品牌效应不但能为产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更能提升产业知名度,引起风险投资的注意。为此文化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产业内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多种特点文化品牌,产生更多的品牌效应,如西北影视基地、横店拍摄基地、文化名城凤凰等。要以文化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以品牌为特点,走特点品牌效应之路,提升文化产业知名度以吸引更多风险投资介入。
(五)全面进展文化产业,实现投资均衡化 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 Doriot 曾说:“可以考虑对有源于:会计毕业生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鉴于我国文化产业行业进展和区域经济进展的差别,要加强各行业、各省市的文化产业进展,创建文化产业革新高地,实现文化产业的自主革新能力的突破,争取获得多元化、国际化的投资来源和方式。同时,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成立引导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投资机构,将风险投资引入文化产业进展缓慢的省市,消除投资地域歧视,达到文化产业投资均衡化。
参考文献:
[1]赵晶媛:《文化产业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财会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探讨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升级机制与路径探讨——基于波特模型的视角”(11YJC630114)、广西人文社会科学进展探讨中心“科学探讨工程”项目(〔2011〕10号)、广西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师政科技2011(3))、广西文科中心“泛北部湾合作探讨团队建设”的阶段性探讨成果]
(编辑向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