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球气候谈判何以可能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2-004-02
摘要气候谈判是解决气候变化【会计论文】的方式,但遗憾的是,某些的不合作态度导致气候谈判行之的解决方案。因而说,气候正义才是解决【会计论文】的根本所在,坚持气候正义原则、建立良序的气候谈判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构建解决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机制。
会计论文范文词气候变化谈判利益冲突全球正义

一、气候变化谈判的近况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近几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角落,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早已逆转,世界范围内最的环境【会计论文】气候变化。为了更好的平衡各国间的利益进而推进全球气候变化【会计论文】的解决,气候谈判被提上了议程。全球气候谈判的核心内容是确定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和限排义务,国际气候协议由各国政府自愿达成和签署。
对“气候变化”【会计论文】的开始于1988年的联合国大会,那次大会了题为“为了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43/53号决议,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气候变化【会计论文】的政治。1990年,IPCC¬发表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人类具有威胁,呼吁国际社会一项条约来协调处理这一【会计论文】。在随后的1990年12月21日召开的联合国第45届大会了45/212号决议,决定设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启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进程。
国际气候谈判的最场合是联合国召开的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缔约方大会。在一系列的缔约方大会中产生了众多的国际公约: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缔结的《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止沙漠化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次缔约方会议协商一致完成谈判,达成《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2001年的第七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京都议定书》的规则,即《马拉喀什协定》;2007年召开的《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经谈判达成“巴厘路线图”,和美国,同意在两年时间内为达成气候而谈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国际谈判的是各国政府,主权是最核心的利益者,同时,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媒体、环境非政府组织也都积极参与到谈判中来。
论文范文,气候谈判的近况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却论文格式范文乐观。,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有地位的有两个:最大的发达美国最大的发展家。欧盟在谈判态度积极,也气候谈判中或缺的一。,在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中出现了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二、谈判【会计论文】及对策

气候变化谈判效果不是由多理由造成的,它的实质是世界各国对全球公共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所酿成的“公地悲剧”,气候变化谈判想要顺利下去,必须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全球各国的集体行动。在这一中,大国的作用正日趋凸显,因为在某种上,大国主导着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而公共产品的又是各国集体行动中最的。不世界性的政府,全球公共产品由霸权、国际组织或国际协定来。全球公共产品的者也是国际法或国际公约,值得的是,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生效的是必须经过缔约各方的参与和认可,否则承担全球公共产品的职能。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性【会计论文】时,任何霸权都无力单独公共产品,因此,这项工作必须由国际组织承担。到为止,世界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有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世界气象组织(WMO),遗憾的是,这两个机构还缺乏促使各国产生集体行动的必要机制。
正确对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两条核心原则,即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会计论文范文,是发展家持续发展的义务,上权利义务分担重新界定减排的分类,进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有序。国际气候谈判在义务分担上不同于其他的多边环境协议,《公约》的两条核心原则,把分为发达、经济转型、发展家和最不发达。发达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在气候谈判中,发达的身份很大上是由各国自愿认定,是减排的,是无条件减排国,同时还要承担资金和技术转化的义务;经济转型有中欧、东欧和前苏联成员国组成,世界银行的分类中对经济转型有明确的规定,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规定了经济转型的减排义务,对这些在资金援助和履约能力上有特殊照顾;在多边环境协议谈判中,对于发展家权威的认定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属于发展家,多由各国自愿认定,发展家全球减排的梯队,是有条件减排的,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对发展家规定强制性的减排,发展家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最不发达的判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编制的最不发达名单,有50个被认定为最不发达,在不对做强制性的减排、限排规定的同时给予专门的优待。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达成的全球减排协议是涉及全人类的最大的全球性公共产品,对于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硕士论文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因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共识,国际会议和谈判正紧锣密鼓的,的利益不同导致谈判达成的协议,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会计论文】已经演变成一场不同间的政治博弈:国际合作陷入了“囚徒困境”,使得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陷入困难的境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在某种上讲安抚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而全球气候变化是“的”的【会计论文】,重新划分减排类型,考虑排放的流量和存量,人均排放和总排放,正义的大背景下平衡利益追求的同时采取全球性的集体行动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健康有序下去的当务之急。

三、气候正义是解决【会计论文】的根本

2012年,用于确认各国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京都议定书》即将完成其使命,而被人是“人类拯救地球的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后京都”因此而来,气候谈判的焦点随之变为如何构建更加公平的国际气候政策框架,论文范文“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却给了深深的深思。哥本哈根会议之所以无果而终,其理由各国在“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才是合理的”这一原则【会计论文】上达成共识。一,发达坚持,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无论发展家还是发达都应当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而另一,发展家则坚持追溯造成今天气候变化这一结果的历史责任,主张“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的资本主义理应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因此,国际社会想要在气候谈判的结果中有质的飞跃,想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分担【会计论文】上达成共识,就必须在“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才是合理的”这一原则【会计论文】上达成共识,因而,规范气候谈判体系谈判所遵循的原则变得异常,作者,良序谈判,是一种可能的最高形态的气候变化谈判形式,而全球正义也因此一种可能的最根本的规范模式和应遵循的原则。


国际气候谈判围绕的议题是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国际公认的减排义务的确认原则有四个:历史基数原则、历史责任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和平等主义原则。历史基数原则意味着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公平分配应考虑不同在年代的排放规模:的减排数量应当以该国历史上的某个时期的排放总量为;历史责任原则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恰当分配应当这样历史事实,即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的资本主义为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发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理由;功利主义追求的是功利总量的最大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分配能使受到影响的最大限度的净幸福;平等主义原则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家都有平等的权利排放相同数量的温室气体,反过来,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家都有平等的义务减少相同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达援引历史基数原则和功利主义原则来为的立场辩护,而发展家则更多的主张把历史责任原则和平等主义原则气候变化谈判的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是全球正义的核心【会计论文】,全球正义引申的全球气候正义对于构建良序气候谈判意义。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特点【会计论文范文】是视正义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全球正义这一了内部与之间在传统上所的分割从而将制度的道德浅析【会计论文】延伸至国际领域,环境保护、生态危机的解决理所当然的用全球正义的方式解决。在现实中,美国和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其他和地区造成的损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高排放着对的不正义是不无的。全球化浪潮将生态环境的治理【会计论文】凸显出来,而全球治理的会计论文范文,如何正义的背景下大国间的合作。当代关于正义的理解有两个:其一是单一正义价值论,约翰•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正义对社会利益的划分,即公平的公正。正义的含义社会平等或社会公平;其二是差异分配正义论。戴维•米勒:“在绝大当代政治哲学家的著作中,社会正义被视作分配正义的。全球分配正义,用差异原则来指导全球财富的分配是建立并维护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气候谈判的焦点正是“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用全球分配正义理论规范国际气候谈判,发达和发展家各自退后一步是建立良序谈判环境的题中之义。
概而言之,气候正义是解决【会计论文】的根本所在,硕士论文规范气候谈判的本质与会计论文范文所在,它从根本上规范着的思维模式和走向,决定着良序气候谈判的建立,从而决定了气候变化【会计论文】未来的发展方向。坚持气候正义原则建立良序的气候谈判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构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全球性体制。将气候正义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走向,既避开气候谈判领域的“道德败坏”【会计论文】,结束气候谈判的无政府,又给良序气候谈判的建立。
文献:
胡鞍钢,管清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安东尼•吉斯登.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格温•戴尔.气候战争.中信出版社.2010.
[4]庄贵阳,朱仙丽,赵行姝.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美]戴维•米勒,应奇洋.社会正义原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任平.交往实践观:全球正义论哲学视域.思想战线.2007(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