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的目的是要在新形势下,用创新思维,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结合企业会计发展的特点,通过对企业会计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提出企业会计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措施,为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会计风险; 风险传导; 传导机理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其薄弱环节,而对于企业会计风险的传导机理,我国企业更是缺乏充分认识,这使得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在面临金融危机时缺乏应变策略。因此首先必须清晰地了解到会计风险及其传导所带来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会计风险及会计风险传导的内涵

(一)会计风险的内涵

我国对于风险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从不确定性出发来论述,而会计风险的概念则是通过对不确定性的具体描述来确定的。程方(2010)认为会计风险是由于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而给信息使用者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其做出非合理决策。在这一概念中,隐含着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这也是近年来会计风险概念界定中通常所采用的观点。吴可夫、朱娜(2010),王珏、陈红(2009)等都从公允价值确认的角度给会计风险进行定义,这也是目前文献中出现较多的会计风险的概念,他们认为会计风险是由于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相关制度时,在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过程中,受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影响,不能适当体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误读,从而影响决策正确性的可能性。上述关于会计风险内涵的描述,均基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否,按会计实务工作的流程来加以阐述。因此本文中会计风险的内涵界定为,基于对会计准则的不同路径选择,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实务中,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及流量等信息的主观性反映,导致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带来的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会计风险传导的内涵

目前与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文献都是针对财务风险传导来进行研究,叶建木(2009)、夏吉吉(2009)等从企业风险的关键要素出发,对风险的特征、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风险传导路径及风险阈值等方面所形成的风险传导一般机理进行了研究。白杰(2010)将财务风险传导运用到了新疆德隆案例分析中。综上所述,会计风险传导的内涵界定为,会计风险传导是由于会计风险的关键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导致会计风险源的形成,并经由会计风险载体,通过特定的风险传导路径,以风险流的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成果带来影响。因此对会计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载体及风险路径的研究将是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研究的重点。

二、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特征及类别

(一)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特征

从风险传导的角度,对企业风险的分类可大致划分为:泡沫破灭型传导;要素稀缺式风险传导;结构坍塌传导型;海啸波浪传导型;链式反应型传导;企业风险的有路径式传导①。这些分类的基础是风险传导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企业会计风险的特征与整体企业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两者的联系。企业会计风险属于企业风险的范畴,两者都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其风险的产生都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实务,并经由企业内部人员操作,其风险造成的结果都会对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
2.两者的区别。一是范围不同,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企业风险是企业的宏观风险,而会计风险则属于微观风险;二是计量基础不同,会计工作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企业整体决策活动的计量既包括对历史信息的记录,更注重现实状态对未来的影响,重在预测;三是传导路径不同,企业风险的传导路径是基于企业业务流程链、相关利益链和价值链等基础而来的②,而会计风险传导路径则主要通过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伴随着信息传递而显现,可见会计风险最直观的特征即是路径依赖性。

(二)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类别

我国对会计风险的识别与分类,主要针对会计风险的性质,闫淑敏(2008)等主要强调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会计风险进行了辨析,通过对会计风险的四性分析,即客观性、严重性、可控性及多元性,提出会计风险由道德风险、技术风险、控制风险构成。管素娟(2010)将会计风险进一步细分为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认为主观会计风险由道德风险、技术风险构成;客观会计风险由会计理论风险与会计规范风险构成。常华兵(2008)将会计风险分为四个层次:会计理论风险;会计规范风险;会计行为风险;会计误读风险,这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分类,这些分类方式有利于会计风险管理针对性提高,因此本文对会计风险传导的分类如下:
1.从影响范围来看,将会计风险传导分为内部传导和外延传导。会计风险的内部传导是指随着会计信息的内部传递,将会对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若能及时对内部会计风险传导加以辨析,则可避免企业内部风险集聚,从而截断风险向外传导的渠道。如果放任内部风险传导,风险随着特定路径会产生大量的风险流,从而对外造成直接影响,此时会计风险传导就会表现为外延式传导。一旦形成外延式传导,则风险管理成本会大幅上升,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也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2.从工作流程上看,将会计风险传导分为风险的主观传导和客观传导。其中主观传导包括操作风险传导、道德风险传导等,客观传导则主要由会计法规的选择性风险传导和会计信息的使用风险传导构成。这两种传导模式共同作用,形成会计风险传导的具体类别。

三、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

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各种要素联系密切,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风险,必将影响会计工作的整体运行,从而给整个企业经营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要应对会计风险,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否则随着会计风险的传导,必将导致不确定性因素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最终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一)会计风险传导的形成因子及风险源

会计风险传导的形成因子是指形成会计风险传导过程的主要风险,当各种风险通过特定的工作流程或事件的激发,就会形成传导的风险源。通过对会计风险传导的类别分析,可发现会计风险传导的形成因子主要由会计人员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会计法规的选择风险、会计信息的使用风险等组成,会计信息的传递会使得这些风险逐步集聚成风险源,从而形成会计风险传导的潜在力量。

(二)会计风险的传导节点

会计风险的传导依赖于信息传递,因此其传导节点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提供方与接受方的交接点,当从风险源传导过来的风险强度较弱时,传导节点则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风险的作用,而当强度超过节点所能承受的范围时,风险源会立即向下一个节点传导风险,从而导致风险的进一步加剧。

(三)会计风险的传导载体

会计风险的传导载体,是指与传导阻体相背离的,导致传导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从而使会计工作存在利益相关的各方面实际工作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的“风险承载物”,其表现形式多样,既可能是特定的风险事件,也可能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缺漏。而传导阻体则是指能够使风险传导的强度或速度减弱的风险阻截物,其多表现为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操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但要注意其与风险的传导节点不同,传导节点是会计风险传导过程中的客观存在,而风险阻体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四、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路径

由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各构成要素逻辑关系图可以发现,风险传导的发生须按照特定路径来实现,而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路径通常与会计信息的传导路径一致,因此会计风险传导路径主要由以下两条主要路径构成。

(一)会计风险的内部传导路径

会计风险的内部传导路径经由会计信息的处理流程来实现。
会计风险在企业内部传导时,会涉及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风险传导,使得风险经过复杂的传导过程后,其强度与速度不同程度地改变,而这种改变是风险传导的各要素在特定路径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会计风险的外部传导路径

由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涉及面广,风险传导的表现形式也会与内部传导有所区别,其具体传导路径如图3所示。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会计风险在外延传导过程中,形成了繁复的传导网络,此时对于风险传导将不再只是表现为会计信息的解读偏差,而往往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风险传导出现了层次叠加性的特点。

五、针对我国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对策措施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国内文献中对会计风险的防范,大多从市场经济角度切入来分析,王冰(2010)从市场经济条件出发,分析了企业会计风险的成因;徐亚(2010)将会计风险的产生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制度环境的变化;二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可能的不对称信息;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风险的存在。并从会计固有风险和行为风险两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杜燕(2010)提出了要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及加快会计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来防范会计风险。此外,蔡红(2010)等从企业内控的角度分析了会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即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现象突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的审计制度建设落后。近年来,会计准则的变动也给会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文娇(2009)从七个方面对新增的会计风险进行了剖析,张小明(2010)则针对新准则下股指期货带来的会计风险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从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完善和企业内部控制两个层次提出了策略。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会计风险防范措施的文献,集中在规范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内部控制、人员监督等,因此本文提出针对我国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对策措施如下:

(一)建立健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会计风险传导重在从源头抓起,因此对会计风险传导的防范应首先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内部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工作制度、会计控制制度等,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内部会计制度的健全,能够实现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使用效率的作用。会计工作制度的建立除了常规要求外,要特别注意与会计风险传导节点相关的制度建设,对会计人员的岗位交接应作明确要求,使各岗位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从而减弱会计风险的传导。会计内控制度则应对不同岗位上的会计人员做到职责分明,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的处理程序,财产管理上要实现相互制衡,并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来对会计信息作全面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国家应加强会计法规的建设,通过对《会计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税法》、《经济法》等的不断完善,消除会计风险传导的制度缺失影响,从而使防范会计风险传导具有具体的法律依据。也使得风险判断标准不断提升,起到规范会计工作的作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有效防止粉饰和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发生。

(二)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风险意识,要从其综合素质培养开始,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等。首先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提高会计从业门槛、延长继续教育时间等手段,促进会计人员形成终身教育的观点,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加强对风险判断能力的培养,避免因业务素质问题,影响到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培养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能够始终用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进行会计工作,从而从根本上削弱会计风险传导。

(三)构建企业会计风险传导评价管理模型

会计工作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会计工作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会计工作执行的好坏与否都将对企业经营带来影响。在这种前提下,如何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实践当中,即将受各种假设条件限制的量化模型,与企业经营的实际工作相接轨,是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目前对会计风险的量化的研究集中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上,要构建适用于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管理的理论模型,要做到设计合适的理论模型的指标体系,这是风险传导管理理论模型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设计时,应综合分析各指标与风险传导的关系,注重对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吴可夫,朱娜。试论公允价值会计风险[J]。经济问题,2010(5)。
[2] 王珏,陈红。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风险探讨[J]。会计之友,2009(12)。
[3] 闫淑敏。企业会计风险的辨析与应对[J]。会计之友,2008(4)。
[4] 管素娟。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0(8)。
[5] 常华兵。会计风险层次论[J]。商业时代,2008(1)。
[6] 王冰。市场经济下的会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7] 徐亚。市场经济视角下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新探[J]。财会研究,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