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内部人制约\股权特点与异常派现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于终极制约权,选取2071家上市公司2008-2009年的数据研究样本,对不同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下内部人制约模式与异常派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异常高派现多发生在股东制约类公司,该派现短期利益,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会使公司的流匮乏,投资机会受到限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异常低派现多发生在经理制约类公司,该派现虽与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与公司投资机会不,公司留存的流可能用于谋取内部人私利。
会计论文范文词:终极制约;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异常高派现;异常低派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1 306-0124-09
一、
在委托浅析【会计论文】框架中,股利在限制内部人私利具有作用。考虑到公司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股利的限制作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股权条件下,经营者制约公司的资源,股利对经营者特殊津贴、过度投资等的限制;另一类是股权条件下,大股东制约公司的资源,股利对控股股东自利的限制。减少内部人所掌握的公司资源,股利降低公司内部人自私所引发的成本,公司分配利润及改善公司治理的一种途径。
论文范文,股利的限制作用是建立在良好的股东保护之上的。La Porta等(2000)所的:股利是股东法律保护的结果。在新兴资本市场,缺乏良好的股东保护,股利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公司内部人甚 【论文格式范文】 至将其异化为侵占外部人利益的工具。陈信元等(2003)、刘峰等(2004)研究了佛山照明和五粮液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案例,结果,股利控股股东转移公司资源、利益输送的工具。唐跃军(2009)的研究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偏好股利的利益输送“隧道效应”。从研究论文范文,股利的限制作用被内部人扭曲,发挥其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在股市,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历来被广为诟病,理由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很不规范:既股利的正常派现,又超能力派现或低派现等异常派现,,异常派现了内部人利益,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关于异常派现的经验研究,现有文献在异常高派现或超能力派现(刘淑莲等,2003;伍利娜等,2003;袁天荣等,2004;王怀明等,2006),而缺乏对异常低派现的研究,更鲜有对异常高派现和异常低派现的比较研究。在终极制约权的框架下,研究了不同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下内部人制约模式与异常派现之间的关系,是对现有研究的补充与完善,贡献在:从终极制约权角度深入挖掘公司实际制约人的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与制约模式,避开了使用大股东或前几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实际制约人股权的低估(刘芍佳等,2003),既于揭示内部人制约模式与异常派现之间的关系,又拓展了终极制约权的研究范围。

二、理论浅析【会计论文】与研究假说

(一)终极权、制约权与内部人制约模式

La Porta等(1999)的研究,公司实际制约人的制约权(即权,Voting Right,VR)大于或等于其权(即流权,Cash Flow Right,CFR),图1左上给出了关系,这实际上是内部人制约所在的区域。《公司法》给出了控股股东的两层含义:层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的股东”,在该层含义下,控股股东的权超过50%;层则指“出资额持有股份的比例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在该层含义下,控股股东的权小于50%,但制约权须达到一定比例。论文范文的比例要求,《公司法》却明确界定。权比例要求及La Porta等(1999)所的20%(或10%)标准,给出了50%与20%(或10%)两个制约权比例标准。因此,控股股东权与制约权比例标准,在制约区域内绘出1条50%权限制线(CFR(50%))及50%和20%(或10%)2条制约权限制线(VR(50%)和VR(20%,10%)),如图1所示。3条限制线将左上划分为4个区域:三角形区域A表示控股股东的权和制约权均大于或等于50%,为强式股东制约模式;正方形区域B表示控股股东的权小于50%,但制约权均大于或等于50%,为半强式股东制约模式;梯形区域C表示控股股东的权和制约权均小于50%,但制约权大于或等于20%(或10%),为弱式股东制约模式;在C区域,权和制约权比例的下降,控股股东对公司的制约力下降,当下降到20%(或10%)限制线之下,即三角形区域D时,公司的股权将呈现化特点,公司内部不具有股权的制约股东,经营者掌控着公司资源,形成弱式股东与强式经理,为强式经理制约模式。
因此,制约区域内4种制约模式的终极权与制约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为:
(1)强式股东制约模式:CFR≥50%,VR≥50%;
(2)半强式股东制约模式:CFR<50%,VR≥50%;
(3)弱式股东制约模式:CFR<50%,20%(10%)≤VR<50%;
(4)强式经理制约模式:CFR<20%(10%),VR<20%(10%)。
,前3类属于股东制约类公司,第4类属于经理制约类公司。

(二)正常派现与异常派现

在股利政策时,公司内部人既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又兼顾投资者的回报,股利对内部人的限制作用就会很好地。在情况下,公司的股利是一种正常派现。论文范文,在股市,投资者保护的缺失,股利了公司内部人的利益倾向,可能内部人利益侵占的工具(陈信元等,2003;刘峰等,2004;马曙光等,2005;周县华等,2008;许文彬等,2009)。现有研究,上市公司的异常派现,既超过公司盈利能力与流能力的异常高派现,又不分红或象征性分红等异常低派现(伍利娜等,2003)。异常高派现是一种以牺牲公司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派现,虽可为股东短期回报,但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股东的长期回报也会受到损害。异常低派现忽视股东的投资回报,虽可为公司留存更多的自由流用于投资,但会过度投资等【会计论文】,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经理制约与股利

经理制约类公司的股权具有化特点【会计论文范文】,经营者不愿意减少所制约的资源,因为这会降低其谋取私利的能力。Stulz(1990),经营者的津贴来自于投资,因此有尽可能多投资的激励,且不断抱怨企业流太少,为净现值为正的项目资金。Blanchard等(1994)研究,为了避开放弃或外部人的索取,经营者选择把保留在公司内部或投资于毫无吸引力的项目。Bates(2005)

,公司有为了投资而保留的倾向。Richardson(2006)研究了企业自由流的过度投资【会计论文】,结果,过度投资于具有较高流的企业,有正自由流的企业平均会拿出20%的自由流过度投资。据此,研究假说1:
H1:相对于股东制约类公司,经理制约类公司倾向于异常低派现,不愿意异常高派现。

(四)股东制约与股利

股权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制约链,大公司的股权在或少数大股东手里。在股权集情况下,控股股东制约着公司资源,支付股利使控股股东股权收益。因此,控股股东的股利与经理制约类公司不同,其对股利持更加积极的态度。据此,研究假说2:
H2:相对于经理制约类公司,股东制约类公司更倾向于异常高派现,不愿意异常低派现。
对于股东制约类公司,股权的逐渐,控股股东以其终极权(流权)所的股利份额逐渐增加,其对股利的态度相对于经理制约类公司更加积极。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股利被异化为侵占中小股东的工具,高额股利并提高公司价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提款机”(陈信元等,2003;刘峰等,2004;周县华等,2008)。据此,研究假说3a和3b:
H3a:相对于半强式与弱式股东制约类公司,强式股东制约类公司更倾向于异常高派现,不愿意异常低派现。
H3b:相对于强式与半强式股东制约类公司,弱式股东制约类公司更倾向于异常低派现,不愿意异常高派现。

(五)股权性质与股利

在股市,国有性质股东占据主导地位,上市公司实际制约人的股权为国有性质。既有研究,国有股东与私人股东在支付股利差异,股权性质对股利支付具有影响。马曙光等(2005)研究,国有法人控股的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最高,国有股和社会法人控股的公司相对较低。徐国祥等(2005)的研究也,国有股股东比法人股股东更偏好股利。据此,研究假说4:
H4:国有性质股东对公司的异常派现具有正向影响,私人性质股东对公司的异常派现具有负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

(一)变量选择

1 异常派现与正常派现变量
公司异常高派现,其股利支付应:每股股利大于每股收益或每股股利大于每股经营流量。另外,经验标准,通常视企业每10股派1元或的股利分配为低派珊隋形,故异常高派现企业的每股派额必须不低于0.1元(伍利娜等,2003)。对于异常低派现,其股利支付一般:每股股利为0或低于0.1元,且股利分派率不大于100%。除了异常派现的两种情形之外,派现均属于正常派现。对于异常高派现(AHD)与异常低派现(ALD),0-1哑变量代表这两类变量,并将之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2 制约模式与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变量
为检验前述假说,公司制约模式分类,选择强式经理制约(CMD)、强式股东制约(CMA)和弱式股东制约(CMC)共3个0-1制约模式哑变量解释变量。
3 制约变量
除了制约模式与股权特点【会计论文范文】之外,公司规模(SIZE)、盈利能力(EPS、ROE)、投资机会(TQ)、财务杠杆(LEVER)、流(CASH)、公司治理论文格式范文(CEO_CHA)等因素均有可能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为此,选择了如表1所示的制约变量。
4 交乘项变量
为了考察股权性质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选择了国有哑变量(STA)与私有哑变量(PRI)交乘项变量,考察其解释变量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变量含义如表1所示。
式(1)和(3)的被解释变量是0-1哑变量,属于二元选择模型。线性概率模型的估计结果偏差,而Probit模型的理论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Logit模型估计。

(三)数据来源

选取2008-2009年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研究。在剔除了B股、ST类、每股收益指标为负、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小于零缺乏完整的公司后,共2071家上市公司数据。上市公司实际制约人的信息(实际制约人性质、权与制约权比例)来自于CAR数据库,变量数据来自于CCER数据库,并上市公司年报和CAR数据库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与可靠。

四、实证结果及浅析【会计论文】

(一)多重比较浅析【会计论文】

表2给出了20%限制线下不同制约模式公司股利的比较结果。从异常高派现比较结果来看,经理制约类公司具有较低的异常高派现倾向,仅有4.4%的公司有异常高派现。相对而言,股东制约类公司具有较高的异常高派现倾向,是强式股东制约类公司,有9.3%具有异常高派现。从异常低派现比较结果来看,经理制约类公司具有最高的异常低派现,有高达76.1%异常低派现。而股东制约类公司具有较低比例的异常低派现,且股东股权的逐渐,股东制约类公司异常低派现比例逐渐下降,53.3%的强势股东制约类公司异常低派现。该比较结果支持H1和H2。另外,从比较结果来看,股东制约类公司之间的异常高派现差异,弱式股东制约类公司的异常低派现高于两类股东制约公司。该比较结果不支持H3a,支持H3b。

(二)回归结果及浅析【会计论文】

为考察因素对公司股利的影响,加入制约变量后,回归模型来验证所提假说。在20%限制线下不考虑交乘项的基准模型(1)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来看,CMD的系数与异常高派现负,与异常低派现正,经理制约类公司不愿意异常高派现,更倾向于异常低派现。反之,则股东制约类公司不愿意异常低派现,更倾向于异常高派现。回归结果支持H1和H2。但从CMA和CMD的系数来看,均和异常高派现或异常低派现无,股东制约类公司之间的异常高派现与异常低派现并差异,该论文范文与多重比较结果一致,不支持H3a和H3b。
从制约变量来看,SIZE、CASH和LEVER的系数在回归模型中均,ROE的系数在回归模型中均不,制约变量的性则差异。当异常高派现被解释变量时,SIZE的系数为正,公司规模越大,越异常高派现;CASH的系数为负,流低的公司具有的异常高派现,该种派现短期利益,使公司的流匮乏,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利;LEVER的系数为负,杠杆比率越低的公司越发生异常高派现。当出现异常高派现时,
[1]
TQ的系数为负,异常高派现会使公司的投资机会受到限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CEO_CHA的系数不,公司治理对异常高派现无影响,其理由异常高派现多发生在股东制约类公司,而该类公司具有较高的股权现象,公司实际被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缺乏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约束控股股东的异常高派现。当异常低派现被解释变量时,SEE的系数为负,公司规模越小,越异常低派现;EPS的系数为负,盈利能力差的公司具有的异常低派现;CASH的系数也为负,流越充裕的公司越不愿意异常低派现,内部人制约倾向于制约更多的流;LEVER的系数为正,杠杆比率越高的公司越发生异常低派现。,当出现异常低派现时,TQ的系数不,异常低派现不受公司投资机会的约束,公司富余的流可能论文格式范文投资于净现值较好的项目,而可能是用于谋取内部人私利。同时,CEO_CHA的系数为负,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异常低派现。
加入交乘项后估计模型(3),表4的回归结果。从交乘项的系数来看:异常高派现和异常低派现被解释变量时,CMD×STA的系数均,且与CMD的系数同号,国有性质股东对强式经理制约类公司的异常派现具有正向影响;CMD×PRI的系数均,且与CMD的系数异号,私人性质股东对强式经理制约类公司的异常派现具有负向影响。论文范文支持H4。但从CMA和CMC来看,交乘项均对异常派现无影响,股权性质对股东制约类公司的异常派现影响,论文范文不支持H4。综合这两个论文范文可知,H4并非对类型公司均成立,因而未完全验证。从制约变量系数来看,加入交乘项并转变系数的性与方向,上述论文范文依然成立。

五、研究论文范文

在限制内部人,股利具有的作用。论文范文,的实证结果却:上市公司的异常高派现和异常低派现,弱化了股利的限制作用;异常派现的背后,着内部人的利益,股利被异化为内部人侵占的工具。
异常高派现多发生在股东制约类公司,该类公司具有较高的股权现象,公司实际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在股权集公司,如制约权均超过50%的强式与半强式股东制约类公司,异常高派现最为。异常高派现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是一种非理性派现,该种派现短期利益,使公司的流匮乏,投资机会受到限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提款机”。当发生异常高派现时,缺乏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约束控股股东的。因此,提升股权公司的公司治理,加强对其股利政策的监管,是治理异常高派现的途径。另外,弱式股东制约类公司的制约权小于50%,控股股东对公司的制约权相对较小,具有股权份额的其他大股东,其异常高派现发生的概率远小于强式与半强式股东制约公司。因此,引入股权制衡机制,是治理异常高派现的另一途径。
异常低派现多发生在经理制约类公司,该类公司的股权呈现化特点,不具有股权份额的制约股东,经营者掌控公司资源。当经营者股权收益时,就会尽可能占有公司资源而谋取私利,这就使得经理制约类公司具有的异常低派现。异常低派现虽与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与公司投资机会不,公司留存的流可能论文格式范文投资于净现值较高的项目,用于谋取内部人私利。另外,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异常低派现。因此,提升经理制约类公司的治理,约束经营者的自利,限制其异常低派现,是治理异常低派现的途径。
(责任编辑 张建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