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问题与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普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凭借几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做一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某些高职院校没有深入调查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不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了解从事企业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何种知识和能力,从而造成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造成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学生几乎不能胜任企业需要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不少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因不能担任招聘企业的会计工作而放弃不错的就业机会。
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及相关课程所占的比重太低,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据笔者了解,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而且也只开设一学期,不到60课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和简单的操作,根本无法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
而且,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大部分相关课程是依据传统会计理论和手工会计程序设立的,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一般只开设“计算机基础” 和“数据库”,很少开设或根本没有开设与实际操作、程序设计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等相关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则是基础课程。
教材缺乏系统性当前高职院校采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版本虽然很多,但是这些教材大多只介绍会计软件的开发过程以及用微型数据库语言如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有的教材只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上某些会计方面的内容,而没有有效地衔接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有的则只注重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序的上机操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会计软件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具体实现过程的教材可谓寥寥无几。
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全部内容。
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课由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单边教育。学生大部分时教师讲授,然后再按照教师讲的内容重复操作几遍。例如教师首先介绍某一软件的操作或者是程序代码的解释,学生上机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软件操作或程序调试。另外,传统的教学手段还表现在主要以粉笔加黑板为主,即使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大多采用静态的画面,这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不强,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教会学生机械地操作使用某一种财务软件,而不能达到触类旁通地应用多种财务软件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采用笔试的方式。在部分高职院校甚至规定课程考试必须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采用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形式,只注重对结果的考核,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对部分会计电算化课程来说,既难以评价实际的教学质量,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解决电算化专业教学问题的对策.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缺乏,一个会计人员可能要承担几个岗位的工作。在一个小企业中,企业从购进材料、生产到销售产品各个环节的财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都可能由一个会计人员承担,因此,一名会计需要熟悉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税务申报流程,并可能承担部分管理工作等。
所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岗位群比较合适。
科学设置课程根据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办公自动化操作,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能为中小企业进行财务软件的初始化和建账工作,同时能够为企业进行税收策划和纳税申报。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管理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相结合。
专业理论课程应开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实践课程应开设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对计算机类课程可以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方式,增加一些例如、数据库、网络技术等课程,以拓宽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能提高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及运用Excel的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决策能力,改变过去陈旧的“填鸭式”教学局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用于“实践活动”。
案例教学法可以分3步走:首先教师深人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然后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设计教学案例。再让学生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利用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将会计案例手工操作一遍,最后让学生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将会计案例重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也可以学生分组协作教学方式进行,让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优化教学模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内容丰富、界面复杂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感官刺激方式来吸引学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即时引入相关材料,可以帮助教师描绘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对抽象、难懂问题的理解;利用动态演示,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观察边动手,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教学交互性极强,教学过程容易控制,教与学结合紧密,能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适当地运用比较法,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财务软件的比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软件,以便达到触类旁通,最终学会应用多种财务软件的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的办法将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训练完美结合。一方面突出真实演练,建立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接触软件操作,并由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共同考查;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开阔学生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实训考核方法结合教学过程,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考核,不能仅仅看课后完成的作业。对于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应该结合实训项目和内容考核,比如每一个项目都由实际操作过程的表现和项目的实习报告成绩组成,从而全面地考核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