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会计课程革新深思
摘要:以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为出发点,剖析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不足,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革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同时也提出了革新中亟待解决的不足。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革新
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但是目前经过中职教育的会计专业学生,相当大一部分很难独立从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导致偏差的根本理由在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其中,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陈旧,不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不符合会计职业的要求,是导致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一)教材内容的安排未能考虑学生本身的基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所使用的专业教材都是在近几年会计制度革新大潮中,通过融入国际会计准则,并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而编写形成的,内容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无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
教材结构的顺序未体现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未能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数量上安排过多、程度上过深,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同时又削弱了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给学生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失调,因而学生学完会计课程后,实际操作起来仍显得困难。中职校的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基础学习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自觉性较差,能力不强,对学习系统性很强的会计专业课程普遍感到吃力。
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会计的新不足、新动向。影响学生对未来会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展望与预见。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是按“学科化”为导向来构建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不足。
课程标准偏难。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基本沿袭几十年不变的普通中专课程标准,未能充分考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在校学习期缩短等客观理由,造成课程难度相对过大。
课程设置存在陈旧、交叉重复的不足。在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交叉重复和“短腿”现象同时存在。例如,教学中有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重核算、轻监督的倾向;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知识,对会计监督知识涉及很少;如《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方面,《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在成本制约方面,《财务管理》与《财务浅析浅析》在财务浅析浅析策略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
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目前各中职校已开始重视课程模拟实习和社会实习的建设,但还存在着不少不足:如实验室设备、软件落后,跟不上会计发展的新要求,实验室的管理不规范;社会实践方面,目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久的合作机制和关系,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实习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持久的运行机制,无法达到实习环节的预期效果。
不重视职业道德类课程的建设。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把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等为主干课程,辅之以课程实践和模拟实践。有的虽然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只是流于形式。思想上的不重视和行为上的忽略,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树立起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无所适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导致会计核算失真、会计以及审计舞弊等案件层出不穷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革新的构想
一)基本思路通过深入到社会、企业的调查研究及认真的讨论,确定专业教学革新的基本思路,即在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中职教育的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为核心,以会计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措施.以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模块。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对会计人员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可划分为j大模块:一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块;二是以培养会计专业能力为主的专业模块;是以培养会计策略能力为主的实践和技能模块。
中职会计专业的素质教育模块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形势教育、就业指导、数学、英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体育等课程模块。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会计专业应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开设诸如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硬笔书法、艺术欣赏、心理健康等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模块贯穿于整个教学模式之中,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2)中职会计专业的专业模块应结合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岗位设置模块(项目)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即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出发,面向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具体核算岗位来设置下列岗位(项目)模块课程:出纳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收入核算岗位、利税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等。教师开展以“项目课程”为主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和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各专业岗位模块校内模拟实习和集中实践两大部分。各专业岗位模块的模拟实习,侧重于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真正具有动手能力,缩短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形成会计核算各岗位的适应能力。每一模块教学结束后,均要在校内模拟实习室进行天的模拟实习;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寒暑假期问和毕业前进行。主要包括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社会调查、毕业顶岗实训等实践课程模块,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得到上岗前的训练,更好地胜任会计岗位(群)的工作。在实践性环节中,还应注重学生的珠算、点钞与验钞、记账技术等专业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形成。
按专业岗位模块的要求编写校本教材。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在谈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涵义及研究的现实意义消化吸收现行教材的基础上,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构思和编写。同时,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编订出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案例性课程和教材——校本教材。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专业教师不能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看做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应将其看做是会计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领会其内涵,把握其精髓,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会于会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1)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对新生进行专门培训。(2)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列为必修课,将其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3)结合案例教学,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一步推动和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具备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
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革新中亟待解决的不足.课程体系革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革新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但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教师的职业技能不足,具有实际经验的实训教师尤其短缺,教师的这种职业技能局限,影响到革新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和引进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实践教学设备、手段和方式不能满足实践课程教学需要。实践性教学体系已经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但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条件的配套性能不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设施不足、实训基地不够、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影响到革新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丰富和改善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完善和培植实训室和实训教学基地,是中职会计专业课程革新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革新
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但是目前经过中职教育的会计专业学生,相当大一部分很难独立从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导致偏差的根本理由在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其中,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陈旧,不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不符合会计职业的要求,是导致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一)教材内容的安排未能考虑学生本身的基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所使用的专业教材都是在近几年会计制度革新大潮中,通过融入国际会计准则,并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而编写形成的,内容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无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
教材结构的顺序未体现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未能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数量上安排过多、程度上过深,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同时又削弱了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给学生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失调,因而学生学完会计课程后,实际操作起来仍显得困难。中职校的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基础学习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自觉性较差,能力不强,对学习系统性很强的会计专业课程普遍感到吃力。
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会计的新不足、新动向。影响学生对未来会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展望与预见。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是按“学科化”为导向来构建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不足。
课程标准偏难。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基本沿袭几十年不变的普通中专课程标准,未能充分考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在校学习期缩短等客观理由,造成课程难度相对过大。
课程设置存在陈旧、交叉重复的不足。在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交叉重复和“短腿”现象同时存在。例如,教学中有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重核算、轻监督的倾向;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知识,对会计监督知识涉及很少;如《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方面,《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在成本制约方面,《财务管理》与《财务浅析浅析》在财务浅析浅析策略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
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目前各中职校已开始重视课程模拟实习和社会实习的建设,但还存在着不少不足:如实验室设备、软件落后,跟不上会计发展的新要求,实验室的管理不规范;社会实践方面,目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久的合作机制和关系,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实习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持久的运行机制,无法达到实习环节的预期效果。
不重视职业道德类课程的建设。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把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等为主干课程,辅之以课程实践和模拟实践。有的虽然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只是流于形式。思想上的不重视和行为上的忽略,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树立起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无所适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导致会计核算失真、会计以及审计舞弊等案件层出不穷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革新的构想
一)基本思路通过深入到社会、企业的调查研究及认真的讨论,确定专业教学革新的基本思路,即在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中职教育的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为核心,以会计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措施.以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模块。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对会计人员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可划分为j大模块:一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块;二是以培养会计专业能力为主的专业模块;是以培养会计策略能力为主的实践和技能模块。
中职会计专业的素质教育模块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形势教育、就业指导、数学、英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体育等课程模块。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会计专业应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开设诸如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硬笔书法、艺术欣赏、心理健康等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模块贯穿于整个教学模式之中,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2)中职会计专业的专业模块应结合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岗位设置模块(项目)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即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出发,面向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具体核算岗位来设置下列岗位(项目)模块课程:出纳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收入核算岗位、利税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等。教师开展以“项目课程”为主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和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各专业岗位模块校内模拟实习和集中实践两大部分。各专业岗位模块的模拟实习,侧重于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真正具有动手能力,缩短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形成会计核算各岗位的适应能力。每一模块教学结束后,均要在校内模拟实习室进行天的模拟实习;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寒暑假期问和毕业前进行。主要包括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社会调查、毕业顶岗实训等实践课程模块,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得到上岗前的训练,更好地胜任会计岗位(群)的工作。在实践性环节中,还应注重学生的珠算、点钞与验钞、记账技术等专业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形成。
按专业岗位模块的要求编写校本教材。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在谈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涵义及研究的现实意义消化吸收现行教材的基础上,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构思和编写。同时,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编订出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案例性课程和教材——校本教材。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专业教师不能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看做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应将其看做是会计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领会其内涵,把握其精髓,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会于会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1)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对新生进行专门培训。(2)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列为必修课,将其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3)结合案例教学,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一步推动和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具备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
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革新中亟待解决的不足.课程体系革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革新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但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教师的职业技能不足,具有实际经验的实训教师尤其短缺,教师的这种职业技能局限,影响到革新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和引进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实践教学设备、手段和方式不能满足实践课程教学需要。实践性教学体系已经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但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条件的配套性能不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设施不足、实训基地不够、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影响到革新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丰富和改善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完善和培植实训室和实训教学基地,是中职会计专业课程革新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