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央行金融监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主要标志。公允价值的运用客观反映银行业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强化了会计信息的披露,为风险监管提供更加相关、透明的会计信息,促进了监管效率和金融稳定。同时,公允价值的“反馈性”和“顺周期性”也加剧了银行业损益和资本的波动,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2006年,H银行实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开始按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2007年,按《企业会计准则(2006)》要求全面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本文借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评估指标,主要从资产负债、盈利能力、资本与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实证分析公允价值运用对金融监管的影响。一、资产负债分析(一)资产负债规模一是在资产规模上,H银行“存放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发放贷款和垫款”等金融资产,以市场利率或贷款基准利率相若的浮动利率定价,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一致;“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披露了公允价值,没有披露历史成本,暂无法分析其对资产规模的影响。导致资产规模变动的主要金融资产是“持有至到期投资、衍生金融资产”,对2006-2008年资产规模的影响分别达到4 598万元、-5 717.2万元、78 146.5万元。二是在负债规模上,H银行“同业存入和拆入款项、客户款项”等金融负债,以市场利率或存款基准利率相若的浮动利率定价,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一致。因此,导致负债规模变动的主要金融负债是“应付债券、衍生金融负债”,对2006-2008年负债规模的影响分别达到306.6万元、-2 375.8万元、1 284.1万元。三是在所有者权益上,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所有者权益中“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营业收入,也导致净利润、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虚增虚减”。对2006-2008年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分别达到-776.3万元、1 122.8万元、311.4万元。显然,公允价值的运用客观反映了H银行2006-2008年资产、负债和损益在金融市场下的真实价值,同时也导致其资产、负债规模和所有者权益产生了明显的波动,从而加大了金融监管中资产负债规模监测的难度。(二)资产质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公允价值使得H银行金融工具的减值准备计提与当前的监管要求存在较大的分歧。一是在计提审慎性和前瞻性上,公允价值要求在计提贷款减值准备时有确切证据证明贷款损失已经发生,而不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减值准备,而金融监管机构则要求H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按期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提取一般准备。二是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基础上,金融监管机构要求H银行依据贷款五级分类法提取专项准备,而公允价值要求按流量折现法计提减值准备。上述分歧的存在加大了银行成本,而且减值准备调整过程难以验证,影响金融监督管理中资产质量的监测指标。二、盈利能力分析目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监测指标主要有净利润、资本利润率、收入成本结构等,公允价值的运用客观反映了损益的波动,也加大了金融监管中对盈利能力的监测难度。(一)净利润分析在H银行损益表上,公允价值的运用要求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变动损益计入营业收入,从而影响净利润以及净利润的分配项目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对2006-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分别达到-754.8万元、1 560.9万元、-351.8万元。(二)资本利润率分析公允价值的运用客观反映了H银行2006-2008年经营成果,同时也导致其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波动,造成其资本利润率ROE波动。从图1可以看出,以历史成本计量的ROE平稳增长,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ROE围绕其上下波动。统计分析显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本利润率标准差为0.014 8,明显高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标准差0.010 2,从而可判断,公允价值计量使得H银行资本利润率的波动性有较大程度的增强。三、资本分析从公允价值影响资本净额角度考虑: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核心资本的“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项目;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核心资本的“盈余公积及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项目;三是由于应付债券采用公允价值,其价值变动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项目;四是可供出售债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50%计入附属资本的“其他附属资本”项目。公允价值的运用对H银行2006-2008年资本净额的影响分别达到7 262.90万元、-17 500.60万元、1 539.80万元。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6、2008年按公允价值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小于按历史成本计算的资本充足率,而2007年前者大于后者,从而可知公允价值计量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难以预知,加大了金融监管中对资本充足率监测的难度。 四、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一)可靠性和可比性H银行在2008年报告中披露了金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估计方法、假设前提,并对计量方法进行了披露。与中国银行2008年年报相比较,中国银行在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期权计划等项目上选择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H银行选择采用历史成本或没有该项目,由于公允价值估值范围的差异性,影响了银行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即使对于相同的金融工具,由于各银行采用不同的方法,银行间所披露的公允价值未必完全具有可比性。(二)相关性和透明度H银行根据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列报的披露要求,强化了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的披露,及时反映了风险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透明度。在信贷风险披露上,2007-2008年H银行对发放贷款和垫款除按个人和企业、行业、担保方式等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披露外,还对不考虑任何抵押及其他信用增级措施下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进行了数量分析。在市场风险披露上,对利率风险的衡量与控制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Opics-Plus系统分析方法衡量利率因素、股票因素对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影响。五、正确认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金融监管策略金融监管机构如何监管银行业公允价值运用,防范金融风险,还缺乏一套有效的运用分析和评估监管机制。(一)借鉴国际监管理念,构建运用分析、监管评估机制1.完善银行业公允价值运用分析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控制制度与程序,并作为银行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组成部分。披露使用公允价值对风险管理系统和内部流程的影响、公允价值选择权对银行的影响等基本信息。二是银行应加强内部协调,梳理整合现有业务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探索运用量化模型有效识别、判断、计量和控制信用市场及操作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适应公允价值带来的价值调整和经营理念的变化。2.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公允价值监管评估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应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出发,建立公允价值监管评估机制。一是加强公允价值评估监管数据收集和处理、信息管理、报告制度和监督机制等基础工作的建设;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对银行业实施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的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实施对银行业资产规模与质量、盈利能力、资本与流动性等相关金融稳定监测指标的影响;三是加强对银行业公允价值估值方法、模型、程序和相关风险内控制度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估值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以及银行资产和业绩的真实性,维护金融稳定。(二)运用审慎监管原则,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和资本监管1.改革会计报表体系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为基础的趋势簿记有助于提示人们关注银行业资产和损益的波动趋势,关注潜在的风险。但从金融风险防范的角度而言,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经济预期,与银行审慎监管原则背道而驰。因此,需要改革会计报表体系,分别编制基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两套报表。基本会计报表基于公允价值列报,可以满足资本市场参与者经济决策的需要。辅助会计报表基于历史成本列报,满足金融监管者审慎监督管理的需要;而且从报表编制成本上考虑,由于历史成本从记入账簿时就客观存在,编制辅助会计报表并不会给银行增加太大的成本。2.完善基于历史成本的资本监管指标银监会于2006年修订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增加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的规定:“对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可供出售债券公允价值正变化可计入附属资本,计入部分不得超过正变化的50%;公允价值负变化应全额从附属资本中扣减。”然而,这与审慎监管原则相冲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计算资本、资本充足率时,对可供出售债券公允价值正变化属于“推迟确认收益”项目,其50%计入附属资本违反了审慎监管原则,应全额从附属资本中扣减;而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负变化(未实现损失)属于“提前确认损失”项目,全额从附属资本中扣减也不符合审慎监管原则,不应从附属资本中扣减。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R].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会计研究,2006(12):8-13.[3]姜凌,徐楠.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视角的思考[J].经济学家,2009(5):41-49.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