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等职校《基础会计》课程分层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基础会计》是中等职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它是学好会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因学生个体在认知、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故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以及分层教学的体会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基础会计 分层教学 实践 体会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大力推行生态课堂教学的今天,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教与学的和谐,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内容与策略的和谐等等,而分层教学能遵循孔子的教育理念,即因材施教,也能遵循卡罗尔提出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更能推进生态课堂的师生的和谐教学,又特别适合当前职业学校的生源近况。笔者谈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一、《基础会计》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基础会计》是中等职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它是学好会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学习这门课程一般学生很难入门,针对这种近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帮助学生人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分层教学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尊重学存活在着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遵循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测试和分层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最充分发展与提高,使所有的学生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基础会计》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在学期初,我们因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将全班同学分成A、B、c三个层次:组:成绩拔尖、接受能力强,B组:成绩中等,接受能力一般,C组:成绩差、接受能力差。笔者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进行分层教学,对基础会计专业学科采用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能转变传统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即制订教学目标要A组学生“吃得饱”、组学生“吃得好”,c组学生“吃得了”。对于教学目标,按照布卢姆将认知行为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复杂应用、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A组学生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会灵活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对B组学生要求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复杂运用基本知识,对c组学生要求理解和简单运用基础知识。例如:笔者在讲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策略”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共同目标:掌握未达帐项的定义、种类,运用未达帐项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层次目标:A层:浅析浅析查找未达帐项,浅析浅析查找错帐,在有错帐的情况下先进行错帐的更正,然后再根据未达帐项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B层:运用在直接告知有错帐的情况下,先进行错帐的更正,再根据未达帐项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c层:掌握在直接告知未达帐项的情况下,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讲授分层是《基础会计》课堂分层教学中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一般我们授课内容应着眼于B组学生,教学内容的分与合,对学生的放与扶,分层设计课堂提问,都应调节和制约好,确保每个层次学生参加,让学生从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具体做法是:对c组学生,以扶为主,放低起点,让他们掌握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让他们回答简单的不足,给他们创造参与课堂、尝到学习乐趣的机会;对于B组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对他们需要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领悟和运用,让B组学生回答稍有深度的不足,激起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于A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他们深思与探索,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浅析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技能技巧,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财产清查》一章中,对于原材料的盘亏的清查结果进行帐务处理时,要求组学生深思为什么非正常损耗的材料在帐务处理时其进项税要进行转出,为什么进项税额转出时在应交税费帐户的贷方,根据材料非正常损耗的理由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对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材料非正常损耗的理由,告诉他们进项税的结转是在应交税费帐户的贷方,根据非正常损耗的理由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分别是什么;对c组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盘亏材料基本的会计分录,不考虑材料进项税金的转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这块内容采用分层教学,使得认知能力差点的学生也能轻松地学会。
对巩固练习进行分层作业根据难易程度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运用知识做基础练习;第二层次为运用基础知识做简单的综合题;第三层次为综合浅析浅析题,对A组学生,在完成第一第二层次练习的基础上,必须指导他们完成第三层次有难度的练习,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于B组学生,则要求他们完成第一、二层次的练习,重心在第二层次上。对c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第一层次的练习,例如:在学习利润表的编制时候,笔者就把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直接运用利润表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练习,要求全班同学都做。第二层次:直接给出损益类帐户发生额,编制利润报表。要求A、B组同学做。第三层次:给出经济业务,编制利润报表。要求A组同学做,这样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使不同层的学生尝到不同的成功的乐趣,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章节测试进行分层测试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既然实行了分层教学,那么章节测试必须分层进行,试卷设计可以设计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和难题三大类,基础题是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提高题属于较高要求,难题是考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设计可使A组学生有更多提升解题能力的空间,思维更活跃,可使B组学生不易满足,体验做提高题的乐趣,激发其求知欲,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可使c组同学体验到基础题的容易后,向提高题宣战,所以出卷教师必须从试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师生的教与学和谐前进。
尉学生评价进行分层建立动态评价机制,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为他们树立竞争对手,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对B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指出努力的方向;对组学生采用鼓励性评价,挖掘其亮点,让他们消除自卑,找回自信。正如德国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基础会计》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学生分层的层次、组别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C组中的学生进步了可以转入B组.组中的学生进步了可以转人A组,同样如果A组中的学生退步较大那就根据实际情况转入B组,这样做其实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A组学生尽量做到少讲多练,对B组学生实行精讲多练,对组学生细讲多练。
分层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对同一授课内容,需要查询大量的教辅资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不足、练习,备课工作量很大,促使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涵养,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总之,分层教学是成绩差异的分层,不是学生人格的分层,而是采用不同的策略帮助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逐步提高,避开学习时“中等生被动学,后进生被迫学”的局面,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实践证明其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