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理由与解决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会计电算化教学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为我国培养信息化复合型会计人才作出了贡献,但是仍存在不少不足。本文通过结合实际,讨论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就解决策略提出了倡议,以期为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带来帮助。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信息化 复合型人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在国内高校已发展成为了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部分学校还形成了独立的专业方向。这无疑是巨大的成绩。但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 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和策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革新拓展会计电算化的授课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教学近况和技术发展与现实要求严重脱节。电算化教学近况和高速发展的技术之间的矛盾是最突出的一个不足。教学所用的电算化软件的授课重点已落伍于具体工作实践。随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必将逐渐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会计人员应当全面地进行会计管理、浅析浅析和参与企业的决策,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因此, 作为未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不仅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而且应当懂得 ERP 的相关知识,一直以来,会计电算化授课是以核算型会计软件为主,以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作为核心子系统来进行上机实验。而对于具体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ERP软件的近况,教师在授课时作出相应调整,导致课堂教学与具体工作实践难以相辅相成。
2、从课程内容看, 会计电算化明显侧重于会计核算的功能, 而忽视了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在实验环节的设置上不仅课时少, 而且缺乏连续性、科学性, 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组织不规范、随意性强, 在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面照搬理论教学的一套, 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仅影响到理论教学, 而且也影响了学生浅析浅析不足和解决不足能力的提高, 学生学完该课程只会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基本业务, 对软件的了解单

一、 知识面窄, 动手能力弱, 创新能力差。

3、教学材料滞后, 结构不尽合理教学材料也相对滞后, 结构不合理, 内容不完整。教

师要想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 必将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开发技术及会计核算系统方面的教学内容,至于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只将要求和层次停留于采用某一会计教学软件进行帐务处理的基本训练上。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开发语言、策略不断更新, 这些教学材料显然具有滞后性, 缺少不断满足社会对新技术、新管理、新决策等系统方面需求的教学内容。
4、缺乏将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与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相结合。目前在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院校,几乎都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有的却没有安排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习。在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中,只是进行了较简单的分模块实验,而缺乏将系统的一整套企业会计业务结合财务软件进行综合训练,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手工处理流程与计算机处理流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如何将企业中一整套系统的会计业务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所以,如何将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与手工会计模拟相结合就成为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中急需考虑的不足。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解决思路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培养目标是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提高动手能力。然而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常遇到一些不足, 如财务软件版本陈旧过时、缺少上机实验资料、实验效果欠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针对这些不足,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 特别是针对职业技术教育, 必须强化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关键是要坚持做好以下四点。
1、改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 适应时代需要。在此会计信息化环境下, 我们应将高校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定位为: 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了解会计软件与管理、审计软件的工作原理, 具备协助浅析浅析、设计、维护信息系统软件, 熟练使用操作会计软件并能利用计算机对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预测、浅析浅析、决策及审计监督工作等能力, 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其理由主要有二,其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包括会计软件在内的管理软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社会各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他们强调会计电算化人才除了能使用软件对会计业务进行正确处理外, 更要会借助软件及其管理知识对其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财务浅析浅析、预测、制约及决策。其二, 有了这样的目标, 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教学对策, 以推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了实现以上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 我们须对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信息化环境下, 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要以信息化为课程体系的灵魂, 重新优化组合课程, 构建严谨而科学的课程体系。而重点应放在财务软件和ERP软件的模拟实习及计算机财务管理、计算机审计方面。这样既能使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也激发教师去学习并创新一些新的管理理念、新技术, 跟上学科的发展, 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完整性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紧跟时代需要,改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电算化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和实用性。现代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手段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在硬件方面, 学校应构建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计算机财务管理实验室、计算机审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及相关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内基本能模拟出会计工作的真实环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是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软件方面我们应改善单一的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 用Authorware、F1ash、VB、Dream weer、3Dm ax、Photoshop 等 工 具来开发多媒体网络会计电算化课件, 安装财务软件、ERP软件及管理软件, 以及一些常用开发软件如VB、VP、DELPHI, 应用软件如WORD、EXCEL、WPS等。这样为我们的教和学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4、 强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 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案例, 让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 实践活动”。当然, 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电算会计及财务管理、审计等模拟实验中。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 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中使用得已经比较普遍, 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事业单位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 还是具体操作方面, 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 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 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进入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代表的信息时代, 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要与时俱进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既具有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应该立足人才市场,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通过完善、科学的教学课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为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