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前状况及未来发展与变革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经济革新的不断深化,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均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势必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论文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做了基本概述,提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未来变革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近况发展与变革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工作愈加艰巨,任务愈加繁重。从我们财务工作这个角度来看,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不足,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现行财务管理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化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因此,如何建立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能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科学有效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足。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

所谓事业单位,从国际的认同到国内认识均定义为:不以生产经营和创利为目的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益性福利和服务性机构,它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政府投资兴办或社会投资创立的单位,它的财务特性是耗费,社会特性是以自己的技术和人力为公众服务。
根据事业单位的本质特性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应该是单一的和可操作的,即应该把属于事业单位主体营运资金和派生的非主体性收支严格区分,在运作上有侧重,有不同。在经济革新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要建立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的服务对象、服务策略也必定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它取得资金的渠道也应与过去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原有资产、技术和人力的作用方面已不同于过去。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从管理内容、管理要素、管理层次上设计更能适应新形势的体系。
新的形势给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说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以收支内容为前提而不是以旧的单位性质为条件进行管理,缩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范围,限制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在此基础上简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准确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措施,单一管理权限,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面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近况

财务是事业单位的命脉和“牛鼻子”。财务制度不仅是事业法人的行为规范,也是事业单位革新和发展的路标,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和单位自身不断强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经过几年的讨论和研究,《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颁布实施,随之,分行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业已建立,自上而下形成了新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它在旧的制度基础上,更原则、更具体、更规范地体现事业单位发展和服务过程中资金营运近况和信息量的传递,保证社会各项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理由,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意识不强,内部制约制度不够健全,主管部门虽制定了有关规定,但还未能完全贯彻落实。比如,有的单位应收帐款多年不催收,有的新人不理旧人帐,最后形成了呆帐坏帐,给单位给国家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单位支出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费用开支不透明。
有多少用多少,甚至超支,寅吃卯粮,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一些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有些单位的会计、出纳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单位对出纳监督不够,很少对库存进行盘点;大额开支用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
(3)资产管理相对薄弱,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资产报废、调拨、转让等处置制度,致使出现资产盘盈、盘亏及调拨的随意性,资产不能物尽其用。
(4)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没有进行可行性的论证,致使投资后严重亏损,前期投入无法收回。同时,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不规范。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自行采购公开透明度也不够;资产管理粗放,责任人不落实,长期不清查,久而久之则账有物亡;资产变卖、报废不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力度不够。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意识淡漠;分管领导重视不够,在原始签批时不过问列支渠道;同时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业务检查指导也不够,对专项和项目经费的管理核算意识不强。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未来发展与变革的对策

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如何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革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探索等级评价、整体推进的新型财务监管机制。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不足程度不同的状况,笔者认为,各个单位主管部门应根据审计结果,汇总浅析浅析各个单位财务管理上的违规违纪行为,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单位遵守财政、财经法规情况进行分类,可分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三类。一般说来,单位领导重视财会工作,重大经济事项实行决策,且没有出现失误,财务制度建全,会计核算合规,经审计没有发现违规违纪行为的,可定为合规。单位领导较重视财会工作、重大经济事项实行决策,没有出现较大的失误,财务制度较健全,会计核算基本合规,经审计没有发现重大违规违纪行为的,可定为基本合规。对于那些单位领导不重视财会工作,经济事项决策出现失误,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基础差,经常出现重大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应定为不合规。这样,才能做到在安排审计项目时把握重点,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提高工作。同时,根据整改实效,实行等级动态管理,对成绩显著,具有推广价值的作法和经验,给予表彰;对于存在的突出不足,要深刻剖析,找出理由,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在革新过程中确定与新的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事业单位已不再向社会提供服务,也不能为政府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其存活的社会经济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应分别情况,实施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
(1)撤并、解散没有足够的资产、技术和人力资源维持原有人员存活的事业单位,或将其人员移交社会保障部门,实行人员再就业,停止财政拨款、财务全面清算,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2)将服务对象是纯企业方面的一些事业单位,如一些生产技术研究机构,出租或转让给有关联的企业,其财务管理则全部移交给企业管理。
(3)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入企业化管理,实行照章纳税,资产重组,财政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和不受损害。

(三)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各项会计制度的落实离不开会计人员,会计事务性工作的加强和落实也离不开会计人员,只有形成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才能真正搞好单位财务管理。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练就一批专业技能过硬、对政策法规理解透彻、了解国内外财经动态的专业队伍。此外,要有意识地输入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开展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推动各单位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单位的利益。

(四)特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体现特殊性。

一些为社会公众提供的行业,如医院等单位,其收入稳定,财政给予的投资也相对小些,因此,在资金管理中,重点是收支的比较与财政补贴的使用,在收支管理中应不按普通事业单位的办法管理,而是根据行业的特殊性,分别就营业收入、捐赠收入、补贴收入与相对应的支出进行专项管理。特别是要求单位体现社会公益性,本着不以盈利为目的宗旨,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中,收费合理,不以损害公众的利益来满足单位的要求,因此,财政补贴要基本打足,管理办法要适紧有松,从而保证大众的基本利益。
四、结语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这快速发展的社会步伐,事业单位革新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观念,面对既存的诸多不足进行革新,从而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与之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