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里会计信息失真理由及治理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商业银行里会计信息失真的理由及治理对策
摘 要: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是《会计法》的立法宗旨,也是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尤显重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年# 月 $ 日起实施。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是《会计法》的立法宗旨,也是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可以说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尤显重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信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一个不足。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或利益导向,无视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一些不规范或不正当的做法,使会计信息质量暴露出一些相当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账务处理失真;二是信息披露不建全面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三是贷款核算没能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状况。
这些不足,不仅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而且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预测和决策,弱化了银行经营管理基础工作,同时还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蔓延,对国家危害极大。
会计信息失真,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经济理由。一方面,分级管理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分支机构部门利益膨胀。在利益指标、支付保证、恶性同业竞争、职工福利等种种压力下,分支机构部门往往通过弱化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来达到其目的;目前,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系统仍维持分级管理原则,按行政区域分散核算、层层汇总上报,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从而给人为地涂改会计数据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之门;加之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本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使弱化会计职能的各种违法行为占尽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极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会计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纵容了会计违法行为。《会计法》虽然对会计核算有关事项、会计舞弊行为等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法律责任主体模糊,难以堵住单位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现象。同时,由于执法不严,使作假者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来说很小,客观上纵容了他们冒险作假的行为,那种“不吃亏”的观念仍存在。再次,会计制度体系方面的理由。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是 $%%& 年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但当时制订这一制度时过多地考虑了普遍适用性,对银行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作用不够,各种规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时滞性”,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也必定存在一定的出入。随着时间推移,银行业的巨大变化,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建立,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造成信息失真。最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理由。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评估、判断与推理。但由于会计判断的复杂性和会计程序与策略的可选择性,导致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浅析浅析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不足及成因,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危害,各家商业银行都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坚决铲除“三假”。重塑商业银行的“三铁“形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把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到是否遵守《会计法》的高度上来,严格执行财会制度。要强调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促使各级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杜绝财务活动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使全行的财务成果能够得到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对那些带头违反《会计法》的人和事,对典型违法案件要大胆暴光。该撤的撤,该罚的罚,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抑制会计冲动,才会使胆大妄为者望而却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二)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一套以会计核算为核心,资金清算为轴线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网络化信息技术系统,实行集中核算。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不能为核算而核算,必须将会计核算系统与业务运作系统进行有效的链接,提高信息的利用度;实行会计信息的集约管理,以柜员制为劳动组合方式,以“客户信息一体化,业务处理综合化“为基本原则,将分散核算改为集中核算,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人为调账改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大理由。实行集中核算后,转变原来一个分支机构编制一套会计报表为一个核算中心生成一套会计报表,人为调账改表的概率就会随报表数量的减少而减少。且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使营业网点对已纳入核算的有关信息无法进行人为改动,使基层行改账变得不可能。
(三)深化银行会计内部制约机制建设,构建高效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必须注意树立三个观念:第一是内控的设计要从防止银行业务人员工作差错为主转变为以银行风险防范为出发点。第二是树立全局观念,将内部制约系统建设成各项制度、措施有机联结,既相对稳定,又能随环境、目标的变化相应能动调整的有机整体。第三是树立信息安全观念。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已成为内部制约有效与否最为关键的一环。同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第一,建立事前的制约制度,即固定资产购置、大额费用开支集体讨论、报上级行审批后;年度的费用实行预算制约等。第二,充分发挥事中的审核作用。会计经办人员对受理的每笔业务都要依法审查,把好业务准入关。会计主管人员在对原始凭证审查的基础上,依法对列支账户、开支范围进行确认。行长审批时对有关事项进行全面了解,把关负责。第三,实行事后的检查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本行稽核作用。对会计账簿的设置是否合法进行稽查。定期组织开展会计信息真实性专项大检查,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
(四)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体系,缩小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的出入。首先,会计制度的制定和规划,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为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浅析浅析和预测。充分估计客观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力争在事前制约会计信息不实的不足,从而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避开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其次,完善会计报表体系,以正确评价银行的有关信息。主要是增加流量表,以补充目前报表难以反映的相关信息,特别是能充分披露银行实行权责发生制,收入、利润中含有的应收未收成份造成的收入与支出在实际收付上不对称的有关信息。不断完善会计科目体系。例如将逾期业务等形成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纳入表内核算,使这些业务中所潜藏的风险得到及时、充分的揭示。最后,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做法,推行贷款核算的“五级分类法”。注重资产质量,严格按照资产的定义,合理确认和计量商业银行的各类资产价值,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提高资产质量。特别是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贷款对象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情况,以及贷款的逾期期限等因素,浅析浅析其国际通行的做法,及时、足额计提贷款呆账准备。(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从“人”这一根本角色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加入!"# 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会计人员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外披露信息。绝不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假账、假报表、披露假信息。同时,面对大量的新课题及新不足的出现,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工作,把会计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商业银行要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会计人员执法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