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理由与革新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革新对策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制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而产生和建立起来的。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新的使命。总的看来,当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它毕竟是一项较新的工作,我们只有不断发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这项工作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不足 对策
一、当前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少数部门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先离任后审计”经常发生。中办发(1999)20号文件规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退、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而当前有的干部管理部门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贯穿于干部监督管理中,评价和任用干部时只是委托审计机关走走形式而已,有的干部已被提拔任用后,才委托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推动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2•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不透明和缺乏标准等不足,影响了审计效果的发挥,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按照中办、国办规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同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抄送干部管理部门。而对干部管理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等却没有明确规定。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也不利于审计人员在群众监督下,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地实施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先离后审的局面,联席会议得不到正常召开,造成干部任用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脱节,审计结果中查出的不足和审计对责任人的评价得不到运用,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3•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不足还存在模糊认识。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利用审计手段从财政、财务收支角度认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但不是认定领导干部的全部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局限性,审计结果只能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参考依据。但有的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不足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强调审计结果的局限性;对一些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缺乏监督力度,审计风险很大;另一种是对审计局限性认识不充分,对一些没有深入查清、查实的不足盲目定论。有的干部管理部门把经济责任审计定位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全面考核,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理解为是对领导干部全部经济责任的评价,在对干部调任、免职等提出审查处理意见时不是客观地运用审计结果,而是将审计结果的运用简单化、绝对化。
4•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的不足还没有根本解决,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审计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的好坏,政策水平的高低,业务素质的强弱,能否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也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与否,导致相应审计风险。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就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工作实绩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审计查处力度大小,对其评价如何,将直接影响其提拔任用、责任划分等。
二、全面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1•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是、省各级政府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所强调的原则。需要明确的不足是:一是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应从县级以下逐步扩展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任免、调离之前必须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还要体现事中监督的原则,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也要接受审计监督;二是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监管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审计监督如何与纪检组织监督有机结合。这样做不仅利于组织部门任用干部时评价客观、用人得当,而且有利于新旧干部交接工作时责任明确,避开互推责任的现象。
2•加强联系会议交流,扩大审计结果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是由纪委、组织部、机关工委、监察,人事、审计部门组成的,专门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的机构和议事机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察工作,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工作实绩的全面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工作,则需要由审计部门去审计认定。这也在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作了明文规定。因此,加强联系会议交流,互通信息,综合评价领导干部,就能做到客观公正,审计结果才能充分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责任评价中的作用。
3•依法审计,改善审计策略,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正确评价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应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审计策略,要紧紧围绕任务指标完成、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资产保值增值、内制约度好坏、投资决策效益好坏、遵守法规等重点内容进行,并突出财经法纪这个重点。做到一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方案;二是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利用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结合起来;三是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审计复核。
4•紧扣“经济责任”主题,正确审计评价,降低审计风险。紧紧围绕目标、政策、违规违纪不足、债权债务、资产保值增值、内控好坏等热点不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经济责任,以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报告中明确审计的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审计的责任是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发表意见;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是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应避开把被审计单位未提供的资料存在的经济责任转嫁到审计结果之上,加大审计风险的现象。
5•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复核制度,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审计机关要重视和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选调和配备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审计业务、具有相当政策水平的审计干部从事这项工作,全面揭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复核制度,是保证审计结果可利用价值高低的有效措施,审计复核制度是多年来审计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审计复核,能够使审计项目做到完整、有深度,使审计结果正确客观,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结果的可利用价值。
当前,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和外部运行环境,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推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胆探索,集思广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不足,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和推动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服务。(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