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管理心理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要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绩效,就必须提高校工作中人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受众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现代管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
运用心理学理论于高校管理是无别于倡导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它相扶相结了:高校后勤也和其它组织一样,也要面对如何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效能,提高组织绩效,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学习和运用管理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管理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人在组织中是管理的主体,是各项活动的执行者、决策者和实现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组织中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高校后勤也和其它组织一样,也要面对如何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效能。提高组织绩效,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学习和运用管理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职工管理活动中的应用现代管理学阐述的‘需要理论’明确指出人们的心理激因。激因是指引起人们的‘需要’的刺激因素,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也就是说,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动。因此,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所以,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教职工,就必须认真分析教职工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的需要。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一1生理需要;1—2安全需要;1—3社交需要;1—4立命需要;1-5自我实现需要。
在实施上,高校管理工作者应当掌握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其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教师需要的特殊性予以激励。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
生理需要一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职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职工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安全需要一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职工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影响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职工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社交需要一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职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和后勤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依据这一理论满足教职工正当、合理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在职的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鼓励教师多做奉献;在动态的平衡中求得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措施被大多数高校采用。
立命需要一自尊需要的敏感性学校教职工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权利、业绩、形象、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给予重视。高校管理者如果对属于教职工合理的自主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强加干涉,对他们业绩给予不公正的评价,则最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应用恰当的激励,使他们体验到其自尊心受到充分的尊重,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其积极性自我实现需要一成就需要的强烈性。
自我实现需要一成就需要的强烈性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创立的。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人有通常要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一个和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相等,则有公平感;如果不相等,则有不公平感。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即,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得到了什么,更关心“别人得到了什么”。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
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敦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觉得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还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会要形成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材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有些学校还存在只注重科学研究,而不关心教学质量,只是敷衍学生的少数老师。另外学校对教师的晋升和引进人才方面都存在问题, “只看老师的学历,却不看能力”、晋升不看能力而论教龄,更有个别老师挂靠、抄袭论文晋升副高职称,人们的评价标准有问题。老帅是铁饭碗,只要能当的上,丢饭碗的几率就很小,所以部分老师是不思进取,对诚实认真的老师是不公平的。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相应措施如:jF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正确引导培养后勤职工良好心理环境,充分调动职工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
学习和运用管理心理学是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就必须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现化.当今社会处在现代化、信息化时代,工作生活节奏在加快,在后勤经营管理工作操作中、工作人员劳动的强度将越来越大,体力和脑力耗费增大。因此,工作在这高强度、生活快节奏、面对时代快速发展的紧迫感,人的思想和心理将承受着巨大压力,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非常需要正确的心理疏导,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技巧。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出板报、墙报宣传栏、专家讲座、心理教育专刊等各种形式,使职工及时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了解自身面临的心理冲突和矛盾,学会自我调节和保护。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的重点已经由物转向人。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开放的经济环境而日益活跃,企业管理者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化管理.那么,高校后勤管理就必须纳人社会第三产业的范畴。不难想象,高校后勤虽然是管钱管物的,但其管理也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这样,高校后勤管理中,对管理人员的脑力劳动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使是最基层的普通员工,fh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要求他们要学习各种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知识. 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后勤服务队伍与教师队伍在质量上的不匹配状况。因此,必须学会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来充实和改善高校后勤管理。正确调整学校与后勤,领导与职工之阃,职工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提高后勤的管理与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