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革新
摘要: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基础建设等三个方面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革新进行了探讨和浅析浅析。提出应依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三个结合,努力构建工学结合、融“教、学、做” 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等三项基础建设,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革新
一、依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办到现在已有10多个年头了。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纳入高职教育系列,实际}:更加明确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与会计专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卜会计电算化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会计处理从手方式开始转向计算机处理方式而提m来的。然而时至今日,信息化处弹手段已普遍应用到会计业务之中,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 会计专业一样,主要培养适应地方中小企业及各行、l 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rJ人才,包括m纳员、核算员、会计主管等等。而体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的是在培养日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普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而且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力。
凋查结果显示,广东省中小企业近50万家,会计人员数量达到3人以上的企业占90%左右。在中小企业中对会计人员的学历要求,选择高职毕业生的比例达到74,1%。而从企业设置会计岗位的情况浅析浅析,设置了主管会计和出纳岗位的企业最多,分别占了.12%和94.14% 。从调查数据浅析浅析,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高素质的高职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是能够胜任市场需要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会计科学及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一种专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需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依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为地处珠三角区域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必须面向中小企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基础上,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也包括熟练的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能力、较强的涉税业务处理能力。而从会计职业资格标准考虑,我们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同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而且也应该要求学生努力获得助理会计师证书。只有这样学生的质量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学生的就业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着眼于三个结合。努力构建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要建立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着眼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与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着重抓好实验、实训、实习i个关键环节,形成“一位一体”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应该是一I 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应该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贯穿的,教学策略应该是任务驱动或项日导向,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从课堂走m来,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从校门走出来,积极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都与会计职业岗位和职业关键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手工实务与电算实务相结合,突出电算化能力的训练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与电算化的结合,不单是表现在增加几门涉及计算机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把电算化的思想和电算化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里,在各门专、 会计课程中实现手]:实务与电算实务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电算化能力。而这项任务的完成不应该、也不可能只靠一两门课程,相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抓住不放,一以贯之,这样才能切实抓 成效,培养出有特色的技能型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现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重手1 操作、轻电算实务,实务教学与电算实务教学相脱离的状况。因此,很早就有人提出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只讲授手 亡环境下传统的笔、纸、账本加算盘的会计模式,避开目前学生要经历由书本列桌面传统财务模式再到计算机处理下的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几次思想认识的转变,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会计I 作中应用的认可程度”。
实际上,在具体的会计 作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软件环境下完成会计T作的,也就是通过电算化会计方式来实现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仍然将会计实务与电算化割裂开来,那将很难与实际工作很好地衔接,这种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因此,不管是会计实务的哪个环节,都应该在电算化系统中找到它的应用,并努力将会计实务与电算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校内实训与岗位实习相结合,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由于我围困情和财务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决定了教学研究接受见习、实习的单位很难公开自己真实的会计核算资料,给校外实习带来了困难。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应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训环境,学生能够模拟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完成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接受真实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说,虽然校内实训总体上还不是生产性的,但是要力争做到场景是生产性的,项目是生产性的,过程是生产性的,策略和手段也是生产性的。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来说,校内模拟实训终究不能完全代替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有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组织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面,有的院校依托于会计事务所,实行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查账等工作。有的院校成立财税咨询服务公司,通过财税咨询服务公司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X,t#f-~接会计记账、公司注册咨询、财税咨询等方面的业务,使之成为丁学交替、服务社会的一个有效平台。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着力于三项基础建设,将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革新落到实处一)加强课程建设,根据会计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满足当前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中级人才的需求,我们要依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浅析浅析和工作任务浅析浅析,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优化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为重点,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努力构建包含基本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认知及应用能力模块、实务操作能力模块、综合技~t~iJII练模块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将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考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要求的紧密结合。我国不同级别的会计考证都有规范统一的考试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建立一个将职业教育与会计专业考证相融合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社会认可。为此,可以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助理会计师)考试的基本内容引入课程体系之中,形成以《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既能满足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又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
新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不仅要全力构建包括课堂实验、综合实训、案例浅析浅析及校外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拓展实践教学空间,而且要将会计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贯穿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将实验、实训教学及早融人理论教学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实行“教、学、做”一体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原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就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根据会计工作任务重新进行课程设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实务教学为主,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还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深化高职教育课程革新,加速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要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写体现手工与电算实务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会计实训教材。在会计电算化业已普及的今天,理应将电算化内容加入到《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中,并对手工及电算化处理这两种策略作直接的对比,浅析浅析其异同。我们应根据高职财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特点,编写出融会计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于一体的会计教材。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创建会计仿真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努力创建两个实训、实习基地,一个是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一个是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会计实训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开展会计仿真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建立校内仿真会计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完善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校内仿真会计实训基地建设要尽可能贴近现实,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的会计专业岗位进行实训,增强业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要转变传统会计模拟实训室的不足,建设集手T模拟与电算化模拟为一体的分岗位多功能会计仿真实训室,使之具有会计实训项目的整合性,体现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完整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虚拟会计实验,以提高实验、实训效果。
在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重要的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互利互惠。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应该是树立了高职教育理念,能够自觉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队伍;是既具有教书育人能力,更具有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队伍;也是学校专职教师与行业教师有机结合的一支队伍。
为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的同时,更要重视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和提高,鼓励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制度,定期将专业教师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机构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开展社会调研,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鼓励专业教师加强对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积极探讨会计实践教学策略。同时伴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高技能会计人才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会计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管理会计论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革新
一、依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办到现在已有10多个年头了。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纳入高职教育系列,实际}:更加明确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与会计专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卜会计电算化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会计处理从手方式开始转向计算机处理方式而提m来的。然而时至今日,信息化处弹手段已普遍应用到会计业务之中,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 会计专业一样,主要培养适应地方中小企业及各行、l 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rJ人才,包括m纳员、核算员、会计主管等等。而体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的是在培养日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普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而且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力。
凋查结果显示,广东省中小企业近50万家,会计人员数量达到3人以上的企业占90%左右。在中小企业中对会计人员的学历要求,选择高职毕业生的比例达到74,1%。而从企业设置会计岗位的情况浅析浅析,设置了主管会计和出纳岗位的企业最多,分别占了.12%和94.14% 。从调查数据浅析浅析,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高素质的高职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是能够胜任市场需要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会计科学及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一种专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需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依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为地处珠三角区域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必须面向中小企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基础上,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也包括熟练的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能力、较强的涉税业务处理能力。而从会计职业资格标准考虑,我们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同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而且也应该要求学生努力获得助理会计师证书。只有这样学生的质量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学生的就业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着眼于三个结合。努力构建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要建立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着眼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与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着重抓好实验、实训、实习i个关键环节,形成“一位一体”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应该是一I 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应该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贯穿的,教学策略应该是任务驱动或项日导向,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从课堂走m来,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从校门走出来,积极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都与会计职业岗位和职业关键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手工实务与电算实务相结合,突出电算化能力的训练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与电算化的结合,不单是表现在增加几门涉及计算机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把电算化的思想和电算化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里,在各门专、 会计课程中实现手]:实务与电算实务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电算化能力。而这项任务的完成不应该、也不可能只靠一两门课程,相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抓住不放,一以贯之,这样才能切实抓 成效,培养出有特色的技能型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现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重手1 操作、轻电算实务,实务教学与电算实务教学相脱离的状况。因此,很早就有人提出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只讲授手 亡环境下传统的笔、纸、账本加算盘的会计模式,避开目前学生要经历由书本列桌面传统财务模式再到计算机处理下的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几次思想认识的转变,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会计I 作中应用的认可程度”。
实际上,在具体的会计 作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软件环境下完成会计T作的,也就是通过电算化会计方式来实现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仍然将会计实务与电算化割裂开来,那将很难与实际工作很好地衔接,这种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因此,不管是会计实务的哪个环节,都应该在电算化系统中找到它的应用,并努力将会计实务与电算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校内实训与岗位实习相结合,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由于我围困情和财务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决定了教学研究接受见习、实习的单位很难公开自己真实的会计核算资料,给校外实习带来了困难。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应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训环境,学生能够模拟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完成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接受真实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说,虽然校内实训总体上还不是生产性的,但是要力争做到场景是生产性的,项目是生产性的,过程是生产性的,策略和手段也是生产性的。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来说,校内模拟实训终究不能完全代替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有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组织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面,有的院校依托于会计事务所,实行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查账等工作。有的院校成立财税咨询服务公司,通过财税咨询服务公司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X,t#f-~接会计记账、公司注册咨询、财税咨询等方面的业务,使之成为丁学交替、服务社会的一个有效平台。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着力于三项基础建设,将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革新落到实处一)加强课程建设,根据会计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满足当前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中级人才的需求,我们要依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浅析浅析和工作任务浅析浅析,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优化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为重点,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努力构建包含基本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认知及应用能力模块、实务操作能力模块、综合技~t~iJII练模块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将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考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要求的紧密结合。我国不同级别的会计考证都有规范统一的考试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建立一个将职业教育与会计专业考证相融合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社会认可。为此,可以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助理会计师)考试的基本内容引入课程体系之中,形成以《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既能满足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又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
新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不仅要全力构建包括课堂实验、综合实训、案例浅析浅析及校外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拓展实践教学空间,而且要将会计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贯穿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将实验、实训教学及早融人理论教学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实行“教、学、做”一体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原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就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根据会计工作任务重新进行课程设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实务教学为主,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还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深化高职教育课程革新,加速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要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写体现手工与电算实务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会计实训教材。在会计电算化业已普及的今天,理应将电算化内容加入到《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中,并对手工及电算化处理这两种策略作直接的对比,浅析浅析其异同。我们应根据高职财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特点,编写出融会计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于一体的会计教材。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创建会计仿真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努力创建两个实训、实习基地,一个是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一个是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会计实训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开展会计仿真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建立校内仿真会计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完善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校内仿真会计实训基地建设要尽可能贴近现实,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的会计专业岗位进行实训,增强业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要转变传统会计模拟实训室的不足,建设集手T模拟与电算化模拟为一体的分岗位多功能会计仿真实训室,使之具有会计实训项目的整合性,体现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完整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虚拟会计实验,以提高实验、实训效果。
在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重要的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互利互惠。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应该是树立了高职教育理念,能够自觉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队伍;是既具有教书育人能力,更具有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队伍;也是学校专职教师与行业教师有机结合的一支队伍。
为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的同时,更要重视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和提高,鼓励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制度,定期将专业教师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机构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开展社会调研,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鼓励专业教师加强对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积极探讨会计实践教学策略。同时伴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高技能会计人才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会计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