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分析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以及事业单位自身运行环境变化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重新构建的必要性,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新体系的构建原则和财务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是依据1997年财政部颁布实旋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分别占事业单位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三个主要指标。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自身运行环境的变化,客观上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这些已有的财务分析指标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必要重新构建。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一)会计信息需求多样化的要求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财政拨款的比重逐步下降,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发展成为政府、服务对象、银行、投资者、捐赠者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或者将要成为事业单位资金的提供者,他们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资金提供者的预期。事业单位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
资金筹集的多元化要求事业单位对外报送的会汁信息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财务分析指标也应适应这一需求.提供适应各方需要的财务分析信息。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从1998年开始财政部门逐步推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深化收支两条线的公共财政的改革,2007年又全面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现行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已不能满足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公共财政改革后预算单位“不仪要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信息,还要提供预算与执行情况比较的信息,以及除预算管理活动以外的所有财务信息” ,提供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绩效评价信息等会计信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滞后于财政预算体制改革”④,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体系已不能适应公共财歧改革的需要。因此,构建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财务分析指标新体系十分必要。
三)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明显落后于事业单位的改革。2007年财政部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准则和制度)。虽然由于种种因素,新准则和制度尚未正式颁布,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2009年8月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两个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新制度在核算范围、核算内容、科目设置以及报告体系上均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新制度的反应都很热烈,这对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制度中会计报表体系得到了优化和完善,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会计信息,为提供更为全面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信息,构建适合事业单位改革所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一)有用性根据决策有用学说的观点,财务信息应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为目标。作为财务分析的结果,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应从政府、银行、投资者等资金提供者的角度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清晰易懂,有价值的决策有用信息。
二)重要性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涉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预算执行结果以及绩效评价等,涉及面广。不可能将所有指标都反映出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有所侧重,区分主次,以主要财务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主体,以与主要财务指标相适应的其它财务指标为补充。
三)适用性在我国,事业单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行业门类众多,财务分析指标既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满足事业单位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四)可执行性可执行性是指财务指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指标源数据信息的方便采集,能够较好地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它相关财务数据中获得。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以有用信息量的多少作为构建是否合理的标准,着眼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构建。基于事业单位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事业单位本身和利益相关各方对财务经济指标的需求;其次要考虑政府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及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指标的需求;再次还要考虑公共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资金运行绩效分析指标的需求。
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如下三个层次:
一)基本财务状况指标基本财务状况指标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指标,主要是指反映资产负债指标、财务收支指标、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等等。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资产负债指标。(1)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债权人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2)流动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能够变现的资产偿还短期流动负债的能力。(3)流动负债比率,从财政部发布的《两个新制度》来看,流量表已列入医院会计报表的范围,表明事业单位对流量的分析凸显必要。该指标是开展业务活动产生的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更为谨慎的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4)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收支的结余与利息支出的比率。通过该指标可以考察业务活动收支结余对偿付债务的保证程度。(5胀期资产适合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净资产与长期负债之和同固定资产与长期投资之和的比率。通过该指标可以考察事业单位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财务收支指标。(1)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收入占总收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对单位资金组织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亦可根据需要反映其它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如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分别占总收入的比率等.从而合理分析收入结构。(2 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率。该指标同样可根据需要反映其它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如人员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还贷支出、设备采购支出等分别占总支出的比率,从而合理分析支出结构。
二)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是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指标,可作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评价事业单位预算完成、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参考。
预算完成分析指标。收入完成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实际收入与收入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根据需要可以将指标细化到预算收入的各收入项目,考察评价各项收入的完成水平和收入潜力,为下年度预算的编制作参考。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支出完成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实际支出数与支 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根据支出的构成也可按照预算支出项目分别计算指标,用来反映各项支出的执行情况,支出控制水平。
预算支出调节指标。预算支出调节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正式预算下达后支出预算变动的绝对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编制预算以及预算执行的水平。
三)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效率的指标,可以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
经费自给率,该指标是财政性补助经费以外的事业单位自身组织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日常基本性支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组织收入满足日常基本支出能力的指标,不包括纳入财政预算的项目支出部分。
净资产增长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本年净资产增长额与上年度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净资产增长情况的分析指标,该指标既可以反映净资产总额的增长情况.也可将指标按净资产的明细项目反映各净资产明细的增长情况。
经费节约率,该指标是相同支出项目上年实际支出与本年实际支出的差额同上年度实际支出的比率。反映该支出项目与 年度相比,支出的节约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支出的汇总分析也可进行支出的明细分析。
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同一收入项目本年度收入与上年度收入的差额同上年度收入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该项收人的增长能力,可按照收入项目个别分析。
固定资产更新率,该指标是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与非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比率。《两个新制度》中已明确事业单位计捉固定资产折旧,使得该项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的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资产保值增值率,该指标是以本年度事业单位净资产与上年度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管情况的指标。
笔者是在已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财政改革的成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践,就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进行的有益探讨。由于事业单位行业门类较多,涉及的具体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有待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改革成果颁布后再作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