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研究方法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数学化倾向和实证会计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应该是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相结合, 并突出规范会计理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数学化; 规范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
理论经济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必然要受经济学理论和主流学派的影响。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会计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 虽然可能在某些方面会计学有所突破。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数学化倾向, 直接体现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实证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产生。
实证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甚至出现了只有实证会计理论才称得上是会计理论的论调”, “尤其是在美国, 着名会计学杂志刊载的文章90%是实证方面的( 唐云为、钱逢胜, 1997)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实证会计理论弥补了传统会计理论( 规范会计理论) 中某些主观判断的缺陷, 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的会计实务提供了新的框架。但不能就此否认规范会计理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本文将结合对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数学化倾向的批判, 指出只有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相结合才能产生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
一、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西方经济学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以规范经济学为主, 现代西方经济学大都是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和数学的发展尤其是计量经济学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使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化倾向不断加剧, 实证经济学成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对于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日益严重的数学化, 不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能完全接受, 清醒的比较客观的部分西方经济学家也是不满意的。经济学的本质是社会科学, 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数学法则。
“数学终究是物理学和其它硬科学的语言( 美, 艾克纳, 1990) ”。“经济学家可以借助数学、统计之类的工具, 但他们把这些工具用到了说得最好听也是可疑的地方( 美, 迈克尔·佩雷曼, 2000) ”。
西方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现实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可以说, 古典经济学的某些内容是比较符合实际或基本符合实际的,它可以解释当时的经济现象和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正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中吸取了大量精髓的内容。
但现代西方经济学却从维护日益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的角度出发, 避开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缺陷来阐述经济的规律性, 从而必然会脱离现实而又要自圆其说。西方部分经济学家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严正的批评:
( 一) 对经济学理论的批判1.微观经济理论。西方微观经济学建立在以下4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 ⑴一组无差异曲线; ⑵等产量曲线; ⑶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 ⑷边际产量曲线。对于这4个假设艾克纳中提出了质疑:
“对于这四个理论构件, 最令人惊讶的是, 除了他们的特殊形式外, 它们还没有得到经济学家的经验确证。有一大堆严重的问题困扰着它们, 它们根本不能作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经济学根本性错误的一个根源, 经济学要取得其学科可能取得的任何科学进步, 都必须首先清除这些错误根源( 美, 艾克纳,1990) 。”作者除了分析这四个假设的根本性错误外, 还指出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是缺乏有效地经验数据检验的。
2.宏观经济学。对于宏观经济学, 艾克纳同样指出: 希克斯- 汉森的LM- IS模型和菲利普曲线同样是不可信的。他指出根据LM- IS模型“所制定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其执行结果始终令人失望( 美, 艾克纳, 1990) ”。
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 经济学家之所以死抱不放着6个命题, 是因为经济学家可以在这个6个命题下讨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这是他们的共同语言, 即范式。所以我们可以说, “我们流行经济理论反映的是一种即使存在过, 但而今已不再存在的经济( 美, 艾克纳, 1990) ”。
( 二) 对西方经济学数学化的批判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在避开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发展其经济理论的过程中, 在采用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和引入数学这个工具的基础上, 以似乎科学的数学推导过程来阐述其理论的的科学性。但经济学家在使用数学的过程中达到了滥用的程度。
1.对滥用数学的批判。“经济学家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以特殊方式看待世界的人( 美, 迈克尔·佩雷曼, 2000) ”。经济学家的训练内容中就包含着如何滥用数学达到其理论成就的内容。西方经济学家是以其不同的数学证明给人们讲着同样的经济故事。经济学家通过发展其更加老练的讲故事技巧, 如新的数学定理或新奇的统计方法等来赢得他们职业上的声望, 而故事的真实与否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事。但“漂亮的统计检验除了显示研究者的技巧外, 从未成功地使经济学家共同信服任何东西( 美, 迈克尔·佩雷曼, 2000) ”。
经济学是一种经验性科学或理论, 它的目的应该是解释现在的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预测未来经济运行的状态或规律。如果大量充斥于经济理论中的这些高度抽象的经济学模型, 其基础是一些不现实的假设和在此模型下的大量数学证明, 只能说明经济学地发展已经停滞。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 这种借助数学推理来建立其理论的走捷径现象, 被称为“数量跨越推理”。但是, 这种“数量跨越推理”的结论是不可信的。“在充满公式和不科学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后, 经济学家试图通过一种模型验证的方式, 把理论的逻辑结果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其结果是, 经济学中的模型验证通常是一种高度主观的试错过程, 而且使用数不清的计量经济模型。
这是一种试错的过程, 因为计量经济模型不是根据现实, 而是理论家们非科学的滥用( 美, 迈克尔· 佩雷曼, 2000) 。”对于经济学的数学化现象, 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也提出批评。例如, 吉拉得·德布鲁、斯蒂格勒、罗伯特·索洛等。
索洛指出: “我的印象是, 我们这一行中最好的和最聪明的做法似乎是将经济学作为社会物理学来研究。存在着一个独一无二的统一世界模型, 而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把这个模型应用于现实世界。根据这个观点,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一个经济学家从一个时空穿梭机—如直升飞机上扔下来, 就象一个人从口袋里掏钱一样—只要同时给他或她一台个人电脑, 那么他或她就可以直接进行经济活动, 而不必费心关注其所在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很快地, 这个最时髦的经济学家将会使那些看起来再熟悉不过的现有价值组合达到最大化, 做出一些我们熟悉的线性对数近似值, 并且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回归分析( 美, 迈克尔· 佩雷曼, 2000) 。”里昂惕夫也指出“对数学化不加批判的盲目热情常常会掩盖那些在代数符号后面的短命立论”, 而“在目前, 经济计量模型还是不够严密的( 美, 艾克纳, 1990) ”。部分较现实的经济学家不仅对经济计量模型的滥用提出了批评, 对于最佳控制论在经济学的使用也指出最佳控制论“对其它领域如开发外层空间是适用的, 但当运用于经济和其它社会问题时, 则是危险的( 美, 艾克纳, 1990) ”。
2.滥用数学的原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之所以出现“数学法则取代了科学规范, 突出形式证明而不是经验证明, 强调优美性而不是相关性( 美, 艾克纳, 1990) ”是有原因的: ( 1) 运用高深的数学推理, 不仅能够显示经济学家的高度技巧, 同时也增加了反对者的攻击难度, 但这只是最低级的原因, 更深层的是; ( 2) 经院学派经济学家正是在大量数学化理论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而且只有在充分运用了数学这个工具之后才能得到主流经济学的认可。对于年轻的经济学的研究者来说“只要他们运用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或统计技巧, 即使他们讲述了与他人同样的故事, 权威体系也会嘉奖他们( 美, 迈克尔· 佩雷曼, 2000) ”。“最有影响的文章都是由纯粹的数学模型构成的, 或许同时还包含一些不能用来检验故事真实性的数据( 美, 迈克尔·佩雷曼, 2000) ”。而每一个从事经济学研究都有实现“自我设想”抱负和“生活方式”抱负的动机, 为了达到目标, 他们只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认可, 否则就有“被扫地出门的巨大危险”并发现自己毫无用武之地。可以说, 在目前“在经济学专业中, 只有最杰出的经济学家才可以不用数学模型讲述他们的经济故事, 而其他人这样做只是表明在技巧上的无能( 美, 迈克尔· 佩雷曼, 2000) ”。但要成为最杰出的经济学家, 只有首先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因此经济学的研究生们“必须竭尽全力掌握复杂的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技巧从而以一种可接受的形式把这些故事表达出来, 对于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 美, 迈克尔· 佩雷曼, 2000) ”。这方面典型的事例是希克斯在60岁时还向川岛教授请教数学完成了《资本与增长》一书。而且计量经济学家能比搞案例研究的人更为迅速地杜撰出文章和高出版率; ( 3)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仅仅通过数学证明可以避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固有的缺陷, 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 ( 4)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给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提供了思想基础。⑸数学尤其是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学的数学化。德布鲁的研究表明: “一旦有重要的数学发现, 很快就会被应用于经济学中, 其间的时滞正在不断缩短。例如60年代初期建立的非标准分析, 1972年就被应用于经济学( 美, 迈克尔· 佩雷曼, 2000) 。”
总之, 不管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是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倾向都是从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出发而产生和发展, 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方法论的结果。完全接受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和不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学数学化倾向的不断加剧对经济学的前途是一种阻碍。
正是因为在经济学中存在着数学被滥用的现实, 会计学研究的数学化倾向才必然加剧, 实证会计理论居于西方会计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才不可避免。
二、对实证会计理论的批判
在西方经济学数学化倾向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会计学的研究方法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 产生了实证会计理论。对于实证会计理论在会计学研究中逐渐占统治地位并否认规范会计理论的现实, 正如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数学化的批评一样, 同样也引起了会计学界的批评。本人认为, 实证会计理论作为一种会计研究方法的成果, 固然有其可取的内容, 但不能就此就说规范会计理论是“不科学”的。实证会计理论及方法的缺陷应该是不容忽视的。
( 一) 实证会计理论的理论基础缺陷实证会计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已经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实证会计理论,同样会由于缺乏经验基础而值得怀疑。对于这一点,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批评同样适用。
( 二) 实证会计理论本身的缺陷实证会计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成果,具有规范会计理论不具备的优点。汤云为、钱逢胜两位教授在其所着的《会计理论》中指出了实证会计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但实证会计理论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汤云为、钱逢胜两位教授同时也指出: “对实证会计理论的批评意见认为, 从方法论和统计角度上讲, 实证会计理论对会计选择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一些研究成果中, 所解释的变量并不重要或没有预测价值; ⑵在所假设的模型中, 预测能力较低; ⑶契约中的变量都是线性的; ⑷一些代表性的模型都未作严格限定; ⑸使用了一些粗略的替代变量( 唐云为, 钱逢胜,1997) ”。在《实证会计理论》中瓦茨、齐默尔曼同样也承认实证会计研究存在缺陷: “⑴利用替代变量来表示契约成本与政治成本; ⑵限定的线性模型缺乏依据; ⑶在契约变量之间存在着共性( 瓦茨, 齐默尔曼, 1987) 。”在存在如此缺陷下的结论的可信性不能不令人怀疑, 况且实证会计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论也是不一致的。
在典型的实证会计研究中, 使用的方法是采用经济计量模型结合自我选定的一组会计数据进行, 但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 在无任何假定条件下使用计量经济模型更多得表现的是一种技巧, 对于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作用不大。另外, 实证会计研究的很多结论, 在规范研究中已经明确得到, 如会计报告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存在盈余管理等。当然, 实证会计研究对于丰富会计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会计研究要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 一) 规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规范会计研究是在确定会计目标、假设、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的会计研究。“规范会计理论下的会计模式无非是先假定会计目标继而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 汤云为、钱逢胜, 1997) ”。通过规范会计研究可以得到“什么才是正确或最好的会计( 汤云为、钱逢胜,1997) ”。而实证会计研究只是解释了企业采用这样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而不采用那样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原因。但我们进行会计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释现在的会计实务, 更重要的是要指出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实务才是最好的。葛家澍教授指出, 会计“理论还包括‘什么是最佳选择’的研究, 即要研究‘应当如何’。若理论不包括指导实践、改造环境和世界的任务, 科学的存在与发展就失去最重要的意义( 葛家澍,2000) 。”实证会计研究把研究内容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且样本选择又比较主观, 对财务会计本身的作用并不大。我们需要的是普遍接受的会计理论来指导实务, 而实证理论只是解释了会计实务的原因。实证会计理论由于大量运用了数学模型从而否定规范会计理论不科学是不客观的。会计实务正是在规范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发生的, 因为会计原则是规范会计理论的结果。会计学是社会科学, “研究社会科学不能照搬照抄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 葛家澍, 2000) ”。经济学的数学化已经受到了批评。要改变现在会计实务中的缺陷, 更多地还需要规范会计理论提出更好的会计理论。
( 二) 实证会计研究需要规范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研究中虽然采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推理过程, 运用数学法则和会计数据进行,但它同样不能脱离规范会计研究的成果。如果抛开了规范会计研究也就不会有现行的会计实务及会计数据, 而实证会计研究的数据是在规范会计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而且“实证会计的结果不再进行规范研究, 不能产生有用的科学的会计理论( 葛家澍, 2000) ”。实证会计研究需要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它实际上大量借鉴了规范会计研究的结论。在Jensen等一批否定规范会计研究结论的实证会计研究者的着作中, 都不同程度地参考了规范研究的成果。例如, Ball( 鲍尔) 和Brown( 布朗) 1968年的经典性文献《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性评价》, 其引用的规范性文献约占35%。
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会计学家正如陷入经济学的数学化的经济学家一样多是有数学背景的, 运用数学是他们的特长, 且符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倾向并能较快建立自己的学术成就和地位。但现实使我们已经认识到, 在科学研究中文理兼备的科学家更能做出突出的科学成就。即使从这一点来讲, 数学化的实证会计理论也需要规范会计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
( 三)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相结合是会计研究的必然选择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应该是互为补充的两种研究方法, 在会计研究中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完善的会计理论。实证研究虽然有利用数学进行精确证明的优点, 但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是致命的缺陷。对于规范研究, 虽然其理论的逻辑性严密, 但缺乏严格的数学或其他证明也不失为一种缺憾。两种研究方法的相互否定不是科学的态度。
在规范会计理论中存在着许多会计假设,但它们被认为是不需要经过证明就客观存在的。这是规范会计理论的缺陷, 也是实证会计理论攻击的要害。葛家澍教授指出: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言自明的真理。??会计理论和会计假设也是如此。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人们提出的任何假说都要检验, 但需要时间。??
在规范研究中, 不论运用归纳法或演绎法, 都离不开实践去检验。也就是说要同实证研究相结合( 葛家澍, 2000) 。”
杨玉廷在《关于会计研究方法问题》一文中,在分析我国会计环境和西方发达国家会计环境的差异原因后指出: 在我国的现实环境下, 我们的研究方法还应以规范研究为主, 适当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 而不是采用西方实证会计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对于我国的会计改革还是最为迫切的。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典型方法对我国是不现实的, 否定规范会计的思想更是不切实际的。会计学作为社会经济管理的工具,必然有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作基础, 完全国际化、统一化是不可能的。否定规范会计研究,就如统计学中否定社会经济统计学, 只承认数理统计学一样是不客观的, 也是荒谬的。朱元午教授也指出: “会计的中国特色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扬弃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西方经济学和实证研究只应作为我们的参考和补充, 它们不应当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南和基本方法, 过多地依赖它们将不可能最终形成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中国特色( 朱元午, 2001) 。”总之, 在我国的会计研究中, 不是全盘否定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而是将我们长期坚持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适当结合, 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证会计研究的条件在我国还不成熟, 不能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汤云为, 钱逢胜.会计理论[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 [美]艾克纳着, 苏通等译[M], 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 [美]迈克尔·佩雷曼着石磊、吴小英译[M].经济学的终结[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 瓦茨、齐默尔曼着, 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葛家澍. 什么是会计理论[J]. 会计研究, 2000(10)
[6] 朱元午. 中国的会计环境和会计的中国特色[J]. 会计研究,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