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会计发展深思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近几年来,中职会计专业的发展势头不是很理想,和往年相比,规模呈现出减少的态势,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面临着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双重压力,笔者就多年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加强会计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变换的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市场定位;实践性教学;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就业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职学校招生制度的革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政策,学校对新生入学开始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成绩、不限应往届和学生自愿选择学校、自愿选择专业的入学办法来扩大招生规模,加上现在国家实行中职学生的助学金制度和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中职教育如火如荼。

而会计专业的招生则不是很景气,特别是毕业后的对口就业越来越难,究其理由,主要有学校和学生的定位不准,老师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层面的知识较多,实际训练不充分,缺少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环节,就业渠道不畅通,升学无望等现象,综合表现出来就是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差。那么我们作为中职教育的老师来讲应该怎样转变这种近况呢?

1 加强用人市场调查,对中职会计专业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对专业的定位包括国家对专业的定位,学校对专业的定位和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我这里主要谈学校对专业的定位和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两个方面。

1. 1 学校对专业教学和就业目标的正确定位

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这个教育目标的制定不是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定位应该是学校在招生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在未来2 - 3 年内对人才的需求量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需求量和规格的预测,做到有调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招生。结合目前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趋向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市场定位,这几年高等院校的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定位都定在中小型企业上,而我们就应该转变前几年的市场定位,把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定位在小型企业的会计、出纳、库房保管、超市的收银员等工作岗位并且还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做到所教有所用,所学有所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动力,就业才有望。

1. 2 学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

笔者认为财会专业并不是任何学生想学就可以学好的,它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首先,会计人员在单位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之一,要参与其他方面的经济管理,它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其次,财会专业课有许多专有名词,比较抽象,需要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业务是由许多原始凭证来反映,究竟这个业务应该有哪些原始凭证,或者这些原始凭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会计业务,原始凭证不同,会计处理策略就不同,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样的业务,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计处理策略不同,不同管理方式的企业会计处理策略也不同,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否则账务处理就会出现错误。第三,会计人员除了对内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还面向对外很多单位和个人,如:工商、税务、以及其他往来单位的交往,要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所以,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时,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否适合干会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 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缩短理论和实务的差距

(1)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和科学性都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小,生活实践很少,社会实践更少,多数学生是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而选择了职业教育,文化课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中职学校专业实践教学手段简单等理由,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采用情景教学法来缩短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之间的差距,以一种通用教材为蓝本,根据我们事先调查的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来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这样我们的会计专业才会有出路,为了减少校本教材的编写量,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可以由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根据学校教师所擅长的学科进行相应学科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如:我们在讲授《基础会计》这门会计专业的基础课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来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跟教材进行同步演示,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专业教学的氛围中去。例如:在讲授会计要素时,播放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厂房、机器设备、材料等,告诉学生这些就是资产的具体形态,再从资金的来源去了解这些资产是怎么来的,才能讲清楚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主要经营过程可以建一个EPR实验室,让学生体验怎样去经营企业,体验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了解企业资金是如何周转的,需要经过哪些环节,这样学生就会对企业的经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再讲述企业资金流动时,学生就不会那么陌生,必要时,可以联系几家企业让学生进行教学参观,了解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和主要管理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减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神秘感,增加学习的感性认识。会计说简单点就是用会计分录(会计语言、会计公式)来将企业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记载下来,只要企业的资金发生了流动就要做相应的记载,原始凭证不一样,资金的流动就不一样,我们所编制的会计分录就不一样。

(2)加强老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现在的中职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教学是毋庸置疑的,讲课时脱离与实践的联系是肯定的,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把校外实习基地的师傅请到学校担任一定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知识是现在实际工作中正在用的知识,不是什么过时的或是纯理论的知识。

同时,学校也要有计划地安排本校的老师到实习基地去挂职实习,来保证老师所交给学生的知识是与企业直接接轨的,同时也会极大地丰富老师的授课内容,使老师的讲课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

3 加强专业实作室建设,进行会计工作的仿真训练

学校应模拟企业会计的主要岗位建立会计实作室,每个岗位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有严格的内部制约制度,根据典型的企业经济业务编制一套适合学生进行手工做账的校本资料,让学生体验会计的手工帐,并且让学生把在教材学到的叙述式经济业务转化成日常工作中的原始凭证,或者能够把原始凭证用文字来表述叙述,经过手工帐的练习,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日常会计工作规范。从会计账簿的建立,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过账,试算平衡,错帐的更正,报表的编制、结账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都可以得到训练,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才不会感到茫然。

另外,为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学生还必须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知识,能应用普通的会计应用软件去处理会计业务,考取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证书,为从业做好资质准备和能力准备。

4 加强校企结合,认真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革新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专家、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认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天然特性决定了单凭学校内部是培养不出技能型人才的,而全世界共同的做法就是校企结合”,可见加强校企结合,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和提高,学生有了在学校的模拟训练,对企业的经营环节熟悉多了,很快会融入到实习的角色中去,实实在在地帮忙或顶岗,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生也愿意去实习,学校的财会专业才会形成良性循环。为了使学生的顶岗实习有较大的提高,学校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训一批会计实训指导老师,共同帮助学生完成毕业前夕的实习任务。

学生实习涉及到实习单位的经济秘密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涉及到学生自身的利益,如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考核和实习安全工作等这些都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和政府三位一体的专业实习体系,以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向德国的“双元制”那样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手段来明确企业在合作办学中的利益和责任,从政策设计上取得前所未有的革新突破等措施来作为学生实习的保障,这样培养学生才不会是学校一个单位的事,而应该是整个社会共同完成的事情。

5 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学生就业难题

目前,由于受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财会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越来越低,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单位不愿意接受刚毕业的中职学生就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发展,我们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不可能毕业后就有会计岗位在等你,你可以选择与会计岗位相近的如库房保管、出纳、收银员等岗位就业,或者平时多学一点办公、文秘方面的知识,选择办公室工作等,这些岗位离会计岗位较近,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一旦会计岗位需要人你就有当会计的可能。同时,会计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会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会计制度做一定的变更,你必须要随时注意这方面的变化,才会使自己所学的会计知识不过时,随时更新知识,为当好一名会计做好准备。另外,如果暂时不能就业,还可以通过中高职融通去考高职院校,进一步深造。

总之,中职学校要办好会计专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学校、老师、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学校要做好学生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和教材的本土化改造(即:校本教材的编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企业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并提高其参与的程度。政府做好区域内学校的引导、协调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认识到职业教育仍是培养社会劳动力不可忽视的一支有生力量,这样会计专业欣欣向荣的局面将为时不远。

会计论文网专业提供会计职业道德,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