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理由浅谈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06年2月15日,作为“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的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新会计准则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在会计政策选择运用上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尤其是已被国际上普遍认可并应用的公允价值会计的适当引入,更成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本文试从浅析浅析公允价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政策倡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资本市场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其在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次会计革新,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会计革命,在其他国家也是少见的,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中广泛地运用公允价值,更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之为本次准则修订的“亮点”。同时,我国的新准则的研制工作也得到了国际认可。尤其是已被国际上普遍认可并应用的公允价值会计的适当引入,更成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探讨公允价值会计不足,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会计准则运用公允价值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会对上市公司相关投资业务的业绩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也使得不少上市公司较为隐蔽的资产可取得公允价值,在市场中凸显其内在价值。

1.1 对拥有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的影响

新增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将为拥有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带来利润飞升的契机。该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引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及其信息披露,规定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从目前我国的整个市场环境来看,房地产市场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向上,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房地产价值普遍遭到低估。在现行会计准则中,上市公司因投资房地产的升值带来的利润并不列入报表,但采用新准则后,公允价值与原账面值之间的差异将计入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给拥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业绩带来很大变化,而上市公司中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不在少数,主要体现在那些希望通过租金收入来获得长期收益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上市公司。

1.2 对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将使一些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价值得到市场体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拥有出租车牌照以及拥有一些特殊线路的运输类公司,将会因无形资产重新估值而凸显巨大发展潜力。

1.3 对持有法人股的上市公司的影响

持有法人股的上市公司,也可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规定中获得巨额收益。该准则中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与成本的差异计入当期损益,一旦上市公司将持有的法人股权这些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变成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市价法后续计量,资产可能出现巨额增值。

1.4 对持有较多交易性证券投资的公司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持有较多交易性证券投资公司的当期利润。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证券投资(类似于现行准则中的短期证券投资)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时将采用公允价值(即市价)来进行计价,不再采用现行的单边调整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这使得短期投资数额较大的公司因为市场变化而可能出现盈利波动。南京高科无疑正是这样的上市公司。该公司不仅仅拥有土地储备等富裕型资产,还参股投资了栖霞建设(600533)、中信证券(600030)以及南京商业银行等优质公司,且这些股权均可以相当容易取得公允。其中栖霞建设、中信证券是上市公司,所以它们在二级市场的就是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让南京高科的投资价值更为显现。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公司均为优质企业,其未来数年的业绩增长是可以预期的,此类公司的股权还有望每年给南京高科带来不菲的投资回报。
2 新会计准则全面运用公允价值将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2.1 对行业监管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在资本市场运行中,离不开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资本市场的监管者,只有在会计准则的规范下和监管者的监控下,资本市场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往公允价值被滥用的经验一再提醒我们,本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应该格外受到关注。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是本次会计准则中全面使用公允价值的重要目标,然而如何对公允价值的“公允性"进行监管又是难题。目前我国在准则的执行方面存在着不少不足,一些是限于本身的专业水准,导致对准则理解不够;而另一些则是为了自身动机的需要,甚至包括某些政府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指使企业做一些违反会计准则的处理。由于新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更多的职业判断,相应地会计监督的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财政部同时发布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目的不言而喻。为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进一步强化专业监督提供有力支持。然而,由于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更多的“会计空间”,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必定要求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监督成本相应也会增加。此外,中国证监会宣称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措施,将选择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现场调查,测算实施企业会计和审计准则体系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因此,会计准则的高效运用还必须有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和配和,同时也不可避开地提高了监管成本。

2.2 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银行在交易事项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时,及时将这些价值变动在报表中予以确认,这就增加商业银行财务的波动性。在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急剧变化、利率和汇率出现大幅度调整、股票大幅涨跌的时期,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就会在短时期内出现较大的波动,造成资本充足率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一部分未实现的收益和损失将被计入损益或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等项目中,造成监管资本的数据将与会计报表直接反映的资本数据不一致。由于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因此,对于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债券投资类产品的要求大大提高,银行需要实时反映两大类产品公允价值的波动。但目前我国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才刚刚起步,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的取得将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对于目前市场上有公开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目前还只能在全国银行问债券市场进行交易,而由于该市场债券交易并不活跃,期末市场并不具有代表性;对于不便询价的产品,其公允价值确定模型的选择,目前国内都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因此,需要银行资金交易中台建立严格的制度,同时要引入公允价值计价模型或系统,来充分反映价值波动。

2.3 对税收监管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国家税收与财务会计由于服务的目的不同,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侧重于经济业务的实质性。而税法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强调确定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原则。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将会使得税法和会计在对经济业务的计量上产生更大的差异,这将是新准则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不足。另一方面,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相关的资产仍然存在,并未终止确认,也没有相应的流入。但由于增加了本年利润后,可能引起所得税和利润分配等理由的流出,对企业的流产生了不利影响。税务监管部门应意识到,企业在运用新准则过程中有可能采用税务筹划的可能。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中涉及到固定资产时,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较高,则各项折旧费用将提高,降低利润,达到节税、减少或延迟企业流出的目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就引起了增加利润部分是否缴纳所得税的不足。不再计提折旧会增加企业的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可能回避公允价值,采用成本法。

2.4 对资产评估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公允价值的估计应当建立在评估技术结果的基础上,评估技术应当尽可能的吸收来自活跃市场的市场信息。国际会计准则也已承认重估可以替代历史成本,并指出在给定的变动影响下帐目净值通常称为重估净值,重估净值是通过历史成本指标或者对资产评估值或者某个时期资产的重估值建立起来的,当资产的价值是以资产的评估或某以时期资产的重估值为基础时,国际资产评估标准可以作为评估的基础。这就要求必须利用独立的专业评估,作为重新表达的基础。目前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师缺乏应有的独立的第三方地位,使得资产评估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这里面有着多方面的理由:首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多种评估资格依然林立,且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管理,执业规范也由各个部门分别制定,造成我国资产评估规范的不统一。其次我国仍然没有涵盖整个资产评估领域的专门的法律,与资产评估有关的一系列规定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刑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另外,我国评估业依然以传统的主要为税收、交易、抵押贷款和法律诉讼等服务,缺乏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借鉴国际评估行业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资产评估领域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责任,保障资产评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政府也应该明确其对评估业的监督责任,尤其是对国有资产的评估结构的监督责任,要把好评估价值是否合理的最后一道关,这样才能推动评估业的规范发展,进一步发挥资产评估等专业化的作用。
在此次大力推行公允价值的同时,不少人担忧此次公允价值是否会再次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面对这个不足,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公允价值被滥用的不足关键并不在于公允价值会计本身,而主要是资本市场中某些利益集团存在着强烈的利润操纵动机。我们相信,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强化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有利于公允价值应用的环境已经初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宋清华.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61.
[2] 黄桂杰.公允价值的困境剖析及其对策[J].财经大学学报,2004,(3):59.
[3] 赵岩.知识经济条件的公允价值计量观[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1):22-23.
[4]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新旧对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