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存在问题及其争论研究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替罪羊角色;人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以及监管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争论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定义以及争论的关键是什么
IFR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类似与FASB第157号公告的定义:“计量13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或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李红霞,2008)。为了确定公允价值,IFRS对投入做了类似FASB第157号公告的区分:当活跃市场的报价可得到时。其必须被用作公允价值。当活跃市场的报价不可得到时。实体应该运用估值技术和所有可得到的相关市场信息。从而使估值技术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可观测到的参数(IAS39)。为了达到一个使有序交易能够进行。实体可能必须对可观测到的参数做出重大调整。
中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中国新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也分成了三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就是在市场上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信息:第二等级就是不包括第一等级中的。可以通过观察得到并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市场信息进行佐证的信息:在第三等级的信息中则包括不能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信息,但是可以根据合约规定的或通过预计的未来流量进行贴现加以计量得到资产的(王海。2007)。
在美国GAAP和IFRS下。公允价值最常见用于金融资产和负债。但是。即使对于金融资产和负债,仍然有一个含有多种规则的混合属性模型规定一些项目按照公允价值报告。另一些项目按照历史成本报告。不过。项目未实现收益和损失按照公允价值报告是否会影响净收益依赖于它们的类型。例如,1994年实行的FASB第115号公告要求资产负债表中的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用公允价值报告 但是在损益表中,只确认交易性证券的未实现收益和损失 相反。持有至到期的金融工具用已摊销成本报告。但是公允价值可以用来确认这些项目的损失。支持者认为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反映目前的市场条件,而且能够提供及时的信息。因此能够增加信息透明度和鼓励迅速的纠正行为。很少有人争论透明度的重要性,但是人们争论的是公允价值是否真的有助于提供透明性信息以及其是否导致银行和企业的不良行为。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可能误导长期持有特别是持有至到期资产;市场失灵、投资者非理性以及流动性问题可能扭曲公允:基于模型估计的公允价值不可靠;公允价值会计有助长了金融系统的周期性问题。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流动性和周期性以及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带来了激烈的争论。人们主要关注公允价值的流动性和周期性。关于流动性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复杂的金融产品。例如按揭贷款。
这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都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分为三个等级:等级一是有可观测的市场的金融工具。等级二是有类似项目的可观测的市场。等级三是(当前两种情况不存在时)金融估值模型得出的。流动性批评指出。从2007年8月开始。很多复杂的金融工具的市场情况是供求失衡。这意味着市场价值因为流动性的蒸发而变得异常。并且可能与具有产生未来流量潜力的基本价值无关。因此。公允价值迫使银行记录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基本面而造成的价值下降,同时伴随着股东权益的减少。
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周期性的关注主要是它能加剧金融系统的波动性甚至造成金融市场的急速下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助长周期性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繁荣时期:一种是在萧条时期。
Allen、Carletti和Plantin等创立的模型显示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纯粹形式中,即在任何情况下都紧盯市价,能够产生蔓延效应。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回应这些影响。一种替代方案就是采用历史成本会计。用历史成本估计资产基本上把银行与市场隔离,从而也把银行与其他银行交易行为中形成的以及与潜在的负面溢出效应相隔离但是,正如Plantin等人所指出的。历史成本会计可能激励银行为尽早实现收益而从事低效益资产出售活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该问题的重要性。担心银行有能力从事“利得交易”是把公允价值会计引入金融工具的一个主要刺激因素,即银行可以选择性的出售未实现收益的金融工具而保留那些未实现损失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危机前,把贷款转化为证券的市场具有相当的流动性。从而给银行了一个从贷款的源头实现大量利益的机会。因此。那些批评公允价值会计并要求返回历史成本会计的人必须注意:历史成本会计下的贷款加上银行的短期激励实际上可能有助于最近激增的证券化。这个例子再一次说明,即使公允价值会计存在例如蔓延效应这样的潜在问题。但是历史成本会计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尚不清楚。
处理会计系统周期性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蔓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偏离市场 在一定情况下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允许这样的偏离。第一,准则明确说明不能使用强迫交易中所得出的市场。这是为了防止处于困境中的银行的负面影响;第二。准则允许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使用估价模型估计公允价值。这也可以在金融危机中减轻蔓延效应:第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最近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允许把公允价值资产重新分为一类。这类资产可以适用历史成本会计和不太严格的减值测试。因此。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有机制避免在不良市场和急速下降的情况下的负面影响。
三、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存在的执行问题经过
前面部分的讨论。尚不清楚是否应该把蔓延效应归咎于现行的会计准则。但是在实际或危机中。会计准则可能并没有按照准则制定者的意图起作用。下面我们提出并讨论两个存在于公允价值会计中的重要的执行问题。
很多人认为不管是FASB第157号公告强调看得见的投入还是现行的SEC指引。都使企业很难偏离市场,即使这些低于基本价值或者会引起蔓延效应。与这些观点相一致。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SEC指引中的相关准则对于经理人员什么时候可以选择偏离可观测到的市场的控制非常严格。准则制定者要弄清那种情况市场的确是一种误导。那种情况经理为了避免资产账面价值被减记而声称是误导。这样才能允许在某些情况下偏离市场。没有严格的指引。
这些准则可以很容易的被操纵。有证据表明即使在资产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经理也不愿意减记账面资产 与以上考虑相一致的是。目前估计的银行贷款损失远远超过了银行到目前为止减记的资产账面价值,也超过了贷款账面价值与按照FASB第107号公告所披露的银行贷款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虽然次优准则的这种期望特征是在危机中批评公允价值会计的一种解释。这显然也可能是现有准则和指引过于严格,所以我们最好在危机中给经理们更多的灵活性。
这实际上是2009年3月12日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在关于盯市的会计准则的听证会上所采用的观点 迫于这种政治压力,FASB在2009年4月放宽了把资产转移到等级3的条件。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到FASB和SEC的联合指引在2008年9月30日已经发布。FASB的工作人员报告已经指出调整到可看见的投入和市场是必要的。此外,美国银行2008财年的财务报表显示。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银行已经能够把资产转移到了等级3这个类别。但是也可能是银行没有向等级3这个类别转移足够的资产去阻止蔓延效应。
四、金融危机爆发前后银行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
金融危机爆发前。当1999年FASB对“使用公允价值报告金融工具和某些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征求意见时。银行普遍表现出了负面的反应 银行认为公允价值与投资者是不相关的。不适合大部分银行的商业模式。并且不适用于流动资产和持有至时期资产 只有美国的投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对一些金融工具使用公允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内部报告中已经对很多资产使用了公允价值以及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 当FASB在2004年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时。银行对改进了的连贯性、分类和指引表示欢迎。但是指出仍存在不一致并建议需要进一步的指导意见因此。一直以来银行的态度都是一贯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批评公允价值会计是可信的。
因为即使当公允价值会计让银行表现出比历史成本会计更高的估值时他们仍然会表现出担心。然而,如前所述,当市场是流动的时候,在经济繁荣时期,不需要用公允价值会计获得更高的估价。银行可以简单的通过出售和收购一项资产来实现在资产收购发生后所产生的未实现估计收益。事实上。和公允价值会计不同。历史成本会计允许银行选择何时实现收益。不过。在历史成本会计下的减值测试没有在公允价值会计下严格。并且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多的随意性。历史成本会计在这两个方面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帮助管理层躲避资本市场的监管。使得他们能够积累隐藏储备,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战略上实现损益。因此,银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反对混合着对灵活性的普遍愿望,所以。银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长期反对是否能为他们现在的观点提供可信性尚不清楚。
五、历史成本会计能否替代公允价值会计
在讨论公允价值会计的潜在问题时。考虑其替代方案也是很重要的。正如很多人建议在金融危机中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流动资产,那么我们用什么价值替代?有时公允价值会计并不能提供相关性信息。但是很多情况下历史成本会计也不能提供相关性信息。然而,即使当一个投资者打算持有金融资产直到他退休。他也仍然对这些金融资产的现值感兴趣。那么这个逻辑为什么不能适用于企业披露其金融资产?也就是说。即使是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无论是鉴于目前的市场条件去评价过去的决策还是因为投资者怀疑企业(银行)是否能把这些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者也都会关心它目前的市场价值。在争论公允价值会计和其他的替代计量方法的是非曲直时。例如历史成本会计,明确会计的假定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的有关特点可能取决于会计目标此外。考虑可观察到的并不是总能反应真实的基本价值,在这些情况下盯市是不合适的。明显地。我们可以想象到有时观察到的市场偏离了基本价值 也就是说,对于公开的资料。市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因为有交易成本和套利限制。市场可能受到偏激行为和投资者非理性的影响。而且,流动资金紧张能够影响市场
六、结论
前面的分析说明公允价值会计不是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本身存在很多的执行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尽管如此。由于其他计量属性,例如历史成本会计,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公允价值会计还是不能被其他计量属性所替代的。本文的分析还说明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观点很多。需要对这些观点进行更多的经济分析。准则制定者在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时面I临很多的权衡。其中之一就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该权衡是关于何时偏离市场价值来确定公允价值争论的中心。另一个权衡是公允价值会计更早的确认损失。因而迫使银行更早的采取恰当的措施。从而使银行隐藏潜在问题变得更加困难。而这些问题可能使危机变的更加严重。但是这样又会引起其他的权衡:第一,公允价值会计在正常时期给财务报表带来波动性:第二,全公允价值会计在危机时期能够引起蔓延效应。
我们认为。可以更好的设计谨慎的监管。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更加有效的管制安排。加大对企业和经营管理人员违规和欺诈的惩罚力度。以接受公允价值会计作为起点,但是要明确设定反周期性的资本要求,而不是用历史成本会计制度含糊的解决金融稳定性问题;同时,为了提升公允价值在不完善市场条件下的有效性。可以考虑引人动态减值准备技术。这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相容性。实融发展的稳定性。而认为忽视市场和目前的信息能够为更加稳定的银行系统提供基础的观点只是一个错觉。但是我们承认需要对透明性与金融稳定之间的权衡以及会计制度与谨慎监管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