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与文化角度浅析企业违规行为制约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主体意识觉醒,强调个人作用,忽视对组织和单位的义务。

2.个人利益的追求。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人的追求除了精神上的还有物质上的。不足在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关键在于实现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利用人的追求。
3.自我价值的展现。追求个人利益里面有精神的成分,对于高层来说物质的意义不在于物质本身,物质是一种能力和成就的象征,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人价值在组织中的体现。

4.成长机会的选择,每个人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可选择的机会多,容易迷茫。


二、自由违规权


首先,基于以上几点我国转型期人力资源的特点,组织中的个体在追求个人诉求的时候会有发生违规现象,而在理性人假定下,往往违规者对自己的行为有预判,即对自己的行为违规已知。
其次,既然其对制度的违反是已知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违规者处罚也是已知的。我们可以称这种在违规之前已经知道其违规成本的行为为自由违规权,即行为人违规之前已经对其违规的成本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并愿意承担这种违规的成本。

三、自由违规权的成本浅析浅析


由于违规者对自己的违规成本有比较合理的预期,我们对于违规者的违规成本浅析浅析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但凡违规者对规则都是漠视的,而实际上在任何体系中限制组织成员行为规范的准则除了规章之外还有组织文化,及组织内的职业道德,而道德的限制水平在规章制度之上,所以说对规章违反的同时必定已经造成了对组织内部道德的践踏。
其次,违规者对于其违规成本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所以,他们对违规行为的选择就会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这里会考虑两点:1.提高违规行为带来的收益,即违规行为一定要能给自己带来较违规成本更高的收益,而往往这种收益和成本的差额远远大于违规成本的本身,以抵消其因违规而接受处罚造成的成本。2.降低违规行为本身带给自己的成本,即违规行为的风险。由于违规者本身处在这种规章体系中,对体系有相当的了解,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掩饰,以其不被察觉会的更大的收益。
第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监督的信息收集不建全,造成查处违规行为的疏漏和低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由违规行为的产生。
基于以上几点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博弈,假设违规者得到处罚时受到的损失是2,那么在设计违规行为时至少要设计到3或者更多,那么按照纳什均衡理论会有以下浅析浅析: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度制约下的违规行为几乎成为了必定,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效率低等不足,因违规而被处罚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使得图表中违规被处罚的收益成本差也大大提高。所以,制度对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制约是有限的。

四、组织中自由违规行为的制约对策:组织文化制约


从心理学上讲,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酬劳),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酬劳),反而会减少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因此,不仅要从物质上激励个体,还要在组织上影响个体,让个体从感性层面接受组织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文化被承认和遵守,减少组织自由违规行为。
具体说来,组织中文化的建立可以有以下几种策略供参考:
一、对组织内成员进行培训,用兼具理论和实际的内容的培训和后续培训计划,教导价值观,标准、和道德;严格内部逐级提升的政策,从进入组织时起开始塑造个体的组织;宽容不违反组织的诚实错误,对于违反的行为和人员严惩不贷。
二、对有意违反组织甚至组织规定的个体及时进行处罚,并根据其因自由违规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处罚;考核其在组织中的工作态度,并对在考核周期内严格遵守组织的个体予以奖励,从制度上鼓励、奖励员工对组织的遵守和维护。
三、要完善组织内部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加大自由违规行为的违规风险,从而促使个性在选择的时候规避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美] 詹姆斯·柯林斯 / [美] 杰里·波勒斯:《基业常青》[M ],中信出版社 2006年版
[2]孙建敏:《人力资源全景》[M],北京:时代光华出版社1999年版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时寒冰:《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转变世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张利:《新营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6]纪成君、李乃文、路世昌:《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7](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德鲁克:《工业人的未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