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统计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设计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基于一些指导思想的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的主观性太强,无法量化,本文对已有的指标体系进行重新的审视,剔除了主观性强,不易量化的指标,并创新性地增设了一些能反映企业竞争力水平且可进行定量浅析浅析的指标。具体财务指标分为如下15个:(1)经营净利率(2)资产利润率(3)资产利润增长率(4)流动比率(5)速动比率(6)流动负债率(7)资产负债率(8)存货周转率(9)应收帐款周转率(10)总资产周转率(1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2)净利润增长率(13)总资产增长率(14)股东权益增长率(15)主营利润增长率。

二、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与浅析浅析

本文试图在原始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多元统计浅析浅析,对上市零售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浅析浅析,并对影响企业财务因素进行进一步浅析浅析。
显然,这15类财务指标够成一个财务指标体系能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数据过于冗长,而且关联性极高,有些数据是经过其他数据整合计算而来,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加简化适用,更加易于评价浅析浅析,在本文中采用了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浅析浅析的策略来寻找一个适用于上市零售业公司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因子浅析浅析的原理

因子浅析浅析模型是建立在主成分浅析浅析基础上的。它也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浅析浅析策略。相对于主成分浅析浅析,因子浅析浅析更倾向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二)因子浅析浅析过程以及财务指标体系评价

本文选择的是在国内上市的40家零售业的年报数据。因子浅析浅析基于变量间的协方差矩阵。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可以用来检验是否适合做因子浅析浅析。一般而言,KMO测度的值大于0.5意味着因子浅析浅析可以进行,而在0.7以上则是令人满意的值。通过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其中KMO检验值为0.578,样本分布的球形Bartlett卡方检验值为430.273,显著性为0.000,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子浅析浅析。
对4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指标进行因子浅析浅析:第一步,将逆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进行正向化,保证数据的一致化。第二步,对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第三步,求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点值和特点向量。第四步,提取因子。根据因子浅析浅析设定的标准,我们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因子,在本文中,根据解释总方差表,当我们取前6个因子的时候,其累计贡献率为86.818%,因此我们选前6个主因子为公共因子,能够综合反映了原始数据15个指标所表达的大部分信息,符合因子浅析浅析要求。第五步,建立因子载荷阵,对因子载荷阵实行方差最大旋转。第六步,对公因子进行解释。
通过旋转因子浅析浅析我们把15个财务指标归为4类,用6个因子表示,如下所示:第一因子代表: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率,第二因子代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第三因子代表:资产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第四因子代表:流动负债率、主营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第五因子代表:经营净利率,第六因子代表:应收帐款周转率。
对以上六个因子我们根据其代表的指标意义来进行分类,可分为如下4类:第三因子、第五因子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第二因子代表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第一因子、第六因子代表企业营运能力;第四因子代表企业成长能力。这一指标体系分类突出地体现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应具有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综合素质,能较好反映企业竞争力水平。具体见表1:
表1 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分类评价表
企业盈利能力 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企业运营能力 企业成长能力
资产利润增长率 流动比率 资产净利率 流动负债率
净利润增长率 速动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收入增长率
经营净利率 资产负债率 总资产增长率 主营利润增长率
 --- 存货周转率 股东权益增长率 ---
 ---  --- 应收帐款周转率 --- 

由上表可知,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15个指标按照其归属能力不同可以分为6大类因子,4类指标。这4类指标全面、多角度刻画了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三、结束语

本文从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出发,将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15个指标归纳为6个评价要素,4类指标,并采用因子浅析浅析模型,确定因子权数,用数据说明因子类别,从而通过计算机的转变避开了人为确定权数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唯

一、并且客观合理,有较强的可比性。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评价只是起到一种参考作用。如果想该指标体系能够和具体的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还需要多个其它部门相配合才能具体实施,让企业真正知道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在哪,从而进行改正,使企业真正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