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管理工作探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最近,我国金融业业会计准则及金融内部制约的实施、金融危机及银行监管趋严等一系列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对金融会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积极深思应对。本文试就目前几个比较突出的金融会计不足作初步深思,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深思

 
此次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在各界探寻危机根源的时候,会计准则成为了广受诟病的焦点。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因应外部压力,迅速进行了一系列会计准则的革新。当危机逐渐平复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开始以平常心来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一下这次革新方向。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质疑虽然准则委员会试图简化现有的会计准则,但从实际效果看,会计准则的复杂性还是超过了多数人的理解能力。计量属性多样化、数学模型应用扩大化导致会计信息越来越难以理解,其背后是一套复杂的计量模型和一些非常拗口的计量理论,经营管理者理解不了,会计人员解释不了。很难说这样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信息,高质量的信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会计信息客观性也饱受侵蚀。例如,IASB近期颁布的金融资产减值、套期会计、租赁等一系列新准则,均导致企业主观判断的大幅增加,同一交易可能在不同企业确认和计量的方式产生差异,进而引致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出现不足。如果这些不足无法解决,今后企业间的比较浅析浅析、行业间的比较浅析浅析都会产生一系列不足。另外,针对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的要求,会计准则表现出了异于以往的配合态度,充分反映了监管者的要求,甚至调整了已发生损失模型,使得客观性赖以存在的可验证性大为降低。
 
(二)会计准则作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的标准被打破众所周知,会计是由于受托责任的存在而出现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职能是会计的重要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会计受托责任的内涵也随之丰富起来。但是由于此次会计革新的特殊背景,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并未得到平衡的重视,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足。例如,会计准则更多地从监管者的角度处理不足,比如逆周期拨备,超审慎拨备等,但该会计该准则的实施成本则由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银行投资者不仅要为无法可靠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以增提拨备的方式“买单”,还要为企业骤然提高的资本需求“买单”。银行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再如,证券浅析浅析师的数量化、模型化偏好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会计的革新,简单的不足被复杂化,甚至于已经出现了背离常识的情况,影响了更为广大的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应用。凡此种种,实际上都凸显了此次会计革新并未能够平衡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过多地满足了个别相关方的意志。会计准则作为协调利益相关方的工具,应该秉持中立原则,兼顾平衡好各方利益,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关于会计职能的深思

 
关于会计职能,马克思认为是过程的制约和观念的总结,今日的实践仍然证明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实践的推进,制约的内容和观念总结的内容则在与时俱进,我们需要从实践中逐步去总结。
会计的核算职能(即观念的总结)是会计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谈不上会计管理职能(即过程的制约)的实现。随着企业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为会计核算功能的扩大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的核算已不能停留在对资金运动状况的一维反映上,必须向多维核算延伸,要扩展到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专业条线核算、分渠道核算,并将核算分类进一步延伸到风险要素、期限要素、责任人要素、定价要素等方面。这些核算功能的扩展是服务于管理要求,服务于会计管理活动要求的必定结果。在会计的管理职能(即过程的制约)方面,管理的幅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从最初的核算管理为重心的管理职能,发展到以预算管理为重心的管理职能,目前已逐步进展到以价值管理为重心的管理职能。从内容看,在核算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预算管理工作、资本管理工作、流动性管理工作、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价值增加值管理工作等方面。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角色在近20年的演变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上世纪90年代,会计理论界一直热议的会计定位不足,经过20多年的实践看,职能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职能中的内容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会计在过程制约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要履行好职责,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匹配的专业知识,要更深入到生产经营的一线去,了解市场、了解同业、了解经济形势、了解宏观政策的走向,甚至要了解全球的政治经济动向,因为我们的企业很多已经是跨国的企业集团。总结和浅析浅析当今我国会计实务发展的丰富内容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发展中国会计理论,而且可以指导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使我国院校培养的财会人才更能符合会计实践的需要。
 

三、关于资本管理的深思

 
资本管理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与财务管理、会计管理和相关利益摆布均具有紧密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业务和管理体系复杂程度的加深,以及国内外监管制度变革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面临着一些新困难,存在一些新不足亟待解决。
 
(一)资本监管标准的稳定性不足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革新步伐加快,监管规则日益严格,监管标准大幅提高,监管自由裁量权进一步上升,增加了商业银行适应和管理的难度。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制度环境,因此建立起稳定的监管预期十分重要。金融监管革新应当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近况出发,兼顾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监管规则的适用性,合理安排过渡期,实现银行稳健发展与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监管者与投资者的利益平衡不轮金融监管革新中监管力量得到不断强化,打破了监管者与投资者之间原有的平衡,与投资者追求回报最大化的期望不同,监管者更加重视金融安全的最大化,这种利益上的不一致增大了银行管理的难度。例如,利润额是股东追求回报的基础,而资本和拨备的计提是当前影响银行利润的重要因素,从监管要求来看,不仅要满足更高的监管资本标准,还要计提相应的附加资本和超额资本,提高普通股权益在资本中的比例,适用更加严格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规则;不仅要依据贷款质量提取拨备,还要满足行业风险拨备、国别风险拨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等更加严格的拨备标准。这些措施的结果都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更多的资本和拨备,进而使股东的利益受到影响。在合规上,监管机关非常看重资本充足率尤其是资本质量的数据,也更具有发言权,资本和拨备指标常常成为监管规则和标准调整的主要手段。为了稳妥推进革新,减少商业银行面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目标差异带来的压力,应当在革新中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平衡处理好各方关系,逐步提升资本质量和实力,推动股东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三)资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体系以“总分模式”为主,未来随着业务转型的加快,以及综合化经营的稳步推进,迫切需要对资本管理体系作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一是探索构建矩阵式资本管理体系,加大资本预算、考核在各分支机构、业务条线、客户和产品维度的延展力度,切实提高资本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推动银行发展从资本消耗型增长模式向资本节约型增长模式转变。二是建立完善涵盖各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的全覆盖资本监控体系,形成资本计量、浅析浅析和报告的分级监制约度,注重提高资本监控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及时掌握集团资本运行动态,不断强化资本监控的预警、规范和纠偏功能。
 
四、关于流动性管理的深思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来看,无论是市场结构的变化、金融创新的深化,还是国际金融市场关联度的提升,无不牵动着银行流动性的神经。各种风险因素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迅速传导,最终反映为流动性的丧失殆尽,使其成为压垮众多金融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因如此,流动性风险再次成为全球关注和反思的焦点,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其与银行各项资产负债业务契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巴塞尔协议Ⅲ在强调资本充足率的同时,专门增加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全球监管重点,以进一步提高跨国银行应对流动性压力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有必要对以下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一)如何搭建完整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银行业应信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统一的经营理念,其中,安全性和流动性是保证盈利性的重要前提。但一直以来,流动性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总部层面,分支机构仅关注于自身规模和盈利的快速扩张,甚至为片面追求利润而通过加大期限和额度的错配等方式寻求“管理套利”。此次金融危机已经证明了流动性风险不仅在市场中各法人单位之间能够快速扩散和传染,在集团内各运营单位之间也会产生积累和连带效应,所以,仅仅依赖总行管理全集团的流动性风险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全球金融发展的新局面,从上至下各级分支机构、附属公司都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自我调控机制,加强资产负债主动管理,确保自身安全和稳健经营。商业银行要确保各分支机构、附属公司、各业务条线流动性风险的有效管理,尚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如何搭建多层级、全方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以及如何将流动性管理目标和实施过程立体化分解至基础层面的不足。
 
(二)如何健全流动性风险测量指标和预警体系如同会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会计核算与监督一样,有效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流动性风险的准确计量和预警机制的完善。目前常用的流动性管理指标主要包括:超额备付率、贷存比、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授信集中度、存款集中度等。后危机时代,各国监管当局开始强调压力测试,巴塞尔Ⅲ也推出了新的流动性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为流动性风险计量提供了国际统一标准。上述指标各有利弊,有的较为直观,易于监测,但失之简单;有的虽然能够全面反映银行资产负债状况,但计算过程较为繁杂,时滞较长。如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指标体系,而且是分层级(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计量指标体系,真实、及时、全面地衡量流动性风险,并建立分层级的预警机制,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三)如何将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嵌入至银行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流动性风险识别和计量的重要工具,是头寸清算、预警触发、压力测试和风险管控的重要载体。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深层次理由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失衡和资产负债结构的扭曲,因此,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与银行业务系统紧密契合,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制约都必须紧密结合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业务系统。目前,银行的头寸监控和指标监测工作有相当一部分仍需依靠手工完成,流动性系统建设滞后于业务系统的发展且有一定的脱节。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将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嵌入至银行业务系统的最佳路径,研究如何整合系统资源,以平衡信息系统建设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达到有效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