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货币政策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和成本分析理工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货币政策目标应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有所调整。为了应对危机后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我国确定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然而四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实现物价稳定目标必然要以牺牲其他目标作为成本。如何正确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并在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产生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 选择 通货膨胀 内部均衡

一、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及原因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为了阻止经济下滑,采取了经济刺激方案来救市,但是过多的货币刺激却引发了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以及其他三个目标又该如何选择和实现成为我国的一个主题。

(一)内部均衡目标优于外部均衡目标

由于内部均衡是外部均衡实现的基础,国内经济若出现高通胀或萧条的情况,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外部均衡的实现。同时,外部经济失衡又相反加剧内部经济失衡。而即使在内部失衡的情况下,外部均衡至多也是暂时的。从长期看,国内物价的上涨必然导致汇率不稳定,而总需求不足会导致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入的减少,结果都将造成外部再次失衡。所以,对于我国来讲,应该在内部均衡的前提下追求外部均衡,而不能为了外部均衡去牺牲内部均衡。

1. 外部失衡影响内部均衡。

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增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剧国内物价上涨水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两大增长来源。M2/名义GDP代表的是社会实际货币供应量占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用名义GDP的值衡量)的比重。如图,从2008-2010年,这一比值都在持续、显著增加。相比于美国的低比值,我国高比值及比值持续上升意味着有过多的资金滞留在流通领域中,未能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产生作用,形成过剩的流动性资金。货币供给超过实物的商品供给,就会导致物价上涨或者资产泡沫。从图2可以发现我国居民和消费指数受金融危机影响后,2009年的CPI指数陡然下降,我国迅速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刺激经济,从而使CPI指数在2009年开始不断上升。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2.外部均衡难以实现的根源是制度因素。

(1)人民币汇率制度导致外汇购买增加。由于我国人民币实行结售汇政策,出口企业在收到外汇时必须到银行结汇,导致银行外汇数量增加。银行为保持头寸,手中外汇若有盈余,则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大量的外汇抛售导致人民币与外汇供求的失衡,产生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我国目前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买进大量外汇,形成外汇占款。同时,在市场上抛售人民币,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于是,通过货币供给的乘数作用,外汇储备的增加增大了国内货币供给量。
(2)外汇管理体制加剧外汇储备。1994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还处在很有限的水平以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1994年1月1日成功施行以汇率并轨和银行结售汇制为主要内容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连年迅速增长。自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至2012年9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91万亿美元。外汇的剧增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盈余,我国国际收支的盈余再次使我国物价上涨,陷入了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国应寻找突破口,阻止这种循环。

(二)内部均衡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

1.经济增长受通货膨胀制约。物价的上升,一方面来自于内部需求扩张政策带来的货币投放量增加;另一方面来自于美国QE3(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投放一般论文格式范文http://www.328tibet.cn
量激增,加剧了本国的通货膨胀。从货币政策各目标的现状环境看,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虽然合理的通货膨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长期的通货膨胀已经制约经济的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季度数据。
如图2,经济的高增长必然伴随一个通货膨胀率。但在2008年以后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 GDP和CPI都受到冲击开始下滑。之后,我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得到了一定成效,也认识到一定时间段的居民消费指数的上涨,也就是短期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并且是目前还在上涨的一个趋势下,我国GDP却没有伴随CPI同步增长,而是开始陡然下滑,即目前长期的通货膨胀已经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2. 通货膨胀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在短期内,通货膨胀可以换来就业的增加。但是,长期过高的通货膨胀将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收缩,造成经济衰退和失业的增加。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没有解决失业问题。通胀非但不能解决实体经济资本不足和外部需求下降因素带来的失业问题,还可能会恶化这个问题。
(1)资本流入虚拟经济,流入实体经济资本不足。
当实体经济不景气时,实体经济领域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会使其对资金缺乏吸引力。在货币资金供给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受到资本逐利性影响,一些存量资金必会离开实体经济领域,进入了虚拟经济领域,从而推动虚拟经济领域金融资产不断上涨。因此,无论是实体经济领域产品的上涨,还是虚拟经济领域金融资产的上涨,都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形式。由于进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本比进入实体经济的资本多,导致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会记毕业论文
危机后随着通胀水平的上升,我国工业增长率持续下降,而同期的房地产投资额却不断上升,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大幅下降导致就业率下降。财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2)外部需求下降导致就业劳动力需求下降。
金融危机首先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外部投资及其就业。由于外部需求骤降,订单锐减,出口增速迅速下降,表现为大量出口加工型企业和外贸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后陷入经营困境,部分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倒闭,一大批工人失业或放长假。同时,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外部投资也大幅减少,使外商在建和拟建投资项目受到影响,对实体经济和就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实行通胀政策,增加货币投放量,将会加大出口成本,降低出口优势,进一步减少外部需求。按照出口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影响20万就业机会来计算,相当于减少了950万个就业机会。 其次,危机通过产业链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作为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在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为其提供能源、原材料、物流和服务的企业也随之受到影响,不少企业陷入困境,进而通过产业链和消费等途径迅速波及房地产、建材、装备制造、钢铁、建筑、纺织及旅游等行业,通过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展,对我国经济和就业造成严重冲击。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研究发现:人民币每升值1%,外部需求的下降将造成152.84万人失业。其中,钢铁行业减少就业59.99万人,机电行业减少52.72万人,纺织行业减少就业人数38.86万人,家电玩具行业减少就业

1.72万人。

二、物价稳定目标实现的成本分析

(一)出口创汇减少,企业盈利水平下降

外汇储备的增加相应地导致我国汇率上升,使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小,相互替代性强,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造业及电子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商品的外币,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竞争优势。截止2012年10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经超过30%。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77%,2011年1-2月下降到1.47%,低于同期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工人工资上涨和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还有下降的趋势。世界上第二大太阳能硅片生产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电力公司,201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几乎翻倍,而上半年债务比率高达93%,正陷入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困境之中。

(二)本国进口替代产业减少

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幅度过大,可能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这样不仅对资源性、低价位和低附加值商品,也会对整个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以及就业造成较大打击。相对于本国一定的市场需求,本国市场的相应产品以及生产该产品的一系列产业就会受到影响。国外进口产品挤占了本国的市场将不利于我国相应或者类似产品的发展,我国的进口替代产业将会减少甚至难以生存。会计中专毕业论文范文

(三)货币供应量减少,信贷规模缩小,中小企业投资不足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扩大投资,各地政府在税收、生产资料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了中小企业一系列支持政策。中小企业在优惠政策面前大力融资,资金需求量逐步加大。但是,通货膨胀迫使银行减少信贷投放,紧缩银根,势必会使正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切断资金链。另外,中小企业在信贷投放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大部分资金都被投放到国家大型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所得份额更是少得可怜。
此外,在一个行政区域的中小企业,有很明显的产业特点或产业相对集中,造成对资金的使用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时效性。而中小企业没有备存资金,失去了资金保障,会出现后期力度不足。没有资金投资,新项目无力研发,老项目难以继续的局面,会出现大量的烂尾工程,甚至会影响到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这对中小企业自身甚至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失业率上升,经济下滑

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口年均减少404.8万人,就业总量稳步增加,结构进一步改善。但是,我国农村当前仍然有接近1.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上每年新增将近600万毕业大学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如图2000-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随着就业率下降不增,反而下降。这是因为我国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必须稳定物价水平,当前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这意味着失业率的上升,由于劳动者因就业和工时减少导致的收入减少,造成消费萎缩,必然进一步引起经济的衰退和就业的减少;另一方面,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对就业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预期,进而缩减自身消费,也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基础。

(五)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延缓实现

为了应对货币供给过剩的严峻形势,我国银行采取了包括发行银行票据、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方式在内的对冲操作,以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所带来的影响。银行为了对冲央行发行的票据支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为了及时、有效地发行央行票据并回购人民币,央行不得不以提高票据利率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而央行票据利率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市场利率水平随之上升,这一方面会促使外资更进一步地涌入,增加外汇储备,进而加大对冲操作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增加央行的票据发行成本。据统计,2012年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己分别升至

3.1618%和4875%,造成央行公开市场成本巨大。

另外,由于中国长期实施固定汇率和强制结售汇制度,人民银行对美元无论是其流动性风险还是其市场风险都进行了担保,导致美元汇率的高估和人民币汇率的低估。通过推动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来释放升值压力,这就决定了中国不会选择一次性升值的方案而是选择渐进升值的方案,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将长期升值压力转化为长期升值的事实。

三、政策建议

(一)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在汇率上升、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经济战略转型和政策选择的着力点。

(二)优化产业结构,与国际产业结构接轨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民族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减少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促进科技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为此,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研发质量,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鼓励适当扩大进口,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推进重要战略物资和关键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 源于:论文格式要求http://www.328tib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