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初探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企业财务会计随之电子化、软件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各类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在会计有关专业中也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虽然此课程开设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但由于对教学模式的把握不到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教学模式,以充分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集信息系统、管理学、会计学、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岗位中能否快速顺利进入工作角色,能否被企业所接受。培养高质量高社会适应性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如何把这一目标贯彻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课程性质与特征,教学现状分析和新模式的探讨建议等几方面来着重入手。
1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要特征

1.1 综合性、操作性、系统性强

该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知识课程。它是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另外它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课程设计思路主要通过教师操作演练和学生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会计电算化是为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具备了《基础会计》、《IT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之后,运用ERP软件,围绕总账、报表、资产管理、往来账款、工资管理等几大模块开展训练,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关于会计的范文

1.2 更新速度快关于会计的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会计电算化运用的软件也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学校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软件技术,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课程也正是迎合社会这一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2 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2.1 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纵观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担任会计电算化的教师队伍,我们不难发现,有来源于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有着丰富的财务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但是这些教师队伍当中,即使是来源于企业,也往往只对自己操作过的财务软件较熟悉,教学过程中一旦使用新的财务软件,并且软件出问题的时候,都需要求助学校的IT部门人员。正因为运行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上课过程中一旦电脑出现不可预测问题时,会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课程进度。

2.2 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合理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某个软件的业务操作上,比如用友、金蝶等。在教学内容上,部分院校只对总账系统模块重点讲解,从而忽视资产管理、往来账管理等模块的讲解;也有部分高校只针对会计单方面进行讲解,从而忽视财务会计在整个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位置,以及与供产销等其它环节的衔接和逻辑关系的讲解,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较片面,不能作为整体来把握企业的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2.3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片面

目前大多数院校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和演示法。教师在台上一边讲解,一边用软件操作,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http://www.328tibet.cn
能力;学生在下面盲目地听,这样会导致教师一味的在台上手忙脚乱地讲,而学生死记硬背地记住老师讲解的步骤,而没有理解实质。这样的课堂效果可谓不尽人意。很多学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只是盲目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2.4 没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各要素以及实施教学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教师、学生、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还有一些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属环境资源,还有教学设备、设施资源、媒体资源等。很多高职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安排上不合理。首先没有很好的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教师资源,其次也没有合理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思考能力欠缺的这个资源特点来教学。还有些院校连基本的实训室教学资源都不完备,导致整个教学进程的滞后。

2.5 课时安排不合理

在课时安排上,由于某些院校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合理,从而导致课时安排环节也经常出现问题。很多老师往往等到新学期一开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才发现,使用的教材与学期的课时安排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经常会出现课时过少或者课时过多的情况,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 高校教学改革建议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经常聘请企业中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会计专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来学校,给教师做培训,从而提高既有教师的师资队伍水平。另外,学校在聘用新教师时,尽可能弃用或者少用应届毕业生,多考虑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师资队伍强大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才有保障。

3.2 改革教学方法

要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角色体验法等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发挥自己的思考想象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上,可以围绕总账系统来教学,以应收应付往来账,资产管理等环节进行辅助教学(见图示1)。要经常应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要适当采用角色体现法,经常创设问题情景,设置财务经理,财务主管,总账会计,往来会计,出纳等工作角色,让学生分角色体验其中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3 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贯穿课程的始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应该了解财务会计在整个企业资源计划(ERP)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模块,还应该让学生接触ERP中供产销等模块的学习,理解整个ERP系统各模块的逻辑关系,从而让学生系统掌握软件与企业资源计划的关系,财务会计与供产销环节的无缝衔接以及财务会计中总账与往来账,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无缝衔接关系。另外在课时安排上要合理,要以能完成最终教学目标为基准来安排课时。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仅仅掌握传统的财务核算软件以及初级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全方位的信息处理需求,这不仅需要院校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还需要进行知识扩充,导入ERP系统的学习,重点学习生产控制管理模块和供应链管理模块。另外要提高运用Excel电子表格和Access数据库进行会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同时合理补充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相关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彭艳梅.《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新探讨[J].财会教育,2012,08(16):115-116.
陈娜.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20).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