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务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不足研究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国家审计职能拓展、创新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类型,经济责任审计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衍生和发展,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顺应了国家法制建设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态势要求。主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实物问题进行研究。会计专业论文范本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多元化审计;动态审计
1673-291X(2013)19-0173-02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1.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领导干部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也向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挑战。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倡导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联系领导干部任期目标,通过对相关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对其任期工作业绩作出评价,能够达到客观、公正地确认其经济业绩,全面评价考核领导干部任期业绩的目的,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据,同时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防止短期行为。
2.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促使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增强了纪律观念,促进了廉政建设。
3.核实了家底,客观公正地鉴定了前后任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审计立足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有利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由于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事实上也就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改变了“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状况,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财会论文

二、经济责任审计实务问题研究

1.采取廉政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以增强领导干部廉政报告的可信性作为审计目标,以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为指引,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实施廉政风险导向审计。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三大步骤:一是实施廉政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廉政风险因素,即识别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领导干部错报或漏报廉政信息。在识别廉政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评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水平,即评价廉政风险因素是否影响到被审计的领导干部错报或者漏报廉政信息,以及评价其影响程度,并据其判断出是否存在重大廉政风险。二是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在廉政风险评估程序的基础上,针对评估出来可能存在廉政信息错报和漏报的重点风险领域,开展细节测试,以确定领导干部不存在重大廉政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三是根据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领导干部的廉政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不存在错报和漏报,并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除了出具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以外,还应当编制廉政风险评估报告。该报告主要包括导致重大廉政风险的事项、被审计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这些薄弱环节和漏洞,有可能导致领导干部的违规违纪。首先要搞好审前调查。审计前,要清楚地了解被审计人在任期内作了哪些工作、面临什么样的环境、取得了哪些成绩、群众反映如何、特别要弄清被审计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其次要编制好审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审前调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将其列入审计重点,特别要根据审计成本和审计资源的要求,考虑审计风险的大小,对审计内容进行取舍,提高审计工作效益和效果。
2.实施多元化审计与动态审计。离任审计不单只是对离任者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地评价,还可以成为对后续领导人员实施任前监督的标准,利用离任审计的双重效果可以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工作的效率性与准确性。还可以将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和期后追踪审计三者动态的结合,真正查清离任者离任后过一段时间才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清是非,划清后续领导与离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http://www.328tibet.cn
任领导之间的责任归属。
3.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创新措施到位。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把贯彻落实好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作为根本任务,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和指导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创造性地提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服务干部监管需要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思路,并将思路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始终,并引导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积极探索审计工作中的新方法、新路子,促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不仅要审计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决策等经济业务,而且必须审计经济行为。因此,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从事项的重要性和审计对象的权利与责任分布情况来确定出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而言,对行政事业单位,重点审计收支情况;对行政执法部门,重点审计执法收费和经济开支情况;对企业化管理的部门,重点审计资产损益的真实性,决策有无违反程序造成重大损失,有无以权谋私行为等。对任期比较长的责任人,重点审计任职期初和任职期末的时点资料,并把近三年的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对重大问题向以前年度追溯。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任期内的重大经济活动、中型以上建筑项目和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重点审计。要紧紧围绕“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个主题,至于财务收支方面的有关细节问题,凡与经济决策、经济行为无关的内容可以忽略。这样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也有利于查深查透,恰当地划分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可以把经济责任审计同常规的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起来,做到一次进行两项任务,在安排年度计划时,做到常规审计、专项资金及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在出具常规审计报告的同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记录台账和审计档案。这样做,可以发挥审计人员的整体合力,还能够减轻经济责任审计的压力。在审计过程中,努力争取被审计对象和单位的协作配合到位。审计职能相对有限,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涉及到被审单位和领导干部个人消极配合审计,设置工作障碍影响审计。出现重大的审计情况时,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则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帮助协调审计关系,了解和查处有关重大问题。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经济责任审计,归根到底需要审计人员去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的要求都非常高:首先是强化职业准入,审计执业资格的认证上岗,是今后审计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强化后续培训,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而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适应现代审计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最新颁布的财经法规、审计法规的学习,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界限,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实际能力,要让更多的审计人员通晓财会、经济、工程、计算机、英语等各种知识,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参考文献:
财政部CPA考试委员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