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审计我国环境审计进展目前状况怎样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国家治理战略布局由“四位一体”深化为“五位一体”,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也应着眼于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环境审计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结合我国环境审计现实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简要分析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环境审计;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
:A
原标题: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现状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4月25日
今年连续的雾霾天气让国人越发感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保护事业逐步推进,但由于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着主体单一、绩效审计不全面等现实问题。深入开展环境审计,监督治理环境污染,履行政府职责,是审计机关响应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

一、环境审计的由来毕业论文范文会计

“环境污染危害”的话题随着1962年美国作家莱切尔·卡特《寂寞的春天》一书的面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那时起,审计也便关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环境审计,最早出现于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审计是顺应环境建设、污染治理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逐步发展,深入开展环境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我国现时情况而言,更是响应十八大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二、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我国虽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但存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先天不足的环境压力,加之以资源破坏换取经济增长更对我国生态资源施以重压。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起步晚,环境审计仍在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针对我国国情,为防止空气污染、土地及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相应的机构及制度建设。1983年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4年环境审计的构想首次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被提出;2005年刘家义提出了“我国今后的环境审计应逐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项目的审计力度,拓宽审计范围,积极探索环境效益审计”等。但我国环境审计对象单一、审计类型单纯依靠财务收支审计、审计思路保守。总体而言,我国环境审计方法、制度的深度与广度均没有成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环境审计可划分为生态环境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环境审计是生态经济效益审计的良好方式。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生态环境保护:“三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等;环境污染治理:“三河三湖”、“一海”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三峡库区水南水北调污染治理工程等。在以政府为单一审计主体的现状下,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审计以环境保护资金为抓手展开,环境效益审计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企业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虽已涉足环境审计领域,但要想达到其他国家的审计实践程度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环境审计还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公民环境意识不强。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观念很难转变。现如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倾向依旧存在。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环境审计意识缺欠,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环境保护的借口。
(二)环境绩效审计薄弱。从宏观政策讲,政府审计主要是对环保资金的使用进行财务审计,没有全面开展环境效益审计。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一般都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设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国际公约的履行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实际上,效益审计中对于环保资金是否达到预期使用效果很难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测评,单纯的依靠统计数据,并不能完全真实地看出资金使用效果。会计论文写作
(三)审计工作主体单一。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环境审计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审计,在微观上,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民间审计组织参与度较低。企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对环境审计关心程度低,客观上导致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市场难以形成。而在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因为环境审计项目范围拓展难度大,无法保证环境审计质量,事前监督的效益被严重削弱,加上政府制定的环境审计准则不完善,导致了审计的高风险。审计主体的单一性使得审计力量和监督薄弱,资源整合落后于环境审计需要,从而限制环境审计的发展。
(四)缺少立法支持,理论依据不足。目前,我国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虽然基本形成了环境审计及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是却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和评估标准。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常常因无法可依而处于被动的尴尬位置。同时,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基本处于学习阶段,审计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便是结合我国国情开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审计理论研究。
(五)无专业人员队伍作保障。环境审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要求强,涉及环境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配备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保护审计队伍。它的技术性与专业性,不同于一般的财会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我国现有的审计人员多为财会、审计或经济类专业人员,具备的工作技能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深入开展环境审计的相关建议

深入开展环境审计,是履行审计机关监督职能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的需要。根据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滞后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毕业论文范文会计专业
(一)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宣传,提高对环境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的状况,各级审计机关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地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履行监督职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树立正确的环境审计理念,贯彻落实资源与环境基本国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加强环境管理的大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绩效审计还处于萌芽状态,效果和效率都不理想。因此,推广环境审计应开展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审查各级财政及主管部门是否及时将环保资金拨付给使用单位、审查被审单位环保资金的利源于:期刊论文http://www.328tibet.cn
用是否有效率;在已开展的治理项目审计基础上,做好后续审计工作,将重点放在相关项目的使用情况上;探索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考核绿色GDP,充分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在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同时,树立企业社会责任,二者相互促进。
(三)构建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为了增强环境审计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审计质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构建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扶持民间审计,发展内部审计,不能单靠一个部门,而应展开三位立体式审计主体格局。在审计机关内部,要求环境审计与财政审计、投资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统筹兼顾。开展合作审计,不同区域、地域可跨地区合作,提高准确性。
(四)推动环境审计立法,加强理论研究。环境审计是利用审计手段检查、监督和评价环境的行政执法行为,环境审计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还应将审计法规与环保法规相结合。在突出审计监督职能的基础上,还应完善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审计人员应认真总结审计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体验与升华的转变,立足国情,整合环境审计与环境经济。
(五)加强环境审计队伍建设。首先,各省、市、区审计机关要完善专门从事环境审计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根据我国现实国情需要,配备专职环境审计人员,并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审计机关可采用“引入”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引入具备资源、环境专业的人员,不断扩大审计队伍;还可以开展环境审计业务培训,逐步建立起对环境保护和审计工作有保障的专业审计队伍;再次,审计机构可聘请在资源环保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对环境审计专项项目和日常审计工作的指导,弥补审计专业队伍中存在的技术不足。财务论文
(六)因地制宜突出环境审计的工作重点。各级审计机关要抓住资源环境领域的重点项目,按照“统筹规划、全面审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十六字方针,结合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要求,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审计: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土地、海洋、矿产、森林等重要资源审计。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我们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国家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节能减排审计,对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采取具体措施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掌握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成效,查找原因,提出建议。
3、扩大自然生态系统,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资源审计,关注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特别要关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破坏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问题。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环保资金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揭露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十八大代表大会报告及相关记者招待会发言稿.
张庆龙.政府审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蔡春,陈晓媛等.环境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唐滔智,罗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审计的发展.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石雪梅.我国环境审计研究与分析.财会通讯,2012.12.
[6]黄旭全.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8.
[7]夏江华.嘉兴市审计学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