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培养课程生态、能力进展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学术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根据会计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长沙理工大学以课程生态为导向推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形成了“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依托项目的研究性教学、依托基地的岗位教学四大特色,显著地提高了本科会计教育的质量,对提高学生应对复杂经济行为的职业判断能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生态;“校—企”联合教学;研究性教学
作者简介:邓学衷(1966-),男,湖南武冈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姚俊俊(1988-),女,河南开封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生态视角下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111)、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项目编号:TS11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007-0079(2013)13-0015-02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而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却在教育实践中见仁见智。随着社会现实问题的日趋复杂,多学科交叉和协同的知识生产方式与教学模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开启了研究现实教育问题的新视角,以教育生态学方法推进的本科会计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课程生态对会计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机理

生态学从生物及其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生物的生存环境,揭示生物的适应行为和生长规律。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物种是通过创新和相互适应的交互作用来实现共同演化,演化过程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学原理:如种群密度制约、种群动力学特征和生态位。与生物物种类似,学科的发展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要受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构成了学科发展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一个特定时期内相关学科之间又具有相互支撑、相互营养的共生与交互关系,这又构成了学科发展的内部因素,学科生态系统正是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演进和发展,并带来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知识总量增长。课程作为学科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是形成创新人才能力要素和推动学科发展的基础,运用生态学工具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反映了教育教学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的时代要求。
就会计教育而言,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系列因素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极大地改变了会计教育的生态环境,运用多学科综合方法认识商业决策成为会计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加快提升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使课程设计适应会计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生态学理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系统包括课程生态、课堂生态与实践生态三个子系统。课程生态是指在会计学科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形成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经过特定的教育方法在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上有独特的功能地位,并与其他课程相互联系。
会计课程与学生构成的核心教学系统中,不同生态位的课程及其相互关联构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并发展学生的能力。图1展示了课程生态作用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在机理。其中,横轴表示课程密度C,纵轴表示学生的知识占有量K,Q点是会计学生应该到达的最少课程和知识量,也是会计学生区别于其他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基本标准;类似抛物状的曲线L1与L2分别描述了不同类课程密度与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存量变化状态,经过Q、A、A1点的直线E、E1反映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动力学性质,其作用机理分析如下:
首先,在曲线L1的情况下,随着同类课程密度的增加,会计学生的学科知识量不断增加,A点是学生在课程密度(Y)可以获得的最大学科知识量;继续加大同类课程密度,由于不能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学生的学科知识重复率增加,产生学习疲劳,批判性思维发展受到抑制,知识增量不断减少,Q、A点确定的直线E揭示该情况下学生能力发展的动力。
其次,在曲线L2的情况下,根据会计与经济决策、企业风险预警的密切关联在会计教育中减少同类课程生态位的重叠,降低同类课程密度(Y1),增加学科大类课程、交叉学科课程和企业实践课程,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水平,学生的学科知识量曲线整体上移,学生可以获得的最大学科知识量移动到A1点,Q、A1点确定的直线E1显示该情况下学生能力发展的动力。
因此,在会计教育的课程生态系统中,如果某一类课程的密度过大,即课程生态位的密度过高,就会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宽度形成制约,影响批判性思维的开发,从而抑制学生的能力发展。反之,在规定会计学生应达到的本学科最少课程和专业知识量的标准下,根据会计教育的生态环境变化,降低同类课程密度,增加学科大类课程、交叉摘自:学术论文格式http://www.328tibet.cn
学科课程和企业实践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复杂经济行为的职业判断力。

二、课程生态引导的会计教育改革实践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探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新模式,长沙理工大学以“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平台,从2010年开始在本科阶段设置了“卓越会计师试验班”,集“课程改革、企业实践、双师指导”于一体。“卓越会计师试验班”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根据会计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大大改善了会计学生成长的学科环境。具体做法归纳如下:中专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1.“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个性

学习和认知理论表明,学习模式或学习风格是对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模式及其变革是个性化的,与其个人的遗传智力、社会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是学生个体的延伸;另一方面,学生采纳何种学习模式要与学校的教学要素以及社会文化、就业需求等因素相切合。卓越会计师班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通用专业课程基础上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程。在这里,全班学生以4人为单元分为若干小组,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一名校内专业教师和一名校外导师专门指导;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主篇和辅篇两个部分,前者以班为单位教学,以保证课程基本内容的讲授,后者由指导教师在小组内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职业规划提供辅助教学,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辅助教学材料,使主课堂与辅课堂相结合。例如,“财务会计学”课程在主课堂讲授,而有个小组的辅课堂就学习“会计的文化意义”。

2.“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体验

19世纪后期,威廉·詹姆斯在《与师生们谈论心理学》中明确提出:“一个人通过自身的活动才能学得最好……有效学习不仅是全面的、跨学科的,也是具体的。”理论教学的抽象和实践教学的具体是学生学习的两个视窗,二者交替地作用于对方,同时使对方更趋完善,这正是教与学不断获得改进的内在机理。会计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较多,一般可分为非正式岗位与正式岗位实践两大类。卓越会计师班学生的非正式岗位实践教学采取了与企业联合的多层次教学:一是根据企业提供的业务资料,分小组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由企业指导教师点评、修改;二是定期在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人员在班级进行实践指导,提供鲜活的案例分析,强化了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中,要求不同的小组从社会学、经济学、学、工程学等不同学科来揭示现代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

3.依托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会计专业毕业生论文的范文

以项目为依托的研究生教学,其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通过对项目中问题的探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和综合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提供一种氛围来帮助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将新的知识或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事实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通过探索来设定问题、找出获得关键信息的方法、解释问题并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卓越会计师班的研究性教学是以分层次的多样化项目为依托展开的:一是在小组层面有校、省、国家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企业导师提供的小型会计信息揭示和财务决策辅助项目,校内学术导师提供的国家、省部级课题辅助内容,通过这些项目教学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寻求答案;二是在班级层面结合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对各个小组的项目进行交流、分析、讨论、修改,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并独立地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创造。

4.依托基地的岗位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格

根据情境学习理论,要想学生学会与工作有关的思想和技能并知道其如何使用,工作经历极为重要。“与那种由教师驱动、以书本为导向的抽象教学相比,工作经历将会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投身于那种知识之中”。[3]Martin and Wilkerson的研究揭示,岗位实习增进了学生对会计知识、商业意识和竞争价值的积极理解并发展了与职业人员协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为了保证卓越会计师班学生的在岗教学获得应有的效果,学校、院系首先与电力、交通行业的工程项目企业、会计事务所等多家单位签订长期的联合培养协议,提供一定的经费,让每个学生有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在内的至少3个实习岗位可供选择。其次,作为一种正式岗位实践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企业导师,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实习的中期,系部派校内导师到学生所在实习企业进行检查,与企业导师商定论文选题、开题事宜。该环节增强了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职业判断力,为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打下了基础。会计方面的论文范文
从会计教育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保证了卓越会计师班的培养质量。与同专业的平行班级相比,卓越会计班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在近两年的实践中还获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项目20个以及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4个、校级项目15个,学生覆盖面达到96%;而同期平行班仅获得2个校级项目。这些成绩表明,卓越班的教学改革显著地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三、结论及教学改革启示

以课程生态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根据会计教育的生态环境变化,降低同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http://www.328tibet.cn
类课程密度,增加了学科大类课程、交叉学科课程和企业实践课程,对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复杂经济行为的职业判断力起到了独特的教育价值。从这项教学改革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跨学科教学团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会计教育的教学要跳出单学科的课程设计模式,应根据会计教育的生态环境变化,从跨学科的视野进行课程开发和规划,进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职业能力。在“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中,一是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的同时,动态吸收部分校外专家学者参与课堂教学;二是充实实践教师团队,使理论和实践、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增强教师参与实践的动力。

2.企业导师和实习基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为了从机制上确保岗位实习质量,学院与系部首先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提炼出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使学生在岗位实习中上手快,这自然会增强企业接受学生的意愿。其次,学院和系部要对学生在企业的正式岗位实习纪律提出严格的要求,而学生要树立“学本领”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企业导师的项目并与自己的论文工作联系起来,通过项目研究的形式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完成项目报告。企业导师和基地应针对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岗位互换,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职业判断力。

3.改进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

在教师层面,要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把好质量关,将辅助材料授课、项目研究、在线作业和问题反馈等列入校内教师授课内容并占有适当的权重;企业导师的评价则依据学生实习的岗位数、时间、所完成的实习任务和研究报告进行定量考核。在学生层面,要从学生运用会计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判断入手改进课程考核方式,要改变目前主要以记忆为中心的笔试成绩评价体系,提倡批判性思维,扩大项目研究性学习、案例报告、财务与会计模拟实验、岗位实习及对外咨询报告等内容在考核中的权重并形成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英]Robert May, Angela Mclean.理论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29.
[3][美]弗雷斯特·W·帕克,埃里克·J·安科蒂尔,戈兰·哈斯.工作实践出真知:业本学习与教育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5,3

2.会计毕业论文大纲

[4]Martin, D. R., & Wilkerson, J. E. Jr..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internships on student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J].The Accounting Educators’Journal,2006,(16),129-138.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