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财务管理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策略站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任务及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保证。当前国内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对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和监督、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深入分析事业单位当前的财务管理的特征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制度

一、事业单位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特征

主要有3个方面特征:
第一,事业单位通常不拥有企业会计层面上的所有者权益。所以,事业单位的资金提供者不能够分享事业单位的全部剩余价值,也不拥有清算、转让、赎卖或出售的权利。
第二,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通常都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或是其他提供者,并且资金的提供者不会期望所提供给事业的资金能够获取正常的经济利益或是依据投资比例收回。

三、事业单位通常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不需要直接追求物质财富。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其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过分关注预算收支,而忽视了前期预算编制和预算评价,导致单位现有资金不能够高效发挥作用。
2.由于事业单位忽略预算编制工作,进而造成了财务决策的不科学和随意性,进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的“乱、散、松”现象,极大地削弱了专项资金预算的实际执行力度。
3.部分事业单位即使编制了预算规划,但却没有进一步跟踪审计预算资金实际使用效益,即使进行了,也仅仅是一些肤浅分析和简单总结,预算资金的效益考核和成本考核工作也不能够有效执行,最终促使大量的优质项目难以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资产管理问题

1.固定资产的管理

(1)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和有效的约束机制,不仅造成固定资产购置工作通常缺乏合理性和前瞻性,不能够明晰采购固定资产的具体经济效益,忽略单位的财力状况、客观需要,没有依据有效、节约、合理的采购原则购置相关的固定资产;还导致事业单位不贯彻执行政府规定的集中采购制度,部分事业单位还刻意应用“化整为零”分步采购策略,尽可能规避政府的集中采购规定等。
(2)缺乏规范合理的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制度,这就导致事业单位难以严格管理和详细记录单位固定资产实物变动状况。没有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登记和购置验收制度,针对固定资产的保管、领用工作没有录入相应的记录或台账,相应的管理手段不规范,管理手续不健全。没有定期盘点和清查固定资产的收支状况,制定的财物清查制度往往形同虚设,导致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一致,大量的固定资产盘亏、损毁以后,难以追查具体的原因和追究相关的责任。
(3)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不少漏洞。首先,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和确认程序不规范、不及时,造成固定资产账物的大量脱节。其次,相应的后续计量工作也难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再次,与固定资产处置相关的记录和信息披露不全,严重弱化了财务部门的会计监督职能。

2.专项资金的管理

(1)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通常缺乏整体规划、分配制度不科学。首先,事业单位在分配专项资金时,往往没有科学、规范的操作尺度和定额标准依据,其仍旧使用预算编制当中传统的基数加增长模式,部分单位甚至仅仅将专项资金进行随意的“切块”分配,即使其可能有不少的分配依据,但拥有较强的主观性的分配模式必然导致其与实际需要的巨大差距。其次,专项资金往往包罗万象,没有规范的财政供给标准和范围。
(2)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首先,对于专项资金的支出,事业单位往往不会实施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手段。专项资金的经办人员通常没有较强的控制意识,各项费用支出往往实报实销,财政监督力度不强,没摘自: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有构建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导致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挪用现象经常发生。例如,挤占专项资金,期末红字挂账,事业经费超支;年终冲转专项拨款,预算内经费超支;以发展单位事业为借口而要求上级额外的专项拨款去弥补正常经费的缺口。
(3)部分事业单位拥有大量闲置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实际利用率不高。由于部分单位没有编制详细的专项资金预算,造成实际预算执行进程缓慢,而国内又缺乏监督专项资金结余状况的制度体系,造成结余部分的专项资金变成了各单位的正常经费,制约和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发挥盘活资金的作用,难以严格执行滚动项目的支付模式,制约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正常运作。

(三)内部控制问题专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主要有2个方面问题:
1.没有制度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大多数单位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单位的内部监督审核工作也仅仅由财务部门员工,即使少数事业单位已经构建了内审机构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内控制度体系非常不完善。
2.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和岗位配置工作通常不够合理,业务繁杂互相交叉,单位会计人员过多,导致具体的职责不明确,进而导致事业单位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审核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三、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1.强化收支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应当尽量将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全部收支纳入单位内部的预算实施控制范围,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要严格坚持按进度、按项目支出,禁止随意变更规定的预算项目以及超出规定预算安排支出,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原先的预算或追加预算支出的,必须依据相关的程序规定报批。
2.科学合理地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事业单位首先应当坚持预算评价、执行、编制并重的总体原则,编制手段和过程要科学合理,推广普及绩效预算、零基预算的先进编制方法,综合统筹预算内外的项目,将单位的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编制。3.构建预算考核制度。作为对预算执行状况的总体评价,预算考核是预算纠偏和预算控制工作的基础,也为未来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预算管理环节。在预算执行过程和预算的阶段目标完成以后都需要开展预算考核,它既是一种动态考评机制,也是一种综合考评制度。

(二)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1.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1)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应当从资金来源渠道层面强化对其固定资产的采购监管,尽快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采购制度,研究创新的采购管理模式。改善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方法,使其在财务报表当中能以补充资料的方式出现,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披露固定资产利用率、占有、新增、报废、闲置状况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强化外部监督力度,监察、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要严格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监督工作,把推动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真实完整作为核心的监督理念,尽可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应当科学划分和明确其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部门及相应的权限;在单位内部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确定具体的责任人,把资产管理的全部责任细化落实到个人,并且定期考评责任履行的实际情况。
(3)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构建规范、透明、系统的管理体系,在单位内部开展固定资产的分级管理,将其分解成容易管理的较小工作单元;在事业单位内摘自:学报论文格式http://www.328tibet.cn
部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报废、使用、购置等诸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构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

2.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

(1)健全项目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项目的论证、筛选、立项制度,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独立的可行性研究和专业评审,构建合理、科学的操作尺度和定额标准,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开展项目专项资金的审批申请工作,合理分配专项资金。
(2)完善监督机制。财务监督部门要在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严格监督项目实施状况,实施多环节、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体的外部舆论监督职能,及时跟踪和披露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且对专项资金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公证、全面、客观的报道。
参考文献:
1.张红,张昊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1(04).

2.王秀琴.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3.姚慧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业局第七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