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预算关于企业预算后评价相关理由新探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阶段企业预算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企业预算的实施质量。因此,建立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评价体系,对企业预算管理健康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预算 预算后评价 评价体系

一、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预算不完整、不科学,支出预算不够细化

当前,国内存在部分企业进行预算编制时仅考虑实现利益价值最大化,忽视了自身的实际财力状况,以致收入预算缺乏完整性、科学性,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预留资金过多,同时,企业预算执行时所存在的随意性、不确定性较显著,难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

(二)企业预算执行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社会中关于企业预算的相关法律法规已难以满足各企业的需求,以致经济市场中法律约束力不足;另外,国内多数企业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开展预算编制与执行活动,从而加剧了挤占、私自挪用项目资金风险事件,导致企业大量的资金流失、浪费,不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企业预算管理重编制执行,轻评价分析

国内多数企业普遍认为,只要做好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便能够规避企业资金流失、浪费现象,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而评价分析工作与企业目标的实现关系不大。因此企业大都将预算管理的重心放在编制与执行环节,关于评价分析等工作的关注力度不足,并且,我国财政部针对于预算管理虽制定了绩效评价分析方法,但相关操作准则不明确、操作流程不规范,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分析工作。

二、企业主要业务环节的预算后评价分析

(一)基于预算控制的企业业绩评价

预算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实质上是依据既定的预算目标,实现对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活动的实时监督,及时发现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之后采取应对措施予以纠正,从而推进企业实现预算目标。另外,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现该机制与奖惩激励机制相挂钩,依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处。

(二)预算执行环节的动态业绩评价

预算执行过程实质上是预算目源于:科技论文http://www.328tibet.cn
标实现的过程,为此可依据动态业绩评价生成跟踪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活动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其中动态业绩评价通常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于预算执行结果与预期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予以确认与处理,这一过程统称为事中控制。总结而言,事中控制由三大环节构成,包括实际结果与预算的比较差异、责任分析及差异处理等。企业对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确认与处理越早,企业达到预期预算目标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三)预算期末的综合业绩评价

不同的企业对期末具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情况下,期末具有三大类型:季度、半年度、年度。其中预算期末是指企业于期末,分析评价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状况。企业之所以将预算目标确认为评价标准,其原因在于企业现行预算目标是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之上所确立的,由此使得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性,能够起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同时,综合业绩评价既是本期预算的终点,又是下期预算的起点,其主要以评价企业整体效益为主,往往作为奖惩分配的重要依据,对激发各部门的积极性、能动性,增强各部门责任感、紧迫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改进企业预算后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推进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实践表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各有利弊,因此,无论是单独使用哪一指标,均难以达到企业预期目标,所以需要推进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二者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实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这样才能够确保业绩评价获取到良好的效果,以准确反映企业预算执行状况。

(二)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应表现为集企业战略、预算、控制及评价于一体

因此要求国内各企业应着眼于战略制定、预算编制、业务控制及业绩评价等多个方面,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确定业绩评价指标。会计调查报告范文

(三)实现各类业绩评价指标综合平衡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传统单一业绩评价指标愈来愈难以适用于企业业绩评价需求,所以需要企业进一步改善传统业绩评价框架,结合自身的特点与需求,建立完善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企业开展业绩评价活动提供有力平台。

(四)为确保预算机制高效性职能充分发挥,需要实现综合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

对于综合评价而言,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的评价,其在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效应,同时,预算目标设定与完成好坏取决于差异分析质量与利益分配公平、公正状况;对于动态评价而言,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进行的评价,其既为企业开展期末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又为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提供有力工具,促进预算效应充分发挥。总结而言,企业只有实现过程和结果并重,才能够发挥预算机制系统控制效应。
一方面,企业应做好预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对接工作,依据综合业绩评价,结合企业预算管理实际状况,落实好动态业绩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构建绩效考核与奖惩激励机制,推进绩效考核机制与奖惩激励机制相挂钩,实现企业预算闭环管理。

(五)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注意权限的划分与制衡

企业实行预算控制后,企业全部资源运用和业务开展都受制于预算的控制,为适应企业在实际的运行中遇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预算必须具有一定弹性,这是预算与计划的一个重要区别。但预算弹性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预算将失去控制作用。另外,预算编制、调整的权力不进行划分与制衡,预算将形同虚设。因为,如果没有权力的划分与制衡,预算编制可能松弛,特别是如果对于预算调整权力不加以制衡,超预算或无预算的项目可能因为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将严重受损。为了企业科学的管理,一方面,必须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各级领导的预算调整权限,一定层次的领导只能有一定限度内的预算调整权,较大或较重要的预算调整应由高层集体决策。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规范的调整程序和调整权力的制衡,制约预算权力的行使,对预算调整的幅度和频率加以限定,无论哪一次层次上的调整权限都必须受到监督与制约,这样可以防止滥用职权的现象,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并完成预期目标。

(六)应重视预算的激励作用

中国企业开始注重预算的控制效果,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但是对预算的激励作用尚不够重视。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预算调整,企业认为对职工积极性并没有明显影响,这正是预算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一种表现。因为建立既有先进性又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实现的预算指标,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精神的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实现目标的奖励 (或无法完成指标将受到惩罚)制度又将形成一种物质的动力。这将激发职工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是预算应有的激励作用。然而,这次调查得到的判断是,在现有的预算管理实务中,这种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这至少可以说明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预算指标制定在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控性方面仍需改进;二是预算执行的奖惩不够明确或预算约束不严;三是企业对于预算工作、预算指标的宣传、沟通不足,职工对于自己的行为与指标的关系、对于完成指标与获得奖惩的认识不明确。依此而论,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评和调整全过程的全员参与度实属改进当前我国预算管理实务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童伟.制度构建与模式创新背景的绩效预算监督体系催生[J].改革.2013(03)
陈英.试论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3]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刘元海.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实践与探索——对攀枝花市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研究分析[J].财政监督.2012(18)
[4]叶巧凤.浅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J].商场现代化.2012(22)
[5]赵海利,彭军.预算管理中的收入预测:来自美国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