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革新深思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基于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出台,针对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原则谈一些认识,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行政单位 财务规则 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阶段和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几方面的主要内容。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加强和改进时于规范财务主体的行为,堵塞漏洞,节约财政资金,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计划定额流于形式,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经费管理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财务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经费收支的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完全预算是财务管理的先机,此预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中往往出现有的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本原始凭证混乱。原始凭证是财务管理的依据,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档案价值。实践中有的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有些单位将相关收支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单独保管,未列入单位总账内管理,形成账外账和“小金库”。

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忽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很少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不合理、执行效果较差。一是费用审批程序不合理。目前对经济事项的流程控制过于简单,仅仅局限在事后审批上,缺乏事前控制。很多单位费用开支实行的都是事后“实报实销”,“先审批后审核”的程序。二是部分不相容岗位未适当分离、职责不明。

(二)各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缺陷

(1)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的还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隐患。
(2)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应安排的项日人为安排资金,致使应该安排的项目预算不能打足,影响了预算编报的准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也给项月的绩效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3)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在时间和数量造成脱节的问题。一是不管项目是否能批准,其前期经费使用都在经常性经费中列支,挤占了经常性经费。二是由于资金来源一时难以到位,项日经费只有支出,导致项目经费红字,甚至难以正常结转。
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相分离,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实行集中核算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由于单位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业务相分离,会计核算中心很难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二是资产管理与核算管理分离。三是会计集中核算的体制应要求单位加强其内部管理,但在初期不经意或误解了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和作用,反而弱化了单位自身财务管理建设。四是会计集中核算不利于各单位及时查阅资料,从而全面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对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建立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
(二)有效性原则。财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财务控制的权力。
(三)全面性原则。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财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实际财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成本效益原则。财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各单位在财务控制中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较小的控制成本和管理成本获得交好的经济效益,保证实施财务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低于因此而获得的效益。
(六)适时性原则。每个单位的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环境的变化是不以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每一个单位的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都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四、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会计专业毕业报告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安全有效使用、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财务会计管理合乎法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1)加强财务内部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一是完善综合性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单项管理制度;三是完善相关性管理制度。
(2)加强经费支出管理。一是明确支出顺序,合理安排经费。二是加强管理。三是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四是明确经费审批制度,对于每项支出,必须严格按规定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
(3)加强原始票据的管理。一是加强原始票据的源头管理。二是原始票据由经济业务发生的经手人、科室负责人先审核签字,说明此经济业务确实发生;由分管单位经手人根据要求填好报销单,财务人员就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是否符合开支范围等进行审核。

(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发挥财务管理的预测与决策功能

财务部门应根据单位的特点,对支出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论证,搞好支出结构的优化设计。一般来说,首先要绝对保证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为此,要扩大事业性支出的比重。同时,还应像企业编制的生产费用和成本计划一样,制定费用消耗定额,彻底改变“寅吃卯粮”状况。

(三)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

一方面是要注意管理思想的转变,遵循经济规律,树立经济效益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管理措施的转变,必须从集中统一、严格规范、全程封闭方面要求有创新的管理方式。当前主要是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效益出发,选择一些比较恰当的并能综合反映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指标,客观公正地评价资金使用效果。
另外,要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建立财会人员准入制。有关部门应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现状开展调研,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和电脑技术操作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网络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同时,各单位应建立会计人员上岗准入制度,实行会计人员竞争上岗。财会人员应及时更新财会知识,增强财经法纪观念,严格执行《会计法》赋予的内部监督权,规范核算各项财务收支。
参考文献:会计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吴世农.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朱卫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9).
[3]尹金荣.关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