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失真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及其防范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一)小企业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有选择的空间 作为准则和制度来讲,它应具有的强制性、唯一性准绳和尺度尚未体现,致使小企业可以从二者中选择,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标准,丧失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政府没有强制规定小企业选用《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这势必在强制执行和监督检查上缺少依据,不利于财务信息的规范监督。
(二)缺少针对性的业务规范和培训指导 财政部基本上都是统一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进行不断调整和规范,甚至业务培训也主要是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因此,许多小企业财务人员大多数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业务处理方法。但作为小企业,选用了《企业会计准则》就必须在年底作纳税调整,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数据调整,甚至影响财务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延误财务信息时效性。
(三)小企业财务报告内容和格式上缺乏统一要求 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对外报送不同部门,其内容和格式不统

一、甚至随意填报。为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粉饰财务信息,使数据真实性大打折扣。

(四)产权高度集中 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投资者往往就是经营者,管理决策者就是投资者。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缺少分级控制程序,对财务信息的提供和决策使用随意性非常大,出现单一的决策垄断。
(五)财务岗位设置与财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 小企业规模小,财务人员相对少,一人一岗难以做到或从成本效益上不允许。但小企业在一人多岗的岗位设置下,没有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不相容岗位由同一人承担的比较多,诸如会计和出纳为同一人,出纳就是厂长、经理的直系亲属等,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都没有。这是使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长期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
(六)财务监督不力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进行会计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但不论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监督都是无力的。从内部来看,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会驱使和干涉财务人员记账和管理账,加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诸如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往来结算制度等不健全,或这些内部控制制度已建立健全,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丧失了财务内部监督的本质。从外部来看,审计、财政、工商和税务等监督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体系来监督小企业。因此,小企业内外监督不力,严重影响财务信息的有效性。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财务信息有效性会计毕业论文的范文

(一)从制度层面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 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会计法律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提高和规范财务信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从客观角度讲,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会计准则与制度不完善是我国长期以来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我国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按照大中型企业设定的,对小企业的针对性很少。2013年1月1日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其针对小企业会计实务的具体核算和财务信息作了规范,有了较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使会计法律体系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更突显小企业的特点,更结合小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表现在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的确计、计量和报告的全部内容,规定小企业总账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及编制说明和附注,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从制度上保证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促进会计政策统一,财务信息可比,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极大地简化和方便了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限制了以往小企业可任选《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形成了统一规范政策,使财务信息可比,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主要表现在:第一,资产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明确规定,小企业资产的取得、发出和期末计量均按历史成本计量,各种资产均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规定是为了结合小企业的特点,既简化了核算,又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保持一致。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其初始计量不区分是否属于企业合并方式。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区分有无商业实质。对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中取消了存货后进先出法。仍然保留“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等比较直观的会计科目,未采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相对难界定的会计科目。第二,权益方面。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不采用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不易确定的计量属性。长期债券投资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利息计算统一采用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仅为资本溢价部分。第三,收入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小企业提供劳务的范围,提供了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在确认收入的条件中,未采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这种难以判断的定性条件,而规定采用以发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这些会计政策的具体化和统一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其透明度,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财务报表更客观反映小企业财务信息 在编制财务报告方面,明确规定了财务报告包含的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和附注。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要求编制流量表,并对小企业流量表作了简化和规定,同时在报告附注中增加了纳税调整的说明。不要求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不包括“等价物”,并且采用直接法列报,不要求采用间接法。《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明确了资产负债表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不考虑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对部分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账面余额填列,而不按照账面价值填列。总之,《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和附注都有了具体的调整和简化,提高了报表的清晰度和实用性。(四)财务信息外向化,有助于解决自身融资瓶颈 由于小企业所有者往往又是其经营者,他们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等情况比较熟悉。因此,小企业财务信息更多的是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贷款银行、担保机构、债权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这就体现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特殊需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对外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税务部门的特定需求。小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是融资,其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于信贷者和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小企业为了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小企业财务信息不能统一规范提供给信贷者和投资者。《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强制要求所有符合标准的小企业必须执行。刚性的制度必然体现其执行所具有的统一性和可比性,从而使税务机关和信贷者获得相对统一、可比可靠的财务信息,使税务部门利用小企业信息做出税收决策,包括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用何种征税方式等。信贷者则主要利用小企业财务信息做出信贷决策。如果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强,质量高,形成规范化、程序化、可以让人信赖的财务信息市场,则信贷者有了信贷决策的可靠性依据,将可能为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同时,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为小企业自身融资提供可能,从而有助于资金筹集,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五)为查账征收提供依据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税收征收方式。由于我国小企业的特殊性,其征税方式主要采用核定征收。我国小企业数量多,所占比重达99%,所涉及的行业多,尤其是新兴行业。这些小企业一般来说生产不固定,账册不健全,税务机关只能根据纳税人的生产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的生产、销售情况,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从会计核算、建立健全账簿到财务报告都进行了规范,尤其考虑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暂时性差异,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应缴税费项目的说明以及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等,大大减少了小企业纳税调整事项,简化了财务工作,建立健全账目。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为税务机关对小企业采用查账征收提供可能,使小企业直接为税务部门进行监管、依法治税提供了更加明晰的财务信息。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信息有效性的重构

(一)规范会计业务管理 要提升财务信息有效性,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小企业会计核算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小企业只有从信息源头来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严格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是保证财务信息有效性的根本前提。《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就是以规范会计核算、向外部提供有效信息为出发点,解决小企业长期以来管理不规范、账务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和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小企业首先要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实际,按照其要求,修订和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体系,从而规范会计业务管理。如:会计科目和科目级别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和规定,报表编制的要求和方法,财务岗位的设置,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等。因此,小企业应从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实际建账,最后编制报表的一系列规范做起,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
(二)提高财务人员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和水平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小企业及其财务人员和相关的社会单位共同重视。为做好新旧准则和制度的衔接,小企业、财政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进修,为小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包括时间和待遇上为财务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人才资源优势,引领和带动小企业财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即便通过自身学习和培训,仍会对《小企业会计准则》难以理解和运用。小企业可以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咨询公司优秀的财务人员记账,带领和帮助规范小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质量。
(三)财务软件运用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匹配性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不仅规范了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解决目前针对小企业的税收征管和融资问题。现代经济发展对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财务软件的开发必然也要紧随《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要加快推进和支持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财务软件的开发利用,为准则实施提供技术应用保障。财务软件必须多方位满足小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解决融资瓶颈的需要。第一,财务软件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级总账科目、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进行预置模板供小企业选用。第二,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税收征收管理的要求,在财务软件上强化会计业务处理与税收机制,加强小企业对自身税收的测算,逐步实现小企业税收的联动检查和税收实时动态控制。财务软件的开发要增加财务数据信息的输出接口,满足税务部门的税务稽查、税收征管要求。第三,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缺乏小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融资决策依据。从融资角度讲,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成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贷款的重要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保证小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加强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小企业财务软件还必须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处理要求,使会计数据真实反映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流量情况,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客观判断提供依据。
(四)协调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衔接 小企业应该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一致的,都是根据会计的根本大法《会计法》,但两种准则在适用主体范围、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设置、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等方面都不一致,这就要求小企业首先要如何做好把原来按《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准确的转换成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做到财务数据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其次,针对某小企业来讲,大、中和小型企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将伴随企业生命周期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整个过程,将来小企业有可能衰退而退出市场,有可能不断壮大成为大中型企业。这就要求小企业在遵守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同时,仍然与《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为未来成为大中型企业做好会计转换奠定基础。
(五)建立健全《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监督体系 《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他律性和强制性,但小企业规范性不足,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作用不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推进和贯彻落实需要外部的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小企业财务人员都是着眼于业主行事,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这会阻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因此,仅靠小企业自身的自律约束或他律来规范会计工作和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太现实,只有把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和小企业内部监督形成合力,既尊重小企业自身的自律性道德意识,又注重他律性的法律法规道德底线。第一,定期对小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自律意识。第二,借助外部监管。《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初期,内部监督短期难以发挥作用,应充分发挥财政、税务、银行、工商、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等部门的外部合力监管,做好《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指导、检查、反馈等相关工作,形成《小企业会计准则》贯彻落实的监管保障。第三,财政部门应有效对小企业财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严把会计从业准入制度,做好实质性的诸如继续教育培训、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等后续监管工作。第四,税务部门应进行实质性查核,根据查账等税收征收办法督促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和会计核算制度并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执行。第五,强化会计服务,积极发挥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的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优势,带动和帮助小企业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执行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会计毕业论文任务书
[本文系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12c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顺灵:《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治理财务信息失真》,《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编辑 园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