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相容良种基于激励相容论述良种补贴政策设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1999—2003年间,我国粮食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粮食库存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减缓,尤其是农业收入增幅下降。为此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在内的一系列直接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2002年我国出台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以来,补贴作物品种、补贴范围和金额不断扩大,经过七年的实践探讨,目前良种补贴操作办法已逐步规范和统一,形成了“优惠供种”和“补贴”两种基本做法。调查探讨发现良种补贴符合我国现阶段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来稳定粮食产量的要求,但其实现的方式对良种扩散的推动作用较小。良种补贴以优惠供种的形式发放初衷是为了更直接有效的刺激农民利用推广品种,但以农户选种的浅析结果看,其对农户购买补贴种子的刺激作用比较微弱。而以形式发放的良种补贴对良种推广的作用不显著,且不能起到放大财政资金作用的效果。可见在我国良种推广补贴历程中,品种性状的改良必须能够得到农民的认可,才能使良种推广得以成功。以政策设计视角对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浅析,政策参与主体的博弈模型结果表明,良种补贴政策在相关约束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有效均衡的。但以补贴额度、补贴对象方式等方面可以论证,这些限制条件在政策设计之初并未解决。补贴的实现必须基于农民自身有意愿并且有能力选择优良品种的假设;而优惠供种补贴的作用历程是经过第三方传导的,不能对这部分资金或种子实行有效的制约,补贴效果也大打折扣,给正常的市场竞争和农民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以机制设计角度探讨其根源可以得到,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效率标准首先是必须实现各方参与者的激励相容,而良种补贴政策的实现方式无论对农户和政策执行者都缺乏有效地激励,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一个好的制度应当让财政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之前的制度设计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良种补贴政策是否可取,并不在于我们对它的设想有多美好,还要取决于这项政策的执行成本社会是否能够并且应该承担。以制度设计角度尚没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政策的目标,那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失灵的可能性,我们应当尽可能以源头上彻底革新现有的政策。关键词:良种补贴论文激励相容论文博弈模型论文制约因素论文
本论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7-9
Abstract9-11
1 导论11-17

1.1 选题背景11-12

1.1 政策出台背景11

1.2 现行操作办法11-12

1.3 不足的提出12

1.3 探讨目标12-13

1.4 探讨内容和策略13-15

1.4.1 探讨内容13

1.4.2 探讨策略13-14

1.4.3 数据来源14-15

1.5 可能的革新和不足15-17

1.5.1 可能的革新15

1.5.2 有着的不足15-17

2 论述框架和探讨综述17-23

2.1 论述框架17-19

2.

1.1 激励相容论述的浅析策略17-18

2.

1.2 公共支出浅析的论述框架18

2.

1.3 公共资金管理的ABC浅析策略18

2.

1.4 补贴政策五要素浅析策略18-19

2.2 探讨综述19-23

2.1 对农业补贴政策认识的探讨19-20

2.2 激励相容论述对公共政策浅析的探讨20

2.3 良种补贴政策效果的探讨20-23

3 江苏省良种补贴政策近况浅析23-37

3.1 我国良种补贴政策出台背景23-29

3.

1.1 我国农民农业生产概况23-25

3.

1.2 我国农业补贴方式的历史沿革25-27

3.

1.3 良种补贴政策的出台27-28

3.

1.4 现行的良种补贴方式28-29

3.2 江苏省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情况与效果29-35
3.

2.1 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概况29-30

3.

2.2 良种补贴的实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30-31

3.

2.3 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民选种决策的影响31-35

3.3 本章小结35-37
4 良种补贴政策的动因和制约因素探讨37-47

4.1 良种补贴政策的博弈浅析37-40

4.

1.1 相关假设37-38

4.

1.2 博弈模型38-39

4.

1.3 模型浅析39-40

4.2 实现博弈均衡路径的制约因素40-44
4.

2.1 补贴额度的确定40-41

4.

2.2 补贴品种的科学性41-42

4.

2.3 补贴对象和方式42-44

4.3 机制设计论述的解释44-45

4.4 不同主体对良种推广方式的意愿表达45-46

4.5 本章小结46-47

5 探讨结论与政策倡议47-49

5.1 探讨结论47

5.2 政策倡议47-49

5.

2.1 规范现行良种补贴,建立补贴长效机制48

5.

2.2 准确定位五项要素,科学设计农业补贴48

5.

2.3 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的革新48

5.

2.4 规范政府行为和农业要素市场48-49

参考文献49-53
致谢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