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训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教学做合一”原则运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中职会计实训中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原则。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做合一
2095-3089(2013)9-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国家为发展中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上世纪八十年始到现在,中职教育得到了快速推进,各中职学校的理论教学已日臻成熟,但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通过对毕业生的动态跟踪及用人单位的走访,了解到企业对职校生不满的,一是就业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二是敬业精神、挫折忍受力与团队合作意识等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实践证明,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来说,会计实训是学生实现会计技能转化的重要途径,而做好会计实训的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更好的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在毕业时能“就业即上岗,上岗能顶岗”的目标,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训体系,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和掌握会计技能的目的。

一、把握好“三大版块、四个阶梯”

中职教育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技能的培训,这就要求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讲讲做做,做做讲讲,边学边做,突出训练,把“教、做、学”融为一体。那么会计实训教学中如何来落实“教学做合一”这一原则?笔者认为把握好“三大版块、四个阶梯”是关键。
所谓“三大版块”是指教师在示范讲解时应包含①做什么②怎样做③为什么,使学生在“做”的同时明确做的目的、掌握做的方法、了解做的原理。通过“做”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做”可以让他们获得自信与成功,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增强他们在职业中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案例一:晋兴职校食品模拟公司,5月25日从超市购进白糖10Kg,单价

7.8元,鸡蛋20Kg,单价9元,共计258元,用支付,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教师分析讲解时告诉学生:做什么—填制会计凭证;怎样做—先审核原始凭(、材料入库单填写是否完整准确),无误后,用“付款凭证”填写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白糖78
——鸡蛋180
贷:库存258
为什么—因为该业务是钱货两清,手续齐全,因此直接借记“原材料”,无需通过“在途物资”账户。
而“四个阶梯”指的是会计实训中的“准备、示范、模仿、总结”四个步骤。准备是指课前应充分准备课堂所需的各种凭证、账簿及其他用品;示范是指教师先示范教学内容、操作过程,提醒应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做中教”的体现,又是学生模仿学的依据;模仿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的步骤进行动手操作;总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通过学生模仿性的学习,教师要指出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告知应如何纠正,教师的每一个引导、诱导和点拨都体现着对学生的“教”;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得失来获得技能,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反复咀嚼、探寻和感悟,体现了“做中学”。当然,真正的“做”是要求手脑并用,要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开拓。事实表明,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这样获得的知识记忆更长久,所以,在实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大胆实践,通过“手脑联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手和脑行动的同时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实现会计技能由“迷”到“悟”的转变。
案例二:在记账凭证的填制的实训时。教师先准备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示范填制通用记账凭证,并提示书写完整,然后要求学生模仿填制通用记账凭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填制记账凭证的要点:1.填制的依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2.选择记账凭证(通用还是专用)。3.填制要求(分录正确、完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讨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①什么情况使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或转账凭证。②收款、付款凭证的格式与转账凭证的格式有何不同。③填写时应注意事项。事后作业反馈效果良好。会计专业毕业作业

二、结合校情、因材施教

1.挖掘校本教材,化“难学”为“易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首先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有着基础相对较差、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不良等诸多不利因素,过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只会使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会计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其次考虑到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都属于高级机密,企业一般都不接受学生的实习。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学情和校情来组织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学习的门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化“难学”为“易学”。
案例三:晋兴职校食品模拟公司是一家只为师生生产和销售早餐的公司,同时又是学校各专业综合实训的场所。进行到成本核算实训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公司内部,参观生产工艺流程。由于公司的员工全部为在校学生,无需支付人工费、无需交纳税金,每天的生产量都是按订单进行,成本项目只有原材料和制造费用中的电费及折旧费,简化了核算内容。了解后很快便确定了成本核算的方法为“批量法”,并按该方法计算出每种早餐的成本(化“难学”为“易学”)。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的企业在成本核算时还需要考虑哪些项目?核算方法是否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2.分工合作,化“苦学”为“乐学”

基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并考虑到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只有一个,离“师傅带徒弟”的帮教模式相差甚远。因此在会计实训中,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每一组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单位,同一组内,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出纳”、“费用会计”、“存货会计”、“销售及应收会计”、“采购及应付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工资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将老师的知识“辐射”到组长,再由组长“辐射”到组员…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的主导和学生“做”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理解企业的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会计处理程序;在“做”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的“审核、监督和牵制”,领会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领会只有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编制记账凭证的道理;在“做”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与沟通,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及自控能力。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兴趣,明确学科本身的价值以及学习它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达到化“苦学”为“乐学”的目的。此外,在分工合作中通过岗位轮换还能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以实训为楔机,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主题。陶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歹愈大……”为此,他提出了“建筑人格长城”的倡议。然而,今天道德教育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感觉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家庭、教育、学生自身),学生在做人方面的表现与社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特别在走访了许多企业与用人单位后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敬业精神、挫折忍受力与团队合作意识等职业素养比较欠缺。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做人”相对于“做事”有多么重要!因此,学习和借鉴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和科学实践,实现德育过程的“教学做合一”将有助于德育自身的现代化。
俗话说:“知之不深必行之不远”,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还应该是说教。当然,那种广告语式的“假大空”,或者故拢玄虚的纸上谈兵,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实现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成功转变。本质地说,道德最终是做出来的。它应当要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直接养成和体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训阶段是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皮亚杰认为:促使人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转变的关键是人的社会交往,人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从这里可看出,社会交往和合作对于道德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让学生在相应的职业社会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往和合作。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处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下,真正地开展职业工作,才可能形成职业道德。此外,实训是学生从一名学生向一名职业技术人员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将来他们参加工作有极好的引导作用。相反,如果这个时期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工作。所以,实训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是使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以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途径。具体在工作中,我们同样要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学生的“做”为主,结合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在“做”的同时,明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即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作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总之,对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的养成为目的的中职的会计实训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都要把会计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训体系,缩短“毕业与就业的距离”,最终实现学生在毕业时能“就业即上岗,上岗能顶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