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浅析人民币国际化收益与成本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带来的收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应积极创造国际化的有利条件,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收益;成本
:A会计论文摘要范文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6日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现状和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随着我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逐步扩展,在本币职能的基础上由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市场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从而由主权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1、人民币流通现状。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主要通过贸易和旅游两个途径,它开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但国际信誉的迅速提高还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大国风范之后。而后,人民币一直保持币值稳定并处于缓慢升值的状态,人民币成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如越南、老挝、缅甸、俄罗斯、独联体国家政府和人民眼中的硬通货,并成为事实上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人民币也是被广泛接受的货币。2005年1月起,银联卡在韩国、泰国、新加坡开始受理业务,持卡人可使用银联卡在这些国家进行消费,并可支取一定限额的本国货币。人民币还在缅甸、蒙古享有“第二美元”之称,可在其国家全境通用。这些都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然过程已经开始。
2、人民币可兑换现状。1993年我国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并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成员国,于1996年12月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可兑换。现在,人民币还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部分可兑换,这都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了基础。但央行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上则多次表示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3、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状。2007年3月,八位香港的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发展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提案》中呼吁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2009年9月28日,政府首次在香港发行了60亿元的人民币国债,这是政府支持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香港实际上已经成为人民币走向世界的窗口。但香港由于其货币体系的独立性,使得其不具备成为人民币金融中心的条件。2009年4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关于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式被提上日程表,这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会计结业论文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越强,各国对该国货币就越有信心,因而越有可能选择该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2)货币发行国的进出口数额。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数额越大,各国为了进行贸易结算所需要保留该国货币的数量就越多,因而越有可能选择该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3)货币发行国的资金融通数量。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资金融通的数量越大,各国为了进行金融活动所持有的该国货币的数量就越多,因而越有可能选择该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4)没有兑换控制;(5)政治稳定;(6)货币币值的稳定性;(7)清算系统完备,效率高。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一)“铸币税”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收益是可以获得铸币税的收入。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货币币值稳定情况下,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会远远高于纸币的发行成本,这个溢价部分当然归纸币的发行国所占有。在本国发行纸币,铸币税取之于本国,发行国际货币,铸币税则取之于国际而用之于本国,是一种额外的国际收入。
(二)“金融”收益。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国外的央行会大量的持有作为储备货币,但基本上都是以人民币资产(存款,国债)的形式存在。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向境外央行支付存款利息和国债利息,这部分成本减少了铸币税收入;另一方面我国央行可以将这些资金转换为可贷资金创造收益,而且相对于利息成本收益是比较高的。同时,国际货币的交易必须要通过发行国银行体系的结算和支付来完成,这就为提供结算服务的发行国金融机构带来了佣金收入。
(三)减少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投资都可以采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这样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汇兑风险就随之消除。无汇率风险和稳定的收益预期,一方面会促进国内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对外投资,有利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又会鼓励境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减轻外债风险。
(四)转嫁“经济泡沫”。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那么可通过贬值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并转嫁国内经济泡沫。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根据保罗·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目标,而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目标。一国金融制度选择了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就必须放弃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例如,人民币国际化后,当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央行会采取提高利率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来调节。但利率提高不仅会使国内的流动性回流,同样境外人民币也会回流我国,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若境外回流的人民币大于利率提高回收的国内流动性,还会加剧当前的通货膨胀现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当国内通货紧缩时,央行采取低利率政策,结果人民币外流,国内货币减少,货币政策失效。
(二)国内经济易遭受外部冲击。国际化将以自由化为先导,与外汇的各种管制放开同步,各种方式的保护主义及行政手段将极大地弱化。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量增加,市场空间加大,货币冲击的风险也加大,由于货币壁垒的消失,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都有可能通过国际途径传递到我国,导致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例如,国际外汇市场上存在数额巨大的游资,它们无时无刻在寻找各种套利机会。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人民币高估,有贬值预期。游资会采取循序借入人民币,然后再集体集中抛售人民币,造成人民币贬值,从中获得巨大利润,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则受到考验。1997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国际游资导演出的一部巨作。
(三)面临“特里芬难题”。人民币国际化使得其他国家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那么我国必须通过国际收支赤字来提供人民币资产。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越旺盛,我国国际收支赤字就越严重,而国际收支赤字又会削弱人民币币值,降低其他国家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人民币面临两难。
四、小结
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它既会给我国带来巨额的铸币税收入等收益,也会带来货币政策失效,易受游资冲击等后果。比较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可以看出,相对于国际化带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经济政治收益,国际货币所需承担的成本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发挥到极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会计的毕业论文范文
曾康霖,虞群娥.人民币国际化及其条件[J].经济研究参考,200

2.71.

顾丽姝,王凯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及长期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9.3.
[3]时光,马宇彤.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J].商业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