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管理水平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是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预先做出的安排和资源配置。推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预先做出的安排和资源配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建立科学、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增收节支,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控制日常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运行机制,协调平衡各方关系,实现资源的综合配置。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规划,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应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由决策机构、预算审查机构、日常管理机构组成。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由企业主要领导人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会委员。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工作小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收集、制定并实施基础预算的编制与审核;预算的下达、绩效考核,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及保证措施等方面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由专职人员负责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协调、预算信息反馈等,在推行预算管理过程中要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层层落实,确保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在编制预算时要将企业资源要素划分为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并以此建立基础预算数字模型,实现预算与市场的充分对接,顺应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

预算编制要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规划,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资源状况,正确把握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各项预算编制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符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统筹安排、量入为出、突出重点、效益优先、防范风险。只有与市场对接,只有当企业的预算与其所处环境保持统

一、编制出的预算方案才能准确,执行力才强。

三、预算编制的程序

第一,由企业总部提出预算原则与总体预算目标;第二,将这些目标逐级分解到各基层执行单位,由各基层预算执行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第三,各基层预算执行单位将论证的结果反馈给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初步的协调与汇总;第四,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召集基层单位对预算进行协商调整并提交审批;第

五、预算管理委员会将通过的预算方案下达给各基层单位贯彻执行。

四、预算编制内容

1、损益预算:是对预算期内经营成果的预算。包括收入及税金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其他业务利润预算、营业外收支预算和投资收益预算。
2、资本性收支预算:预算期内基本建设、对外投资、更新改造、技术开发、还贷等项目资金来源及支出的预算。

3、流量预算:是对预算期内各种流入、流出、净流量及其构成的预算。

上述预算中,尤以损益预算最为重要,损益预算中可控费用预算分别具体情况核定,分为人员定额、比例计提、总额包干等。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控制和考核体系

预算管理的控制:预算管理成效与否的关键是预算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程化管理,不能仅停留在预算的编制和汇总,预算指标的下达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分析和调整、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可以使企业领导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与,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检查和监督,有力的监督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预算管理的考核: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体系,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完善企业的奖惩制度。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收集、分析、评价,将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确认各基层单位、各部门的完成情况,并将各执行单位和员工的薪酬、职位等与预算考核的结果挂钩,兑现预算奖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实施预算考核,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许多益处,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会计毕业论文任务书

目前,多数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目标缺乏认识,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强化内部控制的具体手段,而是简单的将预算管理作为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出现了为预算而预算的现象,只重形式而轻实质,预算仅仅停留在财务预算的层面上,数据来源缺乏可靠依据,或者虽然编制了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等各项预算,但各项预算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的统

一、导致预算指标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

2.预算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完善

一个科学强有力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进行高效管理的保障,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主体单位都组建了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不少的基层单位没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的主要相关工作都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严重违背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或者虽有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但只有一名预算主管,没有配备专门人员和制定严格管理制度,这种做法只是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很难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另外,由于预算机构不完善,公司管理层在审核预算草案时,多以预算结果的满意度作为评判依据,这将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容易造成预算的偏差,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预算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在没有考虑企业战略环境的基础上做预算管理,很可能会导致预算管理更多的围绕企业短期经营目标,而忽视长期战略计划,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关联性不强,各年度、季度和月份的预算不能很好的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经营目标,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资源功能,这样的预算管理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目前,许多企业并未认识到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重要性。在制定公司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没有认真考虑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全面预算管理不能较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目标,与企业实际的长期发展战略相脱节。

4.预算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和评价。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是全面预算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由于考核和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使预算考核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从而影响了企业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企业预算管理指标的考核不灵活,没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能科学地有效地评价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了对预算的考评和奖惩。
总之,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减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了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于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强化了内部控制,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切实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