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探析高职高专会计特点建设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同质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且比较普遍,会计专业也是如此。要避免会计专业建设存在的普适性和同质化,必须在专业的特色建设上下功夫。为此,围绕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特色建设
目前,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同质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且比较普遍,会计专业亦然。这种状况,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较大浪费,也带来了实习、就业等诸多工作的难度加大,极不利于会计专业的建设与长远发展。必须在认识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找寻问题的良策,以保障会计专业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会计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与建设同质化比较普遍

一般来说,特色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他院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优我特”的差异化战略,即“错位策略”,以避免正面的冲突与竞争。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众多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大多对此重视不够,由此带来专业同质化问题的普遍存在。

2.专业建设与发展脱离所处区域环境和行业、企业背景

通常,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院校所处区域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区域内所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等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一些建设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在其专业建设上的共识和成功经验。不难设想,如果会计专业在其建设上能有一个很好的行业或企业帮手,其在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顶岗实训、实习就业等方面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保障,发展也会十分强劲。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院校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因此造成了自身专业发展的举步维艰。

3.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脱离学生实际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理论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要么照搬本科模式,采取本科版的压缩;要么照搬中职套路,采取中职版的升级。不是造成学生学习难度过大,难以消化,就是带来学生学习难度过小,吃不饱致营养不良,导致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上不如本科,动手能力上又不如中职,出现人才培养上鲜有特色和比较优势欠缺的“夹生饭”现象。

4.专业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差强人意

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看,企业等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大多要求毕业生具备基本的记账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专业技能,且能在最短时间内胜任会计岗位的第一职业要求,比如会填单、会制表、会做账等。但有些高职院校,或由于自身主观重视不够,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尤其是在体现本院自身特色的实训实践课的组织与落实上,往往距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存有较大差距。加之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单纯像汽车维修、服装裁剪、车床等理工科类专业进行实训课的组织,往往在学校的课堂内较难达到实际效果,即使有校内仿真实训,因其实践教学和实训训练环境严重脱离企业实际,缺乏企业文化氛围,实训教材、记账凭证等与企业真实的原始材料又相差较远,实训效果也难尽如人意。不仅如此,现阶段相关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安排与实施,譬如顶岗实习等,大多又因缺乏行业、企业等的热情参与和鼎力支持,校企合作难以展开,基地建设难以推进,相关实训课程也难以落实,特色建设更无从谈起。事实上,即便有个别企业愿意参与合作,也常因企业容纳接收学生数量有限,会计业务保密性等的特定要求,学生直接触摸一线最真实企业的会计业务资料的机会也非常小、非常少,自然也就无法从中真正学习和感受实际企业会计业务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以及相关问题的判断和处置,实践教学的训练最终也只能停留在重复企业会计业务的最低级技能的训练上,由此带来训练的低层次和实用性的低效果。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专业建设初始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

一个专业的设置,要确保其科学合理,离不开必要的市场调研。只有通过调研,才能准确把握和了解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学历要求、岗位要求、业务素质和能力要求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同类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所处的位置,自身开设会计专业的优势在哪儿,特色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又存在哪些缺陷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实习就业等。这方面功课一旦准备不充分,做得不到位,专业建设将可能带来“先天不足”,缺乏坚实发展基础。

2.专业建设精心设计与谋划不足

特色专业建设一般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它是当前在竞争激烈的办学环境下,高职院校形成核心竞争力,争创同类一流发展目标,获得生存与发展优势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应当说有不少院校,由于受人员业务水平、单位利益驱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的谋划设计上表现出深思熟虑欠缺,因而建设走弯路、出状况,出问题又常常“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难以形成“特色、质量、效益”三者的有机统

一、进而根本影响到人才培养任务的圆满完成。

3.专业建设面对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不够

专业创立后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常需其根据专业面临的环境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高职院校常常对市场的这一要求反应迟钝,或视而不见;也有些是抱残守缺,不愿应对这种挑战,更不愿作出调整,以不变应万变,导致培养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对其要求。

4.专业建设受利益驱使急功近利缺乏发展后劲

一些院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一味从自身生存出发,在近些年会计专业招生火爆、人才需求旺盛的市场刺激下,在师资、设备、场地等均缺乏良好保障的情况下,仓促上计专业,或者盲目扩大招生数量,以致于疲于应付一般性的常规教学,难有精力、财力等在特色建设上有所思考和研究,也更难在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实训课的组织、师资力量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探索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

会计专业在国家的专业目录设置上,相比较而言,是院校传统优势专业,历史也比较长。对这种专业要保障其优势及强劲后续发展,也需要在保持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必须以创新为抓手,始终把特色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改革与创新,力求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以此来牵引会计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正因如此,所以每一位置身于专业特色建设的参加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强化创新意识和理念,并把它作为改革与创新行动的先导。唯有此,才能做好会计专业特色建设这篇大文章。

2.认真搞好需求调研,不断完善专业特色建设方案

在这方面,可围绕会计专业特色建设这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必要的市场需求调研,比如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走进人才市场把脉专业发展动向、参观考察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同类高职院校获取建设经验、邀请用人单位或专家到校召开专业特色建设座谈会或研讨会找寻建设方案等等,以此为制定和完善专业特色建设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立足区域、地方经济以及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会计类专业论文
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加紧紧缺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客观上要求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必须立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把服务、服从于区域、地方经济作为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上,必须紧密加强产业和行业联系,依托行业、企业支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着力塑造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技能型应用人才。按照“理论够用,实践加强”的原则,采用顶层设计和系统整合的思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训课”的平台课程体系,积极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大胆进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的革新,努力推进制度建设,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4.加强符合会计职业特点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为此,要着重遴选和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骨干,创造条件加大教师培训进修力度,设置若干特聘教授岗位,公开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事会计业务的一线岗位人员,造就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精干、结构合理、富有奉献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行教师下企业锻炼和顶岗实训制度,鼓励教师通过继续进修、考证、考研、参与竞赛、校企交流、国内培训、出国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新教师成长工程、老教师示范工程等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升教学能力,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提升科研能力,通过各种督导、评优评奖等活动,提高教师总体职业道德水平。

5.注重因材施教和因职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高职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其最终落脚点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所以,其建设的科学谋划与方案的有效实施都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培养对象不拘一格进行培养。但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高职学生采取了大规模培养的方法,统一规划,这种趋势的主要弊端是整齐划一,缺乏个性,不利于一些特殊人才的培养。因为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人才,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和创造性不容被忽视,个人的价值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尤其是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上,应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由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向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模式转变,灵活选择讲授内容,对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可根据情况有选择地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讨论,对学生任何探索性的想法、做法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必要时给予应有的启发和引导。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意向,因材施教、因职施教。根据学生个人性格、职业倾向以及就业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调整职业方向,并辅修相应课程,由此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后续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

6.突出以点带面,不断完善专业特色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会计学年论文提纲

专业特色建设内容通常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加强;教学条件的保障;实践实训环节的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和特色教材的建设;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落实;校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等。这意味着该建设无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每一项内容都必须精心全面谋划,认真组织落实才能保障整个质量体系建设。当然,全面谋划和建设并不意味上述诸多方面的面面俱到,平衡着力,而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寻求一点甚至几点的突破,譬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招生、培养、实习、就业”校企一条龙合作等方面有所作为,通过一点突破,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优我特”。会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参考文献:
胡玲敏.经济转型升级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特色建设
[J].会计之友,2010,(9).
杨琳.以实践教学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特色
[J].民营科技,2010,(12).
[3] 甘娅丽.高职高专特色会计专业建设探析——以贵州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10,(2).
[4] 陈玉峰.打造专业特色 服务当地经济——以山东商务
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金融,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