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药物3种案例治疗脑梗死药物成本效果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脑梗死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4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A组)、注射用血塞通组 (B组)与醒脑静注射液组(C组),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病残的影响,并对临床疗效与药物成本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862.7

2、1694.21和4571.59。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成本-效果最佳。

关键词:脑梗死; 丹红; 血塞通; 醒脑静; 治疗方案;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1672-3783(2012)11-0027-01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需积极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致残,甚至死亡。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降低药源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丹红;(A组)、血塞通(B组)与醒脑静(C组)三种临床方案治疗146例脑梗塞患者,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更具有经济性、合理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46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经头部CT检查确诊,脑出血患者除外,且不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及动脉炎所致的脑梗死。A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简称A组)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6-78岁,平均64.3岁。B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简称B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5-76岁,平均64.5岁,C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简称C组)49例,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36-77岁,平均64.8岁。排除并发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和严重糖尿病,辅助治疗基本相同,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部位,发病及给药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法: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吡拉西坦,甘露醇、脑蛋白水解物等药物基础上,A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10ml/支:46.69元)30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四川科伦大药厂,均为5.50元/瓶),缓慢滴注,Qd,14d为1个疗程;B组加用注射用血塞通(哈尔滨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200mg/支:28.75元)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慢滴注,Qd,14d为1个疗程;C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有限公司,5ml/支:45.77元)20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14d为1个疗程。3组患者在治疗中均避免使用其他同类药物,对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均给予对症处理。
1.3标准判定: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关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增加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以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病例计算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与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总结
2成本-效果分析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
2.1成本的确定:成本是指人们所关注的某一特定方案或药物治疗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用货币单价表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4]。直接成本包括药品价值(C药)、检查费用(C检)、误工费(C时)等费用、住院费(C住)等。间接成本包括因疾病导致患者及家庭的经济损失;隐性成本一般是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因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5]。本文只统计每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直接成本。除药品费用不同外,其它费用是一致的。所有药品均按2009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的药品最高零售价为准。由于三组基础治疗的药物,诊断检查等消耗费用基本相同,故本研究仅计算各组主要治疗药物的人均消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