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离岸离岸会计外包浪潮:中国角色与应对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20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服务外包业务的兴起,一些跨国企业将组织内的部分乃至全部会计活动进行外包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逐渐流行起来。近年来,将会计活动外包到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劳动力相对低廉国家之风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掀起。中国在这股离岸会计外包浪潮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才能不步制造业产品外包的后尘,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防止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离岸会计外包浪潮产生背景及发展驱动力

会计外包业务始于跨国公司的“瘦身”、“归核”运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日益深化、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则构成了会计外包业务离岸化发展在市场和技术层面的重要驱动力。
(一)跨国公司“瘦身”、“归核”运动 跨国公司的“瘦身”、“归核”运动是会计外包业务产生的主要背景。经过多年兼并、收购和离岸经营等多元化扩张战略后,很多老牌跨国公司不约而同地成为机构臃肿、人员冗余的组织机构,效率低下、反应迟钝、核心业务不突出、收益降低成为这些公司的通病。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开展“瘦身”、“归核”运动,即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最具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上,以提高竞争力。其举措之

一、是将价值链上的非增值活动或非核心活动通过外包的方式进行剥离。

(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劳动力、知识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为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低成本生产要素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在此背景下,企业不可避免地面对着全球化的消费者以及全球化的竞争,这也迫使企业不得不绞尽脑汁,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方面各显神通。将会计业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不仅能降低成产经营成本,同时还能顺应全球竞争的焦点,从一般性技术工序向核心技术的转移。
(三)信息与通讯技术高速发展 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许多原本不可贸易、不可存储和不可运输的服务环节与服务流程的贸易、存储和传输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传输成本急剧降低。其结果是,任何可以数字化的工作,任何可以被分解的价值链的某个环节,都可以被外包出去(托马斯·费里德曼,2010)。信息和通讯技术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能够保证出包方对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要求。
(四)会计准则全球趋同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与结果。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不懈努力在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已取得长足进展,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程度逐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会计语言”的逐步形成,将扫除离岸会计外包活动在企业会计准则层面的障碍,降低会计准则转换成本。

二、离岸会计外包浪潮:中国的现状与角色

近年来,离岸财务会计外包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增长迅速。在各级政府和会计行业监管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离岸会计外包业务已经在我国起步。但目前来看,我国离岸会计外包市场呈现需求动力不足、供给潜力较大的整体状况。
(一)需求动力不足 中国传统的财务理念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企业对会计外包业务需求动力不足问题。在中国,会计业务历来被企业视为核心机密,很多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情况讳莫如深。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得为数众多的中国企业对会计外包持有怀疑态度。相对于在岸会计外包,中国企业选择离岸会计外包的动力更显不足。在中国这个劳动力相对低廉国家,本土企业或外资企业若将会计活动外包到其他国家,则不符合国际分工比较优势原则。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对于会计外包特别是离岸会计外包需求十分有限。以将财务会计外包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某项调查中,被调查的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国别的大中型企业全部都没有进行财务会计外包,半数企业还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外包其财务会计业务的计划(张瑶,2011)。
(二)供给潜力较大 中国在承接离岸会计外包业务方面,虽然起步较之于印度等国稍晚,但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1)良好的政策环境。早在2006年,商务部就发起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近年来,中国更是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包括会计、审计、税务、财务顾问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将发展包括离岸会计服务外包在内的外包产业作为产业政策的重点。中注协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在2011年公布了在5年内积极培育创建30个左右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的工作方案。(2)完善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信息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发展速度。与中国三十年高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通讯、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知名的网络经济研究机构艾瑞通过其开发的软件iUserTracker监测到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中国家庭及办公网民总数增长至近4.2亿人,而中国网站公布的2012年5月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拥有2.84亿固定电话用户和10.41亿移动电话用户。(3)低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近年来,“中国制造”誉满全球,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所形成的低廉劳动力成本。中国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成为吸引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多年来培养的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是承接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重要优势。连续10余年的高校扩招,使得会计学生的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适应国际化经济环境以及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很多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积极探索会计教育国际化的途径。中国财政部和注协则从行业发展角度采取措施以引导会计教育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启动了CPA专业方向学生和教师的境外学习项目。经过多方面努力,我国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具有合格的财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英语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离岸会计外包业务所需的国际视野。中国在当前离岸会计外包浪潮中的角色与定位应该是供给方,即在我国良好的整体政策环境下,充分发挥我国在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提供会计外包服务。

三、离岸会计外包浪潮:中国的应对

离岸会计外包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须正视自身在此浪潮中扮演的角色,并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思忖必要的应对与防范措施。毕业论文会计
(一)应警惕的问题 会计外包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价值链的重新调整,也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的结果。而社会分工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力。例如,历史地看,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早期是因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从第一、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的。由此可见,会计外包是会计活动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前奏。产业化离不开标准化,统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实施,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使得会计产品得以标准化,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会计活动的产业化。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等会计专业机构是会计产业化的产物,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反过来又将推动会计产业化的进程。产业化的成熟将进一步导致产业内分工。与实物产品生产活动类似,会计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含了多个既相互独立又可分割的价值链环节。会计产品的生产活动大致可分为如下环节:原始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整理、加工,信息的生成,信息的分析,以及根据信息进行的决策支持。这些环节可以在各个会计专业机构间再进行一次或多次分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数据的整理、加工环节,以及信息的生成环节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化完成,需要人工介入的部分主要是原始数据的录入、信息的分析以及根据信息做出的决策支持。原始数据的录入环节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相应地其附加值也低;而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支持环节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要求高,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其附加值相应地就高。可见,会计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会计专业机构能够提供的会计外包业务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以及由此创造的附加值的高低。中国在利用优势承接离岸会计外包业务时,应认真吸取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经验教训,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防止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二)中国的应对 中国除了考虑采取措施与印度等在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其他国家竞赛以外,我国还须在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创立企业品牌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尽快走向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价值链高端。(1)培养具有会计信息运用能力和职业道德操守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人员是离岸会计外包业务新价值的创造者,是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的素质,是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根本。我国会计教育多年来已经培养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很多会计人才不乏国际眼光与业务操作能力。但我国目前的会计学教育至少存在一个误区,即以培养精通会计信息核算而不是会计信息运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会计核算类课程为主,教育过程过分强调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并且是“脱离商业实践的去情境化的会计规则”(杨政,殷俊明,宋雅琴,2012)。这种以会计核算能力培养为主的会计人才培养设计思路所培养的会计毕业生必然难以适应离岸会计外包业务对于信息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的业务需求。我国的会计教育是时候转变思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突出会计人才会计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另外,会计人才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承接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必然要求。接包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发包方在做发包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发包方的会计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包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然而,我国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堪忧。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应加大对财会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整个会计人才培养的始终,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到所有的财务会计类课程和审计类课程中去,并延续至会计人才的后续教育中去。(2)扶持与鼓励本土会计专业机构创立品牌。会计机构是参与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主体。我国会计机构如果不进行品牌建设,那么在与其他国家会计机构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最终有可能沦为其他国家会计机构在中国的“代工”,而无法享受品牌所带来的超额价值。全球来看,适合做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城市很多,能够胜任某项离岸会计外包业务的企业数量更是不胜枚举。对于国际会计业务的发包方而言,要选择一个合适国家、合适城市的合适接包会计机构,是一个较难的决策。而品牌在此过程中将发挥其作用。品牌,不仅能够吸引到业务,更能够带来溢价收益。而且,不管是国家品牌、城市品牌,还是会计机构品牌,在承接国际会计发包业务过程中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机构品牌的创建需要会计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会计机构创建品牌需要自身苦修内功,营造企业文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内部考核与激励,还需要进行多渠道的品牌营销。更重要的是要从多个层面提升离岸会计外包服务的质量,这是品牌建设的根本。与此同时,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大力支持会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会计机构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并给予积极保护。培育发展知名品牌,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本文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0YJC63035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张瑶:《滨海新区财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第11期。
[作者宋雅琴系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编辑 余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