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抓好以经济责任审计转型为契机,抓好高校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设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0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国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对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从机制和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近年来高校迅速发展的形势以及这种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及时制定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战略,使高校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为抓好高等院校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设服务已成为高校内审和干部监督部门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会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高校 干部 监督管理
1004-4914(2013)03-194-04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1.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特点。与一般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针对性比较强。经济责任审计除了要查高校领导任职期间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外,还要查单位是否存在不良资产、不实负债和虚假损益等违法违规问题以及被审计对象的责任,查清高校领导人有无侵占国家财产、违反财务收支有关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对经营者的责、能、绩、效做出客观公平公正评价;第二,风险性大。经济责任审计除了对经济事项,还要对领导干部做出评价。如果审计人员不正确反映客观事实,不仅会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工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出现间接纵容违法违纪问题,而且还可能歪曲事实,挫伤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丧失了审计信誉。
相对于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以下特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一般都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其经济责任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定责任,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厂长(经理)应履行的经济责任;二是约定责任,即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厂长(经理)经过协商,以任期目标形式规定的厂长(经理)应履行的经济责任。而高校领导干部中只有校长是法人代表,从法律法规角度上来看,国家未对高校领导干部明确规定法定经济责任。目前,高校主要是以内部约定的形式,来划分经济责任。

2.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

(1)审计范围过窄,审计功能难以全面发挥。根据《规定》,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据此,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定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仅包括学校的正职领导或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即校(院)长或主持工作的副校(院)长。但实际上,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校办产业、大型基建及校区搬迁工作、和企业合作办学、职业技术教育和本科教育混同等特殊现象,很多二级学院或二级行政机构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十分重大,但是又无明文规定,仅仅按照法定审计对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规定》授予的审计范围有限,使审计监督管理干部、服务促进学校发展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会计开题报告范文
此外,根据《规定》,对干部的审计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在领导干部换届后或任期届满时才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配合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不好处理,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影响了审计评价的有效性,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2)经济责任覆盖面和审计对象不断扩大,经济责任审计难以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在逻辑是:经济责任的内涵和范围明确——界定审计内容和评价标准——根据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据以开展审计评价。根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对象不同,它履行的经济责任就不同。所以,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灵活确定审计内容。然而相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经费来源已由过去单一靠财政拨款向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转变,经费支出也愈来愈繁杂,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面愈来愈广。高校领导干部由于涉及教育、行政、基建、企业经营等多个领域,经济责任的范畴必然是宽泛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涉及职能处室、院系所、教辅单位和后勤产业等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单位,而很多高校没有对各个领导岗位的经济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制定干部经济责任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这就给干部履责和审计工作带来了困惑。高校干部大多是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学术上颇有造诣,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对经济管理并不精通,有的院系主要行政负责人甚至不分管经济管理工作,在任职时不明确告知其任期经济责任,必然导致干部对责任内容不了解,履行责任不到位。干部责任不明确,审计评价缺标准,审计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由于我国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间不长,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滞后,使得审计评价工作难度加大。
(3)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差,审计结果无法发挥实际效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利用是否及时落实。目前,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大多由组织部门委托,审计结果只对他们负责,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不利于教职工监督。再加上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较差,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门从人事、经费、行政上隶属于被审计单位,对领导干部没有处罚权,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也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利用。(4)审计人员不足且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经济成分和收支规模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审计项目、审计内容不断扩大。学校要求审计部门挑重担,加任务,而审计部门力量却不相适应,导致大型审计项目只好委托机构审计,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同时,学校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要求内部审计把审计监督全方位地拓展到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从管理的角度为学校加强经济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来说,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趋向于按照规范的内部控制规范完善内部控制,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内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直接由董事会领导。此外,由于收入及地位的关系,优秀的内审人员普遍倾向于进入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内审工作水平明显较高。但是高校由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非经济或财政部门,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内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也影响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发挥。
(5)注重查问题,建设性欠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被引入高校干部监督管理领域以来,在查处各类经济案件和违纪违规问题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普遍关注,这种以查问题为主导的审计机制,没有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导向作用,未能体现促进干部勤政廉政和全面履行职责的宗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转型、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的进步和高校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对高校领导干部加大监督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增加了对高校的投入,使高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招生规模的扩大,成人继续教育的蓬勃兴起,科学研究项目的增加,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校办产业迅猛发展……所有这些,都给高校注入了活力,增加了经济实力。高校不再是单纯的事业单位,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开展对外投资、合资、合作、租赁、创办经济实体;资金运用上涉及了教学科研、产品生产、后勤保障、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等。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经济自主决策权日益加大,支配的人财物资源日益增加。但是相对于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高校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公众监督却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难与其支配的资源相匹配,导致近年来高校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以往未曾出现的问题:如对外投资只管投资不问效益;盲目对外投资或违规投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不到位,成本利润不实,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帐外设帐,私设“小金库”,隐瞒截留收入;基本建设方面,任意改变建设项目计划及内容,基建超计划投资;违规从事金融活动,乱集资,乱借款,乱担保,乱抵押;专项基金被挪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个别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侵占公物等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有关部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财经法制观念不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经济责任不明确,学校对下属单位管理不力有关。这些教训促使我们反思,必须将加强对干部的约束和监督落到实处,高校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任前把关、任中监督、离任审计的干部管理制度,才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更新更好的条件。这其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增强其自律意识,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搞好廉政建设尤为必要。

(二)建设要求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加大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志在十七届纪委七次全会讲话中强调:“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2008年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其中就提出:“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和监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学校任用中层干部应经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要定期调整,人财物等权力集中的重点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定期轮岗交流。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委(常委)会讨论任用干部前书面征求学校纪委意见制度。”
新时期,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尽职履责,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维护党的纯洁性中充分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其中在预防、监督、处理干部腐败问题的过程中都要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发现问题,提供线索,警世教育,总结教训,从削减权力、规范权力、制衡权力、公开权力运行等环节入手,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坚决追究责任,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才能将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力。会计类毕业论文格式

三、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转型,抓好高等院校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明确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内涵

“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澄清将很好地规范实务操作。国务院法制办于2008年4月16日向全社会发布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第三条对经济责任定义为:“是指因担任特定职务管理运用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和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经济责任的定位已不再单纯强调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包含了更多的内涵。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笔者认为,与其他单位相比,学校(院)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总负责人,也是各项工作的总决策人,由于学校业务活动的复杂性,使其难以对所决策的包括财务工作在内的事项全部负责。一般来讲,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主要是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发展责任和个人经济行为责任三个方面。体现在审计内容上,主要是“六个重点”:即事业发展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管理绩效情况,国家财经政策执行情况,预算执行及其他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内部管理与控制情况,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

(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创新审计手段

虽然干部任用是校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职责,审计部门没有任何权利,但对“先任后审”的情况,若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一个有效做法就是建立并坚决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负责,促使校领导、组织、纪委、监察等部门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并不是审计部门一家的职责,同时明确应有的审计程序,从制度上理顺关系、改变现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来体现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地位,所有审计对象都必须做到“有离有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增强计划性,审计、组织、纪委、监察、人事等部门充分进行协调、沟通,向联席会议提出可行的审计计划。

(三)建立科学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高校特点的经济责任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组织、人事、国资、纪检、审计等部门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岗位分析,围绕事业发展、经济决策、财务管理、廉政建设等问题,分别研究制定各领导岗位的经济责任、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使干部履责有方向,责任审计有依据。会计实习论文
首先,依托各层级干部经济责任制、部门职责分工,结合审计业务的要求,确定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为经济责任评价划定范围。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制定各级经济责任制,则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协商,确定被审计人经济责任的范围,并得到其认可。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确定重点评价内容,评价应遵守《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的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其次,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应当有明确的评价依据和标准做支撑,评价的重点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前任责任和后任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集体决策责任和个人决策责任的划分。定量评价则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级干部的职责设计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在评价效益性方面有很大优势,是定性评价“经济”、“效果”、“效率”时的有效补充。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还要不断摸索评分评价法的使用,形成定性、定量、评分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
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原则主要有:客观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历史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这些原则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本准绳。不论是哪一类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都要坚持以上的评价原则。本科会计论文

(四)逐步建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和问责制度

近几年,审计署大力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审计法》、《审计结果公告》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审计结果公告做了很好的铺垫。2008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公开成为加强高校管理的大势所趋。《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第四条第4款“审计结果公告内容包含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属于公告范畴。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必须作为高校审计结果公告整体框架的一个分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促进高校政务公开、依法行政、严肃财经法规法纪;有利于披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费隋况;既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也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立,应坚持客观性、谨慎性、保密性、权威性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首先,公告内容要客观、真实、准确。其次,要考虑到风险因素,逐步完善制度、力求稳妥。坚持保密原则,对涉密的信息不予公开,坚持《审计法》的要求和本单位保密原则。保证公告的权威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受托性,审计部门目前不宜进行结果公告,最好由组织部门或联席会议进行审计结果公示,联席会议对公告的内容、实施主体、方式、公告原则、公告程序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既可以增加公告的权威性,也可规避风险。此外,组织人事等部门在干部任期届满或离开原岗位前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问责。对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好的干部进行表扬,对履行经济责任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使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得以切实发挥。

(五)实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告知承诺制

为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还需在高校尝试推行告知承诺制。告知承诺制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是告知经济责任。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在干部任职初期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干部告知其任期内应履行的经济责任;其次是干部承诺。任职干部对被告知的经济责任以书面形式作出已经知晓和理解并保证认真履行的承诺;第三是任中服务与监督。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干部任职期间的咨询服务,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年度考核、任中审计等形式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最后是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评价,相关部门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参考依据。
告知承诺制存在的主要要点如主体、对象、时间、方式和内容。一是告知主体,是高校组织人事部门;二是告知对象,是高校财务、校办产业、基本建设、后勤管理部门和院、系、所等单位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此外,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中分管经济管理工作的其他干部也应实施经济责任告知与承诺;三是告知时间,一般应在干部任职初期实施;四是告知方式,可以通过干部上岗培训、集中开会、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干部的承诺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如签订《干部经济责任承诺书》等,以提高承诺的约束力,便于管理和监督;五是告知内容,包括干部任期内应完成的经济目标、应履行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内容,如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内容、程序以及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等。
参考文献:

1.李凤鸣,时现.经济责任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波.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5(5)

3.蒋乐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当代经济,2010(1)

4.杨迎春.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创新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06(5)
5.蒋伟.谈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会计之友,2003(6)管理会计毕业论文
6.翟志华.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管理[J].当代审计,2001(4)会计本科论文范文

7.张晓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优化思路分析.财务与金融,2009(10)

8.彭绍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告知承诺制探讨.财会通讯,2010(3)
9.周红山,曾兆法,潘军,丁国安.关于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经济师,2005(3)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