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运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审计基本方法发展的国际趋势,这意味着传统内部审计的角色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文章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环境及基本原理的分析,指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原理在座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环境分析;现代企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1674-1723(2013)01-0118-02

一、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一)现代企业治理要求新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出现毕业论文会计范文

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有规范的公司治理为前提。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于增加股东价值,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建立科学的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合理配置各种权利,监控运行风险,履行好各种受托责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公司治理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内部审计部门不参加具体经营活动,使得它能以超然的态度,以企业全局的角度对风险进行监控与管理。并且由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如内部审计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也能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不利的职业地位迫使内部审计人员努力为其职能提供增值成分

传统的内部审计过多关注于过去。“通过看反光镜来驾驶汽车”是众多隐喻中的一种说法,当审计人员通过对历史交易记录及内部控制系统的历史运行的检查来提供建议,系统中增加的每一个控制将耗费更多的资源来操作。如果审计师不断地增加而不减少内部控制,过多的控制将拖企业经营的
后腿。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2)的建议,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推向了风险审计的轨道,这一系统性的改变,必将使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也充分考虑了这一新动向。2004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的征求意见稿,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005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第三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风险管理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并要求于2005年5月1日起予以施行。该批准则的发布和实施,足见我国的内部审计已发展到了风险导向阶段。然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又迫切需要内部审计的参与,因此完善我国内部审计、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课题。
由于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对其开始关注和探索,但尚未成熟;企业往往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被动进行,并非出于企业自身考虑主动进行,而且企业的这种风险管理活动往往只是才采取“亡羊补牢”式的风险应对措施,可见,我国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单一的内部审计人员导致内部审计范围过窄,审计效率低下,且难以实现对企业风险的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而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风险管理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而落后的风险管理方法直接导致企业不能恰当地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还不甚了解,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尚未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
作用。会计论文模板

三、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风险并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IIA’sAustin Chapter的一项调查显示,至少1/3审计团体在使用风险导向审计上失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概念没有被理解清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标准(AS/NZS 4360:2004风险管理)把风险描述为对组织目标有影响的某种事情发生的机会。风险是业务及经营的本质,在风险环境中,除了风险评估和帮助管理层把风险转变为本组织的一种收入外,内部审计应该扩展审计范围,它包括风险控制、风险理财和风险管理。
审计人员在评估风险时需考虑如下因素:金额的重要性、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内部控制的质量、变化或稳定程度、上次审计业务发展的时间、复杂性、与雇员及政府的关系等。在开展审计业务时,用于检测、证实风险暴露的技术与方法应该能够反映出风险暴露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SWOT分析法、风险清单法、流程图法、矩阵分析、COSO列举法等。在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之后,才能根据风险暴露的重要性分配相关的资源,从而使内部审计聚焦于重大风险领域。

(二)注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

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传统上是从对控制的观察和分析开始的,接着对与经营相关的风险进行确认,最后,确认审计活动是否与组织的目标一致。Mc-Namee和Selim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内部审计首先需要为组织目标服务,目标是经营的基础,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灵活运用或应当着眼于未来。他们提出应首先考虑建立组织目标的方法,接着通过识别、衡量和优先排序等方法评估风险,并帮助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

(三)内部控制并不是风险管理成功的唯一策略

内部审计师在一种风险环境中察看经营过程,而不是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察看经营过程。它是一个直观的样式:聚焦在风险上的审计比聚焦在控制上的风险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此外,内部审计人员应促进管理当局努力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经营过程简化并易受控制,即在针对重大风险增加内部控制的同时应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人员更可能注意并推荐适当的控制和其他的减轻风险的方式标准。即除控制外还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风险管理:接受风险、规避或分散风险、向其他部门分配和转移部分风险。

(四)合理设计风险导向审计的抽样计划

风险导向审计的抽样计划设置较灵活,他们集中于十分重要的地区,常常依靠“停一走”抽样技巧,允许抽样根据误差率来被扩大或缩小。它应用于相当“清晰”的总体,即那些内部审计师希望尽可能在其中少使用抽样技术的项目。依据他们对系统的了解,内部审计师通过抽样可以得出总体相当准确的结论,但是他们希望不用扩大测试范围就可获得统计性支持。当内部审计师在检查怀疑存在较大风险的总体时,就会采用发现抽样技术。这样的总体可能包括工薪表中的假冒员工、重复付款、未经批准运送货物或不存在的贷款抵押物。通过发现抽样,直到发现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项目为止。
四、结语
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大为增加,经营风险相应增大。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而风险导向审计正好适应了公众对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要求。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又迫切需要内部审计的参与,因此,完善我国内部审计、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修订本[M].
时现,剧杰,李曼,殷丽丽.内部审计学[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背景分析与框架建构[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
[4] 郑小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
[5] 王小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J].审计研究.
[6] 中国内部审计师学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第一版)[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会计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作者简介:王金玲,河南省白沙水库管理局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