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下我国财务报表调整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是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也随之加剧。本文从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入手,结合财务报表调整目标,采用物价变动会计处理模式中的不变购买力模式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务报表 调整

一、我国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2008年达到近年的最高值5.9%,虽然经过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相关措施的调整,通货膨胀状况在2009年有所好转,但是从2010年开始,通货膨胀率又再度回升到3.3%,2011年再次上涨到5%以上。就通货膨胀的定义来讲,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货币的供应量大于其实际的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社会经济现象。在经济环境中,经济高速发展往往带来社会通货膨胀的问题。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货膨胀将成为我国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会计专业学科论文

二、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财务报表作为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财务信息列报方式,提供了一个企业的有关投资者、债务人和其他使用者的高质量信息。报表使用者通过了解、分析、判断来评估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情况以及做出理性的决策,可见,财务报表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它所提供的信息对利益相关者意义重大。然而,当社会出现持续、普遍的物价变动时,基于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很难如实反映企业会计各项要素的真实价值,进而削弱会计信息质量,给报表使用者造成误导。其主要表现在: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较为明显的经济环境中,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均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当经济环境发生持续较大的物价上涨时,企业持有的货币会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其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必然下降,从而与现时价值之间产生较大差异。而企业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实物资产会因历史成本计价难以体现当前的真实价值,各种实物资产的摊销亦会受到影响。同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账面价值也因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而不能反映企业现时的权利与义务。

(二)对利润表的影响

利润表中的收入是当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与其相匹配的成本费用中所耗用的资产相当部分是基于以前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前者以现时价值计价,后者大部分以历史成本计价。在发生持续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资产的价值就会被低估,而获取的经济利益则会以较高的金额反映,二者抵减得出的收益必然以偏离实际的较高差额在利润表中显示,进而产生虚增利润的现象,同时违背了收入、费用配比原则。高估的利润将导致企业缴纳更多的所得税以及分配更多的利润,使利润表反映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失真,降低了利润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对流量表的影响

传统会计模式下,编制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流入与流出,弥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以便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为其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而通货膨胀的存在,使按历史成本计量的流量表难以满足这一要求,而且还会歪曲购买力的真实情况。此外,通货膨胀也会引起投资与筹资活动中流量的变化。物价的攀升,很可能使得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市场利率的提高,企业筹资成本可能上升。二者的变动将会影响流量表内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项目的具体内容。

三、财务报表调整的目标

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财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各要素真实价值的功能,致使决策低效率,甚至产生误导。因此,通过调整财务报表应对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物价不平稳的当下,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可靠性与相关性。这就要求在调整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应以实现会计信息最大程度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目标。然而,在现实中,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是因为,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体现的是会计固有的属性,即对经济业务进行有依据的计量,因而依赖历史成本;而相关性则侧重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立足当下,客观反映各项要素的现实价值,因而更多的采用现行价值。所以,在调整财务报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时,不能顾此失彼,要有针对性的兼顾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改进,并且这种调整必须是“渐进式”改进。

四、通货膨胀下我国财务报表的调整方式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确定了兼顾、协调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渐进式”财务报表调整策略。在具体调整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财务报表调整模式的选择

目前,学术界先后设计了不变币值会计、现行成本会计和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三种通货膨胀调整模式,以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其中,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主要着眼于改进会计计量单位,以不变币值单位代替名义货币单位,但不改变传统会计中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关注的是改革会计计量基础,以现行成本代替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但计量单位仍采用名义货币单位;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是对不变币值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进行了综合,以全面剔除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三种模式,我们认为采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是我国财务报表调整模式的首选,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是选择计量模式应考虑的首要原则。由于以现行价值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量大,信息提供成本较高,因此难以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其二,实务中,现行成本资料一般难以获得或过于复杂,以此模式编制的财务报表可能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而不变币值模式通过采用由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来换算历史成本报表的数据,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帮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财务报表调整步骤

采用不变币值模式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因为货币性项目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而非货币性项目则受物价变动的影响,故只需将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即可。其次,将历史币值货币单位换算为不变币值货币单位。目前,我国一般物价指数通常采用政府定期公布的零售物价指数。其中,非货币性项目调整后的金额=非货币性项目调整前金额×物价调整系数。再次,确定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货币性项目净额=货币性资产总额-货币性负债总额,最后,经过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后,重编不变币值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表调整周期

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0%,就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反映物价波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通货膨胀现实状况,我们认为通货膨胀条件下我国财务报表调整周期应选定为3年,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政府监督管理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因而企业无须每年都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我国现行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还未达到10%的警戒线。假如保持现行3%左右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则至少需要通货膨胀累计影响3年才能超过10%的财务报表调整线。因此,基于现实国情,我们认为财务报表调整周期采用3年调整一次的方式最为恰当。

(四)根据企业自身及行业特点进行调整

为尽量降低全面调整财务报表带来的非正常干扰,企业在实施财务报表调整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调整范围,以最大限度的排除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对于规模较大或受物价变动影响显著的企业,可以选择全面调整财务报表的策略以彻底修正会计信息的歪曲,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于小型企业或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小的企业,因其所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类别较少,所以无需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调整,通货膨胀时只需要选择主要项目进行局部调整或补充说明即可。

五、案例分析

我们以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公司(深交所300275)编制的2011年度财务报表为基础,对该公司本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调整。该公司具体财务报表数据可通过查阅相关网站获取,其他补充资料如下:
(1)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2011年第四季度购货82 462 340.92元,2010年存货也购于当年第四季度。
(2)假设所有项目都是在年度内均匀发生的。
(3)以2010年1月为基期,假设2010年1月商品零售指数为100,则2011年1月商品零售指数为104.4,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的商品零售指数分别为103.4和107.3,2010年和2011年第四季度商品零售指数分别为102.2和107,2010年及2011年平均商品零售指数分别为100.9和106.2。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以2010年为基期,对历史成本法下编制的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不变购买力模式的调整。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一)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调整

1.对货币性项目的调整。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对货币性项目作如下调整:“货币资金”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29 016 726.24×107.3/103.4=30 111 167.56(元);“应收票据”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14 994 231.00×107.3/103.4=15 559 777.43(元);“应收账款”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54 812 588.62×107.3/103.4=56 879 988.00(元);“其他应收款”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2 307 589.83×107.3/103.4=2 394 626.58(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676 330.21×107.3/103.4=701 839.76(元);“应付款项”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26 468 661.14×107.3/103.4=27 466 995.55(元);“应付职工薪酬”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1 202 954.30×107.3/103.4=1 248 326.85(元);“应交税费”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2 386 501.79×107.3/103.4=2 476 514.91(元);“其他应付款”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909 830.41×107.3/103.4=944 147.03(元);“其他非流动负债” 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1 600 000.00×107.3/103.4=1 660 348.16(元)。
2.对非货币性项目的调整。依照表1的相关资料,我们对非货币性项目作如下调整:“预付款项”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130 042.88×107.3/103.4=134 947.79(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2 806 298.19×107.3/106.2=4 500 118.47(元);“存货”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32 553 925.22×107.3/102.2=34 178 436.17(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36 575 084.96×107.3/102.2=36 677 631.93(元);“固定资产”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3 486 917.71×107.3/100.9=3 708 089.89(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5 446 934.01×107.3/106.2=5 503 352.35(元);“在建工程”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1 858 674.53×107.3/100.9=1 976 568.65(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18 189 506.98×107.3/106.2=18 377 910.54(元);“无形资产”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4 077 742.75×107.3/100.9=4 336 390.46(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4 029 917.52×107.3/106.2=4 071 658.66(元);“预收账款”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7 634 203.54×107.3/103.4=7 922 147.39(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11 927 009.88×107.3/106.2=12 050 548(元);“实收资本”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44 000 000×107.3/100.9=46 790 882.06 (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58 670 000.00×107.3/106.2=59 277 693(元);“资本公积”2011年1月1日调整后余额为:5 133 156.64×107.3/100.9=5 458 748.34(元),2011年12月31日调整后余额为:329 855 566.89×107.3/106.2=333 272 150(元);“留存收益”按“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实收资本”的方法计算,2011年初的余额为:149 981 832.3-96 968 110.3=53 013 722(元),2011年末的余额为:549 039 035.2-438 444 282=110 594 753.2(元)。